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思言: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一世情緣

文/梅思言

古人催更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黃庭堅很久沒有寫詩,他的頭號粉絲、西園雅集的主人王詵就給他頻頻送花。

黃庭堅正在家裡修禪呢,被這一屋子的花香攪亂了禪心,只好戲答:“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這句話簡單翻譯就是四個字:憋、不、出、來。

梅思言: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一世情緣

01

這就是目前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花氣燻人帖》。

梅思言: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一世情緣

《花氣燻人帖》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這件書跡無款印,原是附在元祐二年(1087年)的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獨成一帖。

前面原來還有一個黃庭堅自己寫的識語,他說,王詵好幾次送詩來讓他寫和詩,他都懶得作。但這個老王太狡猾啦,看到送詩沒有效果,又頻頻送花來催詩,只好作此戲答。

黃庭堅喜歡花,尤其是水仙花,他在《與李端叔》的信中寫道:“數日來驟暖,瑞香、水仙、紅梅盛開,明窗淨室,花氣撩人,似少年時都下夢也。”王詵此招“真香”,可謂投其所好。

與黃庭堅傳世的其他草書不同,這個帖較少縈帶的筆意,與他晚年的草書有顯著差別。有的年譜將此帖列於崇寧元年(1102年)黃庭堅58歲時所作,恐怕是不正確的。

而且從“心情其實過中年”這句也可以看出,黃庭堅那時應該還未到中年,大概正是元祐年間官場得意時。

02

王詵,字晉卿,是宋英宗的駙馬,宋神宗的妹夫。他官拜駙馬都尉,是個書畫家,也是個收藏家。宋代最喜歡的一次文人聚會,就是王詵發起的西園雅集。西園是他的府邸花園,參與者有蘇軾、蘇轍、米芾、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李公麟和日本僧人圓通大師。李公麟的名畫《西園雅集圖》便描繪了他們聚會的場景。

從蘇軾、黃庭堅流傳的這些墨跡來看,此人屬於經常無恥偶爾重義的“最佳損友”。作為收藏家,他的收藏途徑主要是:賞賜或贈送、藏品互換、借而不還、購買、作偽和摹拓。

王詵在官邸的東面建了寶繪堂,是他的私人博物館。他請蘇軾為他作記,蘇軾便寫:“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意思是勸王詵,把心意寄託在事物中,但不要沉溺在事物中,玩物喪志。他還舉了幾個歷史上因沉迷蒐集珍寶而“害其國,兇其身”的例子。

王詵就寫信勸蘇軾,能不能把這段刪掉,不太吉利。蘇軾說:“一字也不動。”

他喜歡讓蘇軾、黃庭堅這些文人在自己的畫作或書法上和詩。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蘇軾的《題王詵詩帖》,烏臺詩案發生時,王詵給蘇軾寫信透露訊息,結果被牽連。

梅思言: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一世情緣

蘇軾《題王詵詩帖》

蘇軾說他身為貴公子,受自己連累,被貶謫後吃了不少苦,但仍醉心於詩詞,有自得之樂,所以為他的自書詩作了題跋。另外,《煙江疊嶂圖》也有蘇軾的題記。

雖然關鍵時候講義氣,但他平時做過的“無恥之事”也不少。除了給黃庭堅送花催詩這件,他還曾覬覦蘇軾收藏的美石,想“借而不還”,結果被蘇軾識破了,還回詩嘲諷他:你都被貶到武當山了,天天對著山看石頭還看不夠啊!

03

那後來,黃庭堅為他寫了和詩沒有?

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一卷《黃庭堅題王詵詩帖》,就是黃庭堅為王詵的詩寫的題記,贊他“欬唾成珠玉”,意思是,像王詵這樣優秀的人,就算吐口唾沫也能變成珍珠寶玉的。

梅思言: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一世情緣

《黃庭堅題王詵詩帖》

王詵把重金所購的畫送給黃庭堅題品,黃庭堅嫌棄不已,說是俗子劣作,味同嚼蠟。

黃庭堅說,高明的畫師與俗子的區別就是,高明畫師會“留白”,給予觀者想象的空間。他說,李公麟為他畫的《李廣奪胡兒馬挾兒南馳》,就是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李廣奪了胡兒的箭和馬,將追騎射死。李廣把弓拉滿,箭鋒指向了追來的人馬。

但李公麟畫得很含蓄,李廣把弓拉滿引而不發,觀者看到箭鋒所指,便知道追騎必死無疑。要是俗人畫,當然要畫追騎中箭的場面了。

王詵當時聽了很不服氣,覺得黃庭堅言重了。可此後幾十年,他越想越覺得魯直的好,畫出的《漁村小雪圖》(北京故宮博物院)、《煙江疊嶂圖》(上海博物館)明顯是格調提升了。

那黃庭堅教給他的去俗方法是什麼?

“若使胸中有書千卷,不隨世碌碌,則書不病韻。”

黃庭堅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書,讀書的好處,至少可以提高書法的格調,但最主要的還是明辨事理、不隨世俗。

TAG: 黃庭堅蘇軾花氣題王李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