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北京市井小民到全球最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你選誰?

/

杜輝

自小在北京長大,雖然家裡就是市井小民不曾富足,但北京從票證時代就相對有一些保障,所以自小也沒捱過餓。長大以後,一直想憑自己努力,獲得菜市場自由,脫離這種小市民的貧窮,但成效有限依然在為菜市場自由而奮鬥。

小民生活本就計較,從父母時代就是靠工資吃飯,一月開銷自要精打細算。東省西摳,剩下鬥米碎錢,還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類市井小民不甚寬裕的生活,成為自己這個階層的標準生活模式。比上不可想,貧窮一直在限制自己的想象力。比下強點有限,但也戰戰兢兢,生怕有個意外,一下淪為赤貧。

生活所困,經歷所限,讓人不禁對貧窮深所懼怕,但好在還能吃得飽飯。但這種生活之外,仍有許多貧窮是不曾經歷,或者視界不及。人生步入中年,此生基本定型,人人事事也見的多了一些,所以對世間疾苦更多感慨與無奈。

自己總在與收入平均線比較,但全國還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按這個標準自己一不留神就不算金字塔的低端基層。難說樂悲,只感嘆人生之艱難,只好苦中作樂,爭取從活著掙扎到生活。

自己小時雖在京郊住過,但終究是北京郊區,所以對農村生活感覺尚可。其實這種尚可也許只是一葉障目,因為這樣的農村生活應該並不是全部。18年去了一次滄州下面的農村。滄州算河北的重工業城市,通了高鐵,市區也算繁華齊整。但離市區車程幾十分鐘的農村,則和城市是天壤之別。

【原創】從北京市井小民到全球最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你選誰?

村裡只通了部分的柏油或者石板路,仍有一半是土路。這土路夏天雨水多了就是泥潭,人來車過,壓出兩道泥溝。冬天天寒地凍,但也是咯咯愣愣。到了開春天氣回暖,就開始翻漿。這住在邊上,其不便與髒亂可想而知。從外面回來,難免不是腳上帶泥。

農村現在生活條件已經大為改善,基本的家電還是都具備的。但是從家電的品牌到新型號的使用和城市還有很大差距。年輕人的多用一些新家電,但老年人多用老家電,這些有的是用的時間長捨不得更換,有的則是年輕人更換下來的。比如那種後邊大包的電視(電晶體?)。雖然年輕人多用新電器,但品牌型號多在中低檔,對於高階型號、進口電器使用還少。尤其是年輕人多在外面打工,家中電器更是湊合可用即可。

日常生活上,空調、自來水都有。但自來水是走村裡的機井,其水質不穩定,還要看村子環境情況(飲水汙染,成為癌症高發的一大因素)。做飯則煤氣罐和柴煤都有,自然比天然氣要不便許多。村裡還有不少旱廁,這個確實是相當難接受的。家中的旱廁還好,打藥,及時清理,村裡公共的一進去,就給噁心出來了。便便已經從坑裡冒尖了,試想怎麼可能蹲的下去,那個畫面不可描述。真覺得上野地都比去村裡公共旱廁強,更不要說蒼蠅蛆蟲之類的。每想及此畫面,都是反胃。

也因為這些基礎環境問題,蒼蠅之多已經讓人麻木了。屋子都有門簾,屋內弄個蠅拍,總算總量還可控制。到院子裡坐坐,就感覺馬三立的相聲一樣,一群黑影能把你頂開。開始還會轟轟打打,坐一會人就投降了。太多了,驅之不散,滅之不絕,只要不落身上就行了。

吃喝用度這塊也讓人不適應,比如從熟食到油鹽醬醋茶,倒是不缺,只不過大都是不知名的雜牌,其口感衛生不敢保障。東西大都是便宜,但一分錢一分貨。油鹽醬醋這類都有基本的成本線,如果產品價格和成本線持平或者更低,那這個產品必然是化學勾兌的,對人體的害處就不說了。菸酒也充足,自己不抽菸,不瞭解煙牌子的好壞,不過酒大都是當地小牌子,喝過後那個上頭相當難受(釀酒用的廉價的玉米酒精,或者含雜質較多的酒精)。

去村裡的商店逛了一圈,從電水壺到吃喝用度基本都是聞所未聞的牌子,或者就是乾脆山寨牌子了。問了一下親戚,為什麼店裡沒有好牌子。答曰:好牌子貴,進過,但沒人要,後來乾脆就不進了。但這類電器的安全性可想而知,吃喝用度這些雜牌,想也是癌症等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村裡人也不講究醫療保健,小病扛,大病去藥店買點藥吃就行,實在厲害的不行了才去醫院。好在基本家家有車,去鄉里縣裡醫院還算方便。村裡藥店也去看了看,藥品品類很豐富,但同樣問題,大都是沒聽說過的牌子,其真假藥效誰知道吶。

回來的時候搭了村裡鄰居的車,在農村全村論下來基本沾親帶故了。家裡年輕人在市區的醫院工作,有知識、生活小康,但老人仍喜歡在村裡生活。兒女就一週回來一次看望老人。家裡的用度吃喝,都是兒子在市區大型超市採購的正經品牌,然後回來時候拉回來,足夠日常用度。這個就看出有文化的年輕人價值觀念不同了。其實現在農村,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家裡還有幾分田地。雖然辛苦,但收入不會和城市小民有天地懸殊。最起碼家家有車,而且很多還不止一輛。除了汽車之外的摩托、農用三輪之類也是很多。從汽車擁有量看,並不低於城市,甚至還高一些(當然在農村交通不便,機動車是剛需,不像城市出門公交地鐵)。但總體的生活質量、品質相差真的挺大,這背後還是一種生活價值觀念。覺得有吃有喝就可以,覺得反正吃不死人就行,深層則是長期的貧窮限制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和標準。

【原創】從北京市井小民到全球最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你選誰?

換到城市其實也是一樣,比如城市的老舊小區物業就是個難題。請物業容易,但花錢難。年輕人大都希望有個物業服務,讓小區乾淨有序。而老年人則捨不得花物業費,覺得以前也是髒亂差,那就這樣唄。請物業也是,回遷戶大都希望找便宜的物業,買商品房的大都希望找貴一些但服務品質高的物業。在這種消費水平和價值觀念之間的衝突無處不在。你說真窮嘛?並不是絕對,很多人家裡有車,有寵物。這車一年稅費油錢多少?這寵物各種開銷也不是小數,甚至比一個老年人的生活費都高(老人一天吃幾口肉。你弄條狗狗糧多貴?火腿腸多貴?)。

自己曾經在富貴園開過一個小書店,時間很短,但也確實見識了底層小民的小市民思維。書店開在一個小超市內,有個中年男子每天都來買菸買酒,一天一包煙,一兩瓶啤酒,在當時也是一二十元的消費。孩子來書店,估計是老師要求看課外讀物吧,就買了一本二手的魯迅的書(10元?15元?忘了。)結果到晚上,這人拉人孩子來到書店,孩子在哭,這人在訓斥孩子買沒用的舊書(這德行,孩子買新書你更跳腳了),還想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看如此,我也就把錢退了,省得孩子委屈。相信經此一事,孩子一輩子都會有心理陰影。真窮嘛?少抽包煙少喝瓶啤酒就是,但不可以。看書就是多餘的,吃喝才是正事。在這種小市民思維家庭的孩子,也許開始也想努力改變自己,上進一些,但最終絕大部分都會複製上一代的愚昧與無知。

還有就是看看超市特價吸引來的老人,便宜幾毛錢幾分錢的雞蛋、白菜,可以讓老人凌晨就去排上幾個小時的隊。真的是如此窮嘛?絕大部分不是吧。窮的是內心對於貧窮的恐懼,窮的是一輩子形成的價值觀念。

【原創】從北京市井小民到全球最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你選誰?

對未來沒有保障缺少安全感,對於過去貧窮的恐懼,造成了許多人的價值掛念、消費形式的畸形。這種窮是內心深處的窮,但錢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目的。透過這些看似省錢的行為,所省下的錢,實際並不能保值增加安全係數,不過是賬面的一種數字。你吃廉價便宜的最後得病,醫藥費是多少?你省吃儉用你的人生不虧嘛?你存下的錢,如果你不懂得讓錢保值升值,那最後不都被通脹吃掉了嘛?人生沒有享受,那最後你的人生不就僅剩活著了嘛?

當然享受人生,讓人生從活著變為生活不是不自量力的透支,而是改變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享受人生。你買一筐便宜的蘋果,最後既不好吃,又要扔掉很多壞的,那幹嘛不去買幾個品相口感都好一些的?其實花的錢差不多。從活著到生活也許並不那麼困難,難得是改變你思維深處的窮。

TAG: 生活村裡貧窮年輕人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