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秋秋言物語2第四十五章:竹與道

平日裡,竹只是路邊讓人清心的若干點綴,看上去纖細柔弱,並不讓人上心。而當颱風來臨,花木被風雨摧折時,才見到它身姿勁挺、迎風傲骨、纖細柔軟卻不折斷不屈服,萬物俱寂,它成了狂風暴雨裡面的焦點和核心景緻。

回想“山竹”颱風曾經肆虐在深圳的每一寸土地上,海邊街道海水倒灌,路上行人像樹葉一樣被吹得在地上翻滾。颱風過後,無數大樹被吹倒砸在私家車上,砸在天橋上,堆積在道路中央,很多上班族的上班之路,變成“叢林冒險”。災後的清理工作持續了大約一週時間。颱風結束後的某天,我陪同臺灣打擊樂演奏家、作曲家鍾耀光先生參觀, 行至梧桐山望桐路, 剛好遇到很多環衛工人還在清理樹枝、疏通道路,整車整車的樹木垃圾運輸甚至造成交通堵塞, 也讓我們不禁再次感嘆“ 山竹” 颱風威力之大。在道路旁邊一片狼藉的山坡上, 一片青翠映入眼簾,經過雨水的沖刷, 更顯精神, 原來是竹子。我這才發現垃圾車上運載的全都是斷掉的樹。看上去堅不可摧, 一人都環抱不過來的大樹輕易地倒在了這場颱風之中, 而看上去弱不禁風、最易隨風搖擺的竹子反而屹立不倒。

馬小秋秋言物語2第四十五章:竹與道

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七言絕句《竹石》這樣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的生命力很頑強,在破巖中也能生髮,而又如此堅韌,惡劣的客觀環境,只不過是對它的考驗和磨礪,並不能摧折它,反而反映出它的高潔品格。這種柔弱與張力,老子在《道德經》中用水來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不能被破壞的,即使抽刀斷水,水也能繼續流淌,當它整合洪水時,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擋它的步伐。

正是“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勝剛強”,堅不可摧不是來自剛強,而是來源於柔弱。只要用心留意,《道德經》的智慧真是無處不在。由廣而深,見微知著,我們知道了“道”,順 “道”而為,像水一樣,如竹一般,就一定會具備無往不利的力量。

TAG: 颱風柔弱竹子山竹破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