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柳公權《蒙詔帖》

柳公權以楷書見長,行草書作品極少,這幅《蒙詔帖》可謂是柳公權行草最佳代表作。然而,在多數初學者尤其是外行人看來,這幾乎是一幅很難欣賞的“醜書”。可就是這幅“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先看看創作背景。《蒙詔帖》是柳公權寫的一通訊札,信札的大意是說自己年老體衰,能力有限,雖然有個閒官職位,可也不能為別人辦什麼大事,請諒解自己的難處。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唐 柳公權 蒙詔帖 紙本 行書 26。8x57。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蒙詔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書,計7行,27字,書於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當時柳公權44歲,年富力強,正是他書法創作的顛峰期,所以字如驚鴻擊空,遊獨弋,後人曾疑其偽,但明詹景鳳《玄覽編》說:“柳誠懸墨跡帖一卷是真。筆法勁爽而縱橫悉如意也,蓋自文皇、大令而自成家,奇妙竟日玩之不倦。”且此帖曾經宋內府、明韓世能、清馮銓、安岐收藏,以後又入清內府,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柳公權所寫的碑版極多,以致當時公卿大臣家的碑誌,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會被人們罵為不孝子孫,但行書流傳極少,因此就越發顯得《蒙詔帖》的彌足珍貴了。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唐 柳公權 《蒙詔帖》 全卷原樣

釋文:公權蒙詔, 出守翰林,職在閒冷,

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

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氣派,其結體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縱勢,而是因形而變,依勢而化,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正勢,而是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

區域性高畫質放大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其用筆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鐵骨錚錚,耿介特立,而是有剛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露或藏,粗不臃腫,細不纖軟,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筆墨控制得恰如其分。誠如周必大說:“沉著痛快,而氣象雍容,歐虞褚薛,不足道焉。”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其章法大小肥瘦,參差錯落,虛實疏密,相映成趣,前後照應,一氣貫注,擒縱收放,隨勢幻化,“枯潤纖濃,掩映相發,非復世能彷彿。”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南宋所刻《蘭亭續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稱《蒙詔帖》),其文曰:“公權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閒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惟深察,公權敬白。”據文意推測該帖應寫於文宗時柳氏任翰林院書詔學士期間,而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辭上不符合當時居官者職守的稱謂,因此後人推斷有可能是宋人據《翰林帖》的大意寫出。

關於《蒙詔帖》真偽爭議一直沒有停止,啟功先生認為是偽跡,“乃知今傳墨跡本是他人放筆臨寫者,且刪節文字,以致不辭。” 但是謝稚柳先生卻認為是柳字傑構,真跡無疑。這就尷尬了。

【人文東湖】醜書面孔緣何被後人列入天下第六行書?| 薦讀

在對古代名跡的認定上,啟、謝二先生意見往往相左,啟先生以文史資料甄別考據為主,而謝先生卻以藝術感受為據;啟先生言之成理,謝先生感覺非常敏銳;啟先生結論一出,有煞風景之嘆,而謝先生一言既出,卻有強詞奪理之嫌?誰是誰非?

恐難定論,唯能知道的是這是一幅氣勢磅礴、風神超凡的經典墨跡。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僅為學習分享,不作商用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您分享轉發給您的朋友

TAG: 蒙詔帖柳公權翰林公權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