彝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彝族的端午節有哪些特色?彝族端午節的習俗

彝族端午節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節期一天。這天,寨寨殺肥豬,家家殺雞鴨,戶戶吃粽子,喝酒吃肉,熱鬧祥和。

彝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彝族的端午節有哪些特色?彝族端午節的習俗

彝族人對過節都非常重視。在節日前幾天,人們就會從森林裡小溪邊採回包粽子的葉子,葉子主要有“眾弄蒙配”“卓抖配”“起蒙諾巴配”,也有用樹葉和竹子葉包粽子的。

彝族包的粽子主要有兩種顏色:白色和紅色。白色粽子沒有餡,紅色粽子有餡。白色粽子純用白糯米包成,在初四晚上就包好浸泡,節日早晨用大鍋大火煮熟。在包白色粽子時,要包蒼蠅粽。蒼蠅粽只做一包,且包得比較小,和其他粽子一同煮熟後,在祭祀前就掛在門前的竹竿上,過3天后才把蒼蠅粽取回,掛在屋內蒼蠅易飛到的地方。這樣一整年掛著,如果拉肚子,有人會掰下一小塊,在火炭上烤焦搗碎研成粉末,用開水沖服。

關於蒼蠅粽,有一個傳說:那是天地剛生成的時候,天上有9個太陽和8個月亮,世間只有白天沒有夜晚,大地曬得冒煙,水被曬乾,石頭被曬化,人們無法生存。地上的大力士“畝俄刀達”,人高力大,伸手就可觸控天頂,一步能跨過9座山,他能吃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石頭。“畝俄刀達”看到人世間的悲涼悽慘,就奮勇當先去天邊,蹲守在太陽、月亮出來的洞口,出來一個吃一個,一口吃掉了8個太陽和7個月亮。然而大力士“畝俄刀達”吃得太多,撐死後堵塞住了太陽、月亮出來的洞口,剩下的太陽出不來了,剩下的月亮也出不來了,人間沒有了白天,沒有光亮,只有沒完沒了的黑夜。世間不會耕種,莊稼不會生長,人們無法生活。烏鴉飛上去拉不開,老鷹飛上去拖不動,誰也沒有能力將大力士“畝俄刀達”的屍體挪開。蠅王“吾則發博”說它有辦法,只要人世間能吃的東西給它們先品嚐,人們答應了蠅王的條件。蠅王“吾則發博”派了3只綠頭大蒼蠅去處理,蠅兵蠅將們飛上了天,飛到了太陽、月亮出來的洞口,爬到大力士“畝俄刀達”的屍體上產卵生蛆,蛆慢慢吃完了“畝俄刀達”的屍體,太陽、月亮爬出來了,世間有了白天和晚上。但是蒼蠅肆無忌憚到處亂飛亂闖,四處傳播瘟疫,世間病疫流行,人們驚恐萬分,四處逃亡。無助的人們告到了天上,天神“綢古子”授意人們包一包飯掛在門前的竹竿上,專供蠅兵蠅將們吃。蒼蠅有了固定的吃處,就不亂飛亂闖了。從此,世間病疫減少了,人們在自己的這塊樂土上,男耕女織,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彝族包的紅色粽子有兩種,一是白糯米里放兩成的紫米;二是把白糯米放進叫“卓訥配”的草煮出的涼汁液裡,浸泡染紅,兩種都要浸泡到用手指可以捏碎的程度,泡米的時間一般10來個小時。把浸泡好的糯米撈入簸箕中,將血紅的“卓訥配”草汁液,在天剛亮時,倒在門前顯眼的地方。這樣是為了避邪消災,說是小龍王化身的彩虹,看見門口有紅紅的、血淋淋的東西流淌,就不敢來弄髒家裡的水了。

紅色粽子餡主要有鮮豬肉和臘肉,肉剁細,拌鹽、草果面等配料,包時放一小截帶皮的木姜枝。

紅色粽子在節日早晨現包現蒸。粽子的形狀有條形、稜形和專為小孩包的四角粽等,都非常精緻美觀,便於攜帶。不管用哪種葉子包出來的粽子,都一樣地香、鮮。

彝族端午節祭祀以家庭為主,沒有集體祭祀活動。祭祀要8片叫“移草補”的鮮草葉,燒7炷香,以1炷香1片“移草補”葉子為一組,分別插在供桌高層的左、中、右3個位置,供桌底層中間位置插一處,大門兩旁各插一處,灶頭插一處。還有一片“移草補”葉子插進水缸裡,或放進水井裡。“移草補”葉子,像一把把利劍保家、守門、護院。

彝族端午節祭祀用“移草補”葉子,還有個美麗的傳說:

有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小夥叫扎發,身強力壯,英俊威武,是個好鐵匠,他打的農具很受人們喜愛。姑娘叫依尾,她金竹一樣苗條的身材,芭蕉芯一樣白皙的面板,圓圓的臀部,豐滿的胸脯,像晨光中帶露的仙果,令人陶醉。美麗如花的依尾姑娘繡的花,會招來蜜蜂採蜜,繡的鳥兒會引來同伴歌唱。扎發和依尾天天相守,花前月下,有他們的歌聲,溪邊林裡印有他們的足跡。

然而,這樣甜蜜的日子被小龍王攪起了波浪。小龍王看中了如花似玉的依尾姑娘,派龜婆來說媒,派蝦兵蝦將送來能夜夜發金光的龍珠,要什麼會變出什麼的萬能寶龜殼,滿筐滿籮的珠寶彩禮。可是依尾姑娘不動心,把小龍王送來的彩禮丟出了門外,心裡只有鐵匠小夥扎發。小龍王得不到依尾姑娘,惱羞成怒,日夜不息地打大雷,颳大風,下大雨,弄得河水猛漲,泥流成災,人們不得安寧。

鐵匠小夥扎發看到小龍王這樣肆意妄為,決心同小龍王決鬥,他用7天7夜打造了一把寶劍,用7天7夜磨利好了寶劍,等著小龍王的到來。在一個電閃雷鳴暴風驟雨的早晨,小龍王帶著蝦兵蝦將來村子裡搶婚了。扎發立即拔出寒光閃閃的利劍和小龍王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經過幾個回合,他救下了依尾姑娘;敗下陣的小龍王帶著傷流著血逃跑了。後來,小龍王又來村中襲擾,但它一看見那寒光閃閃的利劍,就顫慄著逃之夭夭了,再也不敢走進村子,人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然而痴心不死的小龍王又變成彩虹,時常掛在天空窺視著依尾姑娘。悄悄偷喝著水缸、水井裡的水,還把水弄髒。人們一旦喝了小龍王喝剩的髒水,就會全身浮腫,事事不順。所以現在人們在水井裡、水缸中,門口邊都插上像利劍一樣的“移草補”葉子,是為了避邪消災。小龍王化身的彩虹看見有利劍保家、守門、護院,就不敢來了,只好在天空遠遠地看著依尾姑娘的花容月貌哀嘆落淚。

在祭祀時,一個托盤裡放3杯酒、3碗飯、3雙筷和3包粽子,搛一些切好的各種肉,放在飯上面。托盤裡的酒杯和筷子放前排,粽子放中間,3碗飯擺放在後排。祭祀不分男女老少,但一般由男主人做祭祀。

先從供桌開始,從左至右,從上到下,再從灶窩到門口做祭祀活動,每祭畢一處,家人要磕頭,特別是小孩。祭祀完了,粽子要先拿去喂牛,牛吃了粽子後,人才能吃粽子,這是規矩。

相傳遠古年代,人們剛開始學會耕田種地的時候,每天早出晚歸,一年四季不停地勞作,可種一年不夠一年吃,年年鬧饑荒,不得不找野菜樹皮吃,但每年還是餓死了不少人。這事被天神“綢古子”知道了,把萬獸之中最憨厚的水牛叫到跟前,吩咐它下去幫助人類耕田種地。水牛聽從“綢古子”的吩咐,誠誠懇懇地幫助人類拉犁拖耙。從此,人類一年種出來的稻菽一年吃不完,年年有了餘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過。可是有一天,牛想想自己一年到頭辛苦拉犁拖耙只吃草,覺得吃虧,就偷懶了,主人如何叫喚它都不肯出力拉犁拖耙,還說:“我天天餓著肚子給你們拉犁拖耙,到頭來還不是吃草。”主人趕緊把用“卓抖配”葉子包的晌午糯米飯餵了牛,牛得到了獎賞後,心裡樂滋滋的,高高興興地出力幹完了活計。這一天剛好關上秧門,也正好是五月初五。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把牛儘量趕到水草茂盛的地方,帶著肉、帶著酒,在牛群中間野炊,和牛一同吃粽子,一同狂歡,感謝它對人類的幫助,直到今天。

端午節還是彝族的植樹節,彝族在這天栽樹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彝族有一句俗語,說是這天把“碓嘴埋進土裡會發芽,樹枝倒插土中也能生根”。雖然話誇張了一些,但端午節前後這段時間雨水較多,樹苗容易栽活,彝族人家在這天,都會象徵性地去栽樹苗種竹子,以期望來日樹多柴多,生活好過,日子美好幸福。

TAG: 粽子小龍依尾彝族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