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描寫孤獨經典詩句,其中兩首現代詩很多人不一定讀過

孤獨的詩句千千萬,詩人都是孤獨的。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哪個不孤獨?“眾人皆醉我獨醒”,就是一種終極的孤獨。說得絕對點,不孤獨,不成詩。本回答茲舉幾例,古典和現代都有。

01《登幽州臺歌》——得風氣之先的偉大孤獨感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作於神功元年(697年),快到不惑之年的陳子昂隨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軍次漁陽。由於建議未被採納而鉗默下列,因登薊北城樓,有感於此前從未有過的君臣際遇往事,寫下了題為《薊秋覽古贈盧居士藏用》的組詩,感嘆時光流逝,抱負難施,充滿意氣難平之感。在寫這組詩的同時,還留下了《登幽州臺歌》這首千古絕唱。

四首描寫孤獨經典詩句,其中兩首現代詩很多人不一定讀過

本詩乍看似乎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但讀後仔細咀嚼,甚有“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的味道。在天地無窮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迴盪著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氣,形成反差強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將與英雄業績同其長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負落空,只能空留遺恨而已,於是產生了愴然涕下的巨大悲哀。這種悲哀就蘊含著李澤厚先生所說的“得風氣之先的偉大孤獨感”(《美的歷程》)。

陳子昂不是盛唐人,卻影響了整個盛唐詩壇。壯偉之情,豪俠之氣,是陳子昂的個性風采,也是他倡導的風雅興寄中能反映一個時代士人精神風貌的新內容,被稱為唐詩風骨的東西——又被叫做盛唐氣象。除此外,陳子昂還提出了一種“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的詩美理想,這從內容到形式高度統一的典型文藝作品,就是盛唐之音。

02《江雪》——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清高拔俗

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最負盛名的一首寫雪的詩,短短二十字,為什麼能成千古絕唱,入選各種唐詩選本、小學生語文課本呢?除了江、天、雪、人渾融的意境外,其最動人之處,就是其孤獨而又偉岸的人格精神。一切文學皆是人學,漁翁獨釣江雪的精神,是怎樣一種人生擔當?讓我們不禁想起屈原筆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漁父,一個孤獨但又偉岸的形象浮現在我們眼前?雖千萬人,吾往矣!

四首描寫孤獨經典詩句,其中兩首現代詩很多人不一定讀過

03尺八——異鄉人的絮語,海西客的歸愁

作者:卞之琳

象候鳥銜來了異方的種子,

三桅船載來了一枝尺八。

從夕陽裡,從海西頭,

長安丸載來的海西客。

夜半聽樓下醉漢的尺八,

想一個孤館寄居的番客

聽了雁聲,動了鄉愁,

得了慰藉於鄰家的尺八。

次朝在長安市的繁華里

獨訪取一枝淒涼的竹管……

(為什麼年紅燈的萬花間,

還飄著一縷淒涼的古香?)

歸去也,歸去也,歸去也——

象候鳥銜來了異方的種子,

三桅船載來一枝尺八,

尺八乃成了三島的花草。

(為什麼年紅燈的萬花間,

還飄著一縷淒涼的古香?)

歸去也,歸去也,歸去也——

海西人想帶會失去的悲哀嗎?

在《尺八夜》一文中,作者談到,他覺得尺八像一條“鑰匙”、“鏡子”、歷史與文化的“象徵”,而他創作《尺八》,就是“設想一箇中土人在三島夜聽尺八,而想到多少年前一個三島客在長安市夜聞尺八而動鄉思,像自鑑於歷史的風塵滿面的鏡子”,因此,詩“雖然名為《尺八》而意不在詠物”,而是別有寄託,借寫尺八傳達一種“歷史意識”(《滄桑集·尺八夜》)。

四首描寫孤獨經典詩句,其中兩首現代詩很多人不一定讀過

04預言——愛而不得的苦悶宣言,詩人的獨語與畫夢錄

作者:何其芳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於來臨!

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的私語,

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

告訴我,用你銀鈴的歌聲告訴我,

你是不是預言中的年輕的神?

你一定來自那溫鬱的南方!

告訴我那兒的月色,那兒的日光!

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

燕子是怎樣痴戀著綠楊!

我將閤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裡,

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停下,停下你長途的奔波,

進來,這兒有虎皮的褥你坐!

讓我燒起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

聽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聲像火光一樣沉鬱又高揚,

火光一樣將我的一生訴說。

不要前行!前面是無邊的森林:

古老的樹現著野獸身上的斑紋,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樣交纏著,

密葉裡漏不下一顆星星。

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

一定要走嗎?請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腳知道每一條平安的路徑,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

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

你可以不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

你的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

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裡,

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

啊,你終於如預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

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作者寫此詩才19歲。19歲的年輕人,一般多感傷。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作者在開頭和結尾提及的“年輕的神”,就是作者心中的女神。本篇以此為中心,勾勒了一個美好的愛情夢。何其芳自己談到早期作品時也曾說過:“這一段短暫的日子我頗為珍惜,為我做了許多好夢。”作者後來曾創作稱美一時散文集《畫夢錄》,在飄忽的幽思中以樂感的文字完成美文的建構,這樣的筆法其實早有端倪。安徽師範大學教授楊四平說:

詩人與年輕的神,在幻念裡幸福地邂逅,而他們倆圍繞著要不要留下來、要不要同行之爭,可以視為詩人自己內心的精神鬥爭。它們是詩人的“獨語”,是來自詩人心靈裡的飄忽的聲音,也是詩人的“畫夢錄”,其結果是,對詩人來說,理想的自我已經無語地離開了,留下來的只是現實中孤苦煩悶的自我。它是對20世紀30年代中國知識青年微妙心理的曲折表現。(《詩歌經典鑑賞》)

TAG: 尺八歸去孤獨詩人陳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