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深澤縣,隸屬河北省石家莊,位於太行山東麓,黑龍港流域北端,深澤縣境地勢變化平緩,西高東低,海拔由40米降至30米左右,地面平均坡度為萬分之四,地貌比較單一,無高山丘陵。深澤縣共佔有森林面積87萬畝,森林覆蓋率52。4%。深澤縣蔬菜類有絲瓜、茄子、蘿蔔、黃瓜、辣椒、南瓜、白菜等。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01

北極臺

北極臺位於於深澤縣城北城牆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四稜臺形巨型土臺,環四周磚砌。其基座約2160平方米,頂檯面積約1600平方米,臺高14米,分三組,計45級臺階,臺上建真武大殿,供奉北極紫薇星大帝。正殿三間,側殿東西各二間,殿前建有鐘樓、鼓樓。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深澤城原只有東、南、西三門。北面無門。時嘉靖年間,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澤令,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牆中部構築土臺,凡數月而成,因其位於城之北,又可登高觀北極,準東西,故稱此臺為北極臺。臺高四丈餘,臺基圍50餘丈。此臺建成,為深澤至高點,撿拾拎衣登臺者絡繹不絕,憑高遠望,田疇遼闊,村落參差,四方萬景無不在目。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土臺修成,又在臺上構木為閣,建真武廟(真武者,相傳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飛空,威鎮北國)。其廟朱梁綠瓦,簷牙高啄,使臺上頓然生輝。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臺下又鑿池引泉,環植楊柳,使之成為一邑勝景。鄉中父老稱北極臺系一邑之文明,關一縣之科舉。

到清代嘉慶六年(1801年),北極臺已歷時二百四十年,其間風吹雨打,洪澇侵蝕,臺上臺下多有殘損。當時知縣蕭泗水遂命將北臺修葺一新,把原土階換為石階,三組,共45級,層次疊起,觀之甚偉。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清咸豐七年(1857年)。知縣許忠見臺上土木建築已多破舊,膠漆寥落,遂出俸倡導,重修北極臺,凡門、窗、椽、柱盡塗丹漆,同時又將臺前闢為甬道,直通城內大街,並沿甬道設坊四座,其牌樓分書為“太和仙境”、“治世玄嶽”、“北嶽具瞻”、“玄武重鎮”。臺前甬道中部則闢為水塘,兩旁開疏為渠,渠兩側翼以花檣朱欄,環渠補柳三百五十株,這裡於是便成為深澤第一佳景“北臺柳月”。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又於北臺再次整飭。去枯柳而植新株,並雜植桃李於其間,再疏渠道,跨渠增架木橋。

02

真武廟

真武廟,在當地稱為北極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城北城牆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四稜臺形巨型土臺,環四周磚砌。其基座約2160平方米,頂檯面積約1600平方米,臺高14米,分三組,計45級臺階,臺上建 真武大殿,供奉北極紫薇星大帝。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真武廟,正殿三間,側殿東西各二間,殿前建有鐘樓、鼓樓。深澤城原只有東、南、西三門。北面無門。時嘉靖年間,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澤令,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牆中部構築土臺,凡數月而成,因其位於城之北,又可登高觀北極,準東西,故稱此臺為北極臺。臺高四丈餘,臺基圍50餘丈。此臺建成,為深澤至高點,撿拾拎衣登臺者絡繹不絕,憑高遠望,田疇遼闊,村落參差,四方萬景無不在目。

真武廟, 土臺修成,又在臺上構木為閣,建真武廟(真武者,相傳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飛空,威鎮北國)。其廟朱梁綠瓦,簷牙高啄,使臺上頓然生輝。 臺下又鑿池引泉,環植楊柳,使之成為一邑勝景。

03

深澤永濟橋

深澤永濟橋位於河北省深澤縣城西4公里處的趙八村西北口,南北橫跨磁水。該橋為全石結構,橋長70米,寬6。3米,高6。86米,分五個拱券。

深澤縣3處名勝古蹟

橋面兩側有石欄板、望柱,橋頭兩側有旋鼓石,造型別致,氣勢壯觀。據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記載:永濟橋,修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二月至九月,系朝中敬侍夫人郝氏(原名郝芳,深澤趙八村人)為解除故鄉父老下田回渡磁水之苦,起出資修橋之意,又以此事告知兩官國母,復奏萬曆皇上,朝廷派近侍王臣前來深澤趙八村督建而成,迄今已409年。其間,雖幾經戰火,但橋仍巍然於磁水之上。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寒夜吹笛

TAG: 深澤深澤縣北極真武廟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