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得到,也許永遠比失去更得人心

。網上有個52歲的素老三,退休金只有1198元,四線城市生活,每天伙食費才10元左右,每月還能存下500塊。這樣過日子,堪稱極簡生活的典範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控制不住自己購買慾的血拼者

然而 現實中,許多人也向往著簡單生活,但總是喜歡買買買;而搬一次家,就免不了要面對堆成山一樣的包裹,簡直快崩潰了!讓無數人,尤其是女性大為感嘆:原來過上有質量的簡潔生活,並不簡單!

老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被稱為世界雜物清理師第一人的山下英子,以自身的實踐和總結,在《斷舍離》一書中,詳盡地分析了為什麼扔不掉東西的原因,讓讀者如夢初醒,終於恍然大悟自己失敗的原因。

山下英子才書中舉了這麼一個例子:當一個嬰兒想哭就哇哇大哭,想吃奶就可用力吃奶,想拉屎撒尿的時候,誰也禁止不了。無論“獲取”還是“排出”,都不會愛到任何的阻礙。

然而每個嬰兒長大後,都會被斷奶,去掉尿不溼,學會控制進食和排洩的慾望及時間,再也不可隨心所欲。人被放逐到規矩世界條框之中,漸漸學會了忍耐規矩和不自由。

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吃奶的嬰兒

因此山下英子認為,斷舍離,就是一個從不自由到自由的過程,並以自己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畢竟許多生活的真諦,如果要靠個體覺悟,實在是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實際上,才22歲山下英子學習瑜伽,就已經有了斷舍離的理念,但在十年之後,她才意識到可以用它改變現實生活。

畢業於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的山下英子,和許多日本傳統的女性一樣,畢業後選擇了和表親結婚,成為家庭主婦。

山下英子的媽媽也是一位主婦,但是她非常討厭自己的工作,而她的婆婆卻不一樣,非常執著於做自己的工作,認為當主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她們並沒有找到其他任何的人生意義。

出於對這兩種生活狀態的不滿,山下英子萌生了寫斷舍離的契機,不斷思考如何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修身養性,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終於在她50歲的時候,寫下了著名的《斷舍離》一書,成為了提倡簡約精緻生活的教主,讓斷舍離的行為理念風靡了全亞洲。

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山下英子在授課

山下英子認為,斷舍離並不只是扔東西那麼簡單。應該分別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進行"物品的斷舍離" 和 "觀念的斷舍離"。

比如她在《斷舍離》裡說“東西過多所以扔掉” ,“沒有需要所以扔掉” 等想法無可厚非。但是,斷舍離的“空間軸” 思維注重的是 “扔掉東西”之前——“為確保空間的乾淨整潔,而將物品量儘可能地縮減成最適合的量”,這種思維是實踐斷舍離不可或缺的。

對於信奉勤儉是傳家寶的老人來說,多年物資短缺的生活,養成了物盡其用的生活方式,如何改變?捨不得扔,那麼就儘量讓每一個物品,最快的發揮她能夠有的用途,然後消滅掉。

比如櫃子裡多年不穿的舊衣服,可以拿出來獻愛心,也可以做成玩具坐墊,裝東西的口袋重新利用。如此既少買了新的東西,又消除一個存貨。可謂一舉兩得,心裡又達到了平衡,沒有丟白白扔掉一樣東西,是不是很滿意的結果呢?

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斷舍離》一書

而一個執著於過去的人,會懷念那些回不去的時光,將幸福寄託在存放在東西上面;而缺乏安全感,對未來擔憂的人,會認為"東西沒有了",就會讓其很不安。

比如有的小孩子對自己的舊玩具戀戀不捨,一個布偶娃娃把它們整日帶在身邊才放心。如何使孩子漸漸地脫離布偶,也能獲得安全感,才是有用的斷舍離。

此外,總有"我就是不想待在家裡”想法,逃避現實的人,則需要有意識地去除自責的情緒,坦然地傾聽內心的聲音——“原來真的不能像從前一樣” ,“我想改變” 等,讓這些聲音轉換為一種內驅力,會讓人自覺地將斷舍離實踐進行下去,更深入,更快地進入良性迴圈。

山下英子∶斷舍離,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斷舍離,讓人擁有更多的時間空間的自由

中國有句老話叫"於細微處見精神”,一個現實中家居生活中一團糟的人,通常工作上也是無法條理清晰的人。

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人會難過;但是想扔的東西扔不掉,會更讓人痛苦。

只有學會斷舍離,控制自己對物品不理智慾望,才能掌握屬於自己的人生。

《斷舍離》這本書會讓人思維清晰,人生變得輕盈,找到一個更舒適的境界。如果你也對擁有越多困惑,越多的苦惱,那麼不如來和山下英子一起學習,如何放下執念喜歡上自己,就會找到一條重新開啟新生活的捷徑。#世界讀書日#

TAG: 斷舍英子舍離山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