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語農耕】川南富順:雙再生主題,是一種穩定耕作制度的形成

【稻語農耕】川南富順:雙再生主題,是一種穩定耕作制度的形成

【稻語農耕】川南富順:雙再生主題,是一種穩定耕作制度的形成

【稻語農耕】川南富順:雙再生主題,是一種穩定耕作制度的形成

稻語農耕

高仁斌|文

川南富順,是一片平均海拔不足300米的紫色丘陵,這裡氣候溫潤,境內共有大小溪水河流300多條,形成了發達的水系網路,有著良好的農業灌溉條件。因此,富順除了是歷史上有名的井鹽開採地之外,還是川南重要的耕作區。在經年累月的歲月積澱之後,這片土地上濃郁的農耕氣息,已經上升到文化層面。

富順稻粱農耕博物館,講述的是農業的“雙再生”主題,即再生稻和再生高粱。相比於再生高粱而言,富順再生稻,不僅在於產量高、品質好,更是一種穩定耕作制度的形成,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史,也是展陳講述的核心內容。博物館選址於代寺鎮李子村一所閒置的村小,除了辦公用房,一共六間教室,是典型“一正兩廂”的院落佈局。院子中間,兩棵老樹偉岸挺拔,枝繁葉茂,絲毫沒有顯出老態來。走出院門,就是一塊挨著一塊的農田。此時,稻穀正在成熟,放眼一望,一層金黃整齊的鋪在田野上,像是精心塗上的一抹陽光,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收穫在即的期待。代寺鎮是富順最東面的鄉鎮,也是龍貫山下重要的再生稻示範區,早在20世界80年代,就因農業特色突出享有“富順烏克蘭”的美稱。我想,將稻粱農耕博物館建設在成片的田野之間,一定是別有一番深意的。

“耕讀傳家”,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小康農家所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圖景。梁啟超就曾在自述家世時說:“啟超故貧,瀕海鄉居,世代耕且讀。數畝薄田,舉家躬耘以為恆。”作為農業大縣的川南富順,富順歷史上僅進士就湧現了200餘人,這種人才輩出的景象,必然離不開“耕讀傳家”文化力量的推動。代寺鎮的同志告訴我說,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代寺考上中專的學生人數,幾乎年年都是全縣之冠,近二三十年教育一直是代寺的特色,今年剛剛結束的中考,代寺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數依然名列全縣前茅。這讓我忽然意識到,將已經閒置的村小改建為稻粱農耕博物館,其實不完全是盤活利用資源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耕讀傳家”文化傳統的延續。

水稻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耕作史,最早關於水稻的文字記載始於《詩經》,其中關於詠稻的詩句便有六處。考古學界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發現的兩千餘處新石器時期遺址中,有栽培稻穀遺存的就有約三十處,年代最久遠的是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6960上下90年)和桐鄉羅家谷遺址(距今7040上下45年)。那麼,川南富順的水稻耕作史又起於何時呢?據《富順縣誌》記載,明洪武四年(1368年),朱元璋派湯和、傅友德取川后,大批湖廣農民遷入富順,先進的耕作技術和優良作物品種的引進,水稻、小麥作物普遍種植,富順“農業呈現第一次飛躍”。此後,因鹽業、農業並舉而享有“銀富順”的美譽。明代以前,富順有無本土的水稻種植,已無從考證,但可確信的是,大規模的水稻耕作,是伴隨著大批移民的進入開始的。

作為農業大縣的富順,在水稻耕作上最顯著的特點,其實並非擁有古老的水稻物種,也並非造就了具有全國或者全省影響力的巨大糧倉,而是基於川南丘陵的地理氣候條件,探索建立了一種成熟穩固的稻作制度,即“中稻-再生稻”稻田耕作制度。早在2008年,富順縣再生稻種植面積就達35。25萬畝,總產5。29萬噸,是中國唯一產量超1億斤的再生稻生產大縣。

關於再生稻的明確記載,最早見於西晉郭義恭《廣志》:“南方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收,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在川南富順,最早可以從《蕭永升傳略》中找到一些痕跡,蕭永升是清代富順地區的鄉紳首富,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個時期,其《傳略》中有載:“永升公在送米去自流井鹽號時,知拉滷水車的牛易患‘牛瘟病’,少不了‘懷胎草’。回到家中,便把水田全部栽上酒谷,等秧子封壟後,叫人攔腰割下,不久秧茬上長出秧苞,含苞抽穗,即是‘懷胎草’。時年正遇鹽井大犯牛瘟,他叫人把‘懷胎草’割下,挑到鹽井去賣,以治牛瘟的稀少之物貴价銷售,此項遠比純粹種稻谷收入高。”此處記載,雖然更多的指向“懷胎草”(即糯稻再生稻)具有治病的藥效,蕭永升藉此掘得巨大財富,但同時也說明,富順地區具備再生稻生長的有利條件。

《富順縣誌》記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富順縣再生稻面積為1091畝,最高畝產達80餘公斤。民國三十年(1941年),再生稻發展到17799畝,但因當時的技術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平均畝產僅23公斤。到了解放初期,富順鄉間依然保持著再生稻蓄留習慣,那時的品種為銀坊粳稻。魏致和先生也曾在其回憶文章中記錄了富順再生稻的耕作和產出情況:1976年沱江鄉紅光七社用瀘成17號蓄再生稻實收9畝,畝產22公斤;彭廟鄉桂花八社用雙矮31號蓄再生稻1。4畝,畝產50。25公斤;雙鹿鄉向陽五社用農選8號蓄再生稻6。2畝,畝產87公斤。1977年一些社用瀘成3號、瀘雙1011、國際24、宜輻糯、古巴酒谷等蓄留再生稻,畝產在65-110公斤之間。1978年,黃葛鄉用矮優二號蓄留再生稻400餘畝,平均畝產80。35公斤。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再生稻在富順民間,一直都處於自發蓄留的狀態。1986年,四川省晚秋生產會議明確提出推廣用雜交中稻培養再生稻,富順縣也據此首次把再生稻生產列入議事日程,當年全縣計劃蓄留再生稻10萬畝,實收5。399畝,成功率54%,總產稻穀5134噸,平均畝產達95。1公斤。此後,富順再生稻開啟了歷史新篇章,併成為富順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1989、2007、2009年,富順縣三次榮獲農業部“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0年3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富順再生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是全國再生稻第一例登記保護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今龍貫山下的富順稻糧產業園區,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再生稻的故鄉。

富順豆花,是享譽全國的一道地方美食,其製作工藝已經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趣的是,富順豆花製作工藝,不僅在於豆花製作單項,而是豆花製作、豆花蘸水和甑蒸米飯不可分割的“三合一”組合。除了甑蒸米飯,富順人把地產稻米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酒米飯(又稱糯米飯)、水糖米糕、涼糕等,都是富順鄉間耳熟能詳的地道美食。

農業是人類立命之本,所以永續農耕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如何永續?除了記住世代耕作的歷史,除了設法解決多年化學農業留下的對土壤的傷害,我們還需要面對的是,生態農業的持續培育,讓農業充分融入自然肌理,唯有這樣,鄉村才將更加富有活力,永續農耕才將真正成為詩和遠方。

2020年7月27日於海棠村,8月3日修改

TAG: 富順再生稻富順縣畝產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