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虛極子按:雕塑即便不強調人物的內在情感,僅靠優雅的外觀也依然能夠傳遞美的訊息。

物壯則老,矯枉過正

。推崇古希臘羅馬藝術理性、透視和寫實的文藝復興,在全盛了百年之後,終於誕育出自身的掘墓人。新的一批藝術家既師法前人,又欲超越前人,為了標新立異彰顯自己的獨創性,他們不惜在造型作品中扭曲結構、打破平衡,用極富戲劇性的形象訴諸觀者的視覺感受,產生出非理性的藝術激情。德國藝術史學家海因裡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將發生在16世紀義大利的這一藝術風潮稱為

“矯飾主義”

(Manierismus)。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意] 弗朗西斯科·帕爾米加尼諾《長頸聖母》,1534-1540年,木板油畫,219 x 135 cm

義大利佛羅倫薩 烏菲茲美術館藏

“矯飾主義”一詞源於義大利語

Maniera

,有“

風格、手法、樣式

”之意。矯飾主義作為一種藝術風格,流行於1525-1580年之間。在它之前,

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宗旨講究的是“和諧、對稱、理念”

,然而穩定的秩序在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中被顛覆了。

發生在信仰世界裡的地震往往會引發審美領域的海嘯

。新一代藝術家紛紛嘗試超越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藝術成就,他們刻意追求修長的形體、誇張的風格、失衡的姿勢……總之,一切都要呈現出有意為之的樣子,才能體現出藝術家在確立個人風格方面的苦心孤詣。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弗蘭德斯-義大利] 詹博洛尼亞《特里同》,1560-1570年,青銅鑄像

矯飾主義這個稱謂多少帶有一絲貶義,直譯為

“風格主義”

“手法主義”

似乎更中立客觀,畢竟當時某些藝術作品在跳出前人窠臼、開拓後浪風格方面還是頗有貢獻的,至少它可被視為17世紀

“巴洛克的前戲”

。出生於北方弗蘭德斯、成名於南方佛羅倫薩的

詹博洛尼亞

(Giambologna,1529-1608)就是這樣一位承前啟後的風格主義雕塑家。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荷] 亨德里克·霍爾裘斯《詹博洛尼亞像》,1591年,粉筆畫,37 x 30 cm

荷蘭哈勒姆 泰勒博物館藏

詹博洛尼亞相信,

雕塑即便不強調人物的內在情感,僅靠優雅的外觀也依然能夠傳遞美的訊息

,這種看似流於形式主義的美學觀點卻得到了教皇

庇護四世

(Pius PP。 IV,1499-1565)的青睞。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詹博洛尼亞《菲奧倫扎》,1570-1572年,青銅鑄像

義大利佛羅倫薩 彼德拉雅美第奇別墅藏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青銅像原本為美第奇別墅花園的噴泉而設計

這位教皇的姓氏雖是美第奇,但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和顯赫的美第奇家族有血緣聯絡。沒落寒門出身的庇護四世大力整頓前任教宗保祿四世遺留下來的裙帶關係,數名有背景的紅衣主教和公爵都被公開處死,專門培養神職人員的新型修道院建立起來,源源不斷地為改革後的天主教會輸送骨幹力量。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詹博洛尼亞《基督受難》,青銅鑄像

義大利瓦利亞 聖彼得教堂藏

《與藝術沾邊·741》擰巴

▲ 詹博洛尼亞《基督受難》,1598年,青銅鑄像

庇護四世在羅馬的這一系列舉措和發生在中北歐地區的宗教改革,一南一北,遙相呼應。所以,詹博洛尼亞染有顛覆色彩的矯飾主義美學觀點在教皇那裡受到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對詹博洛尼亞讚許有加的教皇分派給藝術家一項重要的任務,要讓他用自己的美學理念和藝術才華去裝點坐落在波河與亞平寧山脈之間的富饒之城——

博洛尼亞

。那麼,詹博洛尼亞為了完成任務都具體做了些什麼呢?咱們下回分解。

TAG: 博洛尼亞主義矯飾鑄像美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