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幾座山就算征服大自然?缺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遲早會付出慘重代價!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旅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自己想看得風景,學自己想學的知識,雖然行程累但也收穫頗多。可是當自己看多了高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戈壁並且親自體驗過惡劣環境下的生存之後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類從來都沒有徵服過大自然,只是很多時候大自然沒有發威而已。

登幾座山就算征服大自然?缺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遲早會付出慘重代價!

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環境中的一個物種,維持生命活動的衣食住行全都仰賴大自然的賜予。雖然說今天的科技水平足以做到遇山開山,遇水架橋,可是要說征服大自然是不可能的,而那些登幾座山,走幾次無人區就說自己已經征服大自然的人更是可笑至極。

最近一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行各種戶外運動,包括徒步、登山、騎行、野外生存、挑戰無人區甚至刻意挑選海拔高且天氣變化無常的山脊線走,只為了完成所謂的探險。人們常說最美的風景在最危險的地方,可即便是有著豐富探險經驗的專業人員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沿著公路長途騎行,徒步這些都不算太艱難,只要自己不失去與外界的聯絡,補給能夠得到保障通常不會出現意外。而在未開發的無人區進行穿越、登山則根本不是在探險,而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

登幾座山就算征服大自然?缺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遲早會付出慘重代價!

鰲太線很多路段在雪線之上 天氣變化多端

中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驢友因為準備不足盲目進入未開發區域被困最終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情,但遺憾的是依然有不少人把戶外探險當成郊遊,把需要團隊協作的活動當成自由散漫的行為。此前我騎著我的山地車穿越500公里的沙漠公路,在沿途有水井房且補給充足的情況下都覺得困難重重,更不用說最近幾年造成較大傷亡傷亡較大的野外溯溪和穿越鰲太線了。

溯溪就是沿著溪流克服各種地形障礙逆行而上,由於不同的季節山區的植被、降雨等變化很大,導致溯溪的未知性和危險性也很高,而且溯溪對於參與人員的體力、耐力、攀登技巧、裝備、戶外經驗、後勤補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組織者又忽視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貿然行動必然會使得行動風險大大提高。2019年8月24日,正值颱風“白鹿”來襲之時,卻有24位驢友在惠州市惠東縣白馬山野外進行溯溪,結果一名驢友不幸墜崖受傷傷勢嚴重並因此被困在溪谷中無法移動,最後不得不發出求救訊號。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出動前往搜救,在返程途中兩名走在最後面的救援隊隊員卻不幸遇到洪水遇難,這就是一起典型的盲目行動導致人員出現傷亡的例子。

鰲太線是指秦嶺鰲山和太白山之間的線路,兩山的直線距離40公里,翻越距離150公里以上。因為穿越的很多路段都在海拔3000米的山脊之上,一日之內可能體驗到四季的變化,吸引了很多驢友前來探險。可是大家似乎忘了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無人區一旦由於天氣原因導致個人失溫的話必死無疑,沒有人敢在惡劣天氣下停留片刻去挽救其他人。在沒有封閉之前被稱為中國戶外穿越的頂級線路,大量的人員穿越也伴隨著巨大傷亡:鰲太線從2012年至2017年夏季有46人凍死或者失蹤。而且鰲太線上還曾不止一次發生過領隊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丟下隊員逃生的情況,一度引發了人們對人性的大討論。好在2018年4月16日起鰲太線被徹底封閉了,這條充滿誘惑、風險和爭議的線路再也不會有人上來了。

登幾座山就算征服大自然?缺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遲早會付出慘重代價!

騎行穿越沙漠公路我都是小心翼翼的

因此不要覺得作為人類就有挑戰大自然的特權,當大自然發威的時候人類的很多裝備都是無效的,盲目挑戰大自然必然要付出慘重代價。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最好是根據自己的能力、經驗選擇一些安全係數較高的活動,比如沿公路長途騎行或者登一些已經開發的山峰,在出發之前也記得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最壞的打算就不要出門。

總之一句話,戶外運動出門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心,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TAG: 大自然太線溯溪穿越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