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最近這些天我國從南到北都是陰雨綿綿,尤其長江以南,暴雨引發多地洪水肆虐,古徽州,也就是黃山市尤其嚴重,損失最大的是三座古橋,兩座古石橋,一座廊橋,廊橋在江西婺源縣,以前也屬於徽州,所以被洪水沖毀的三座古橋都是代表著徽州人文歷史的古橋。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7月6、7、8日,三天分別沖毀一座,7月6日下午,宣城市旌德縣三溪鎮三溪村的樂成橋被洪水沖毀,樂成橋是皖南地區第二大古橋,也叫南河橋,俗名三溪大橋,位於三溪鎮徽水、抱麟溪、玉溪三水匯合處,始建於明代,清初毀於洪水,康熙年間重建,現存樂成橋為11孔石拱橋,長約150米,寬約6米,高約9米,橫跨徽水河上。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7月7日上午近10時許,黃山市屯溪區的屯溪老大橋被山洪沖毀,屯溪老大橋也叫鎮海橋,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毀,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長133米,寬15米,為六墩七孔石質拱橋,是黃山市中心城區最古老的明代石橋,也是安徽省現存的長度排在前20位的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石拱橋之一,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7月8日20時20分,江西婺源縣境內的宋代古廊橋彩虹橋,遭洪水重創,造成部分橋面及廊亭被毀,所幸古橋橋墩主體結構基本儲存完好。彩虹橋被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位於婺源縣清華鎮清華村,始建於南宋,全長140米,由六亭、五廊構成,為長廊式人行橋,每墩上建一個亭,墩之間的跨度部分稱為廊,因此,也叫廊亭橋。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彩虹橋是我國儲存最為完整的古廊橋之一,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比較慶幸的是彩虹橋受損情況比外界擔心的要好得多,目前僅橋面部分木質建築物及橋墩面層受損,後期修繕工程難度並不大。 目前政府已經公佈相關獎勵政策,號召當地居民收集被洪水沖走的彩虹橋木構件,後期修復儘量使用原有建築材料,以儘早恢復古橋原貌。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我國另一座著名的廊橋,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的“程陽風雨橋”,就曾有過類似的修復歷史。程陽風雨橋也叫程陽橋、永濟橋、風雨廊橋等,建成於1912年,在1983年的時候曾被洪水沖垮橋墩,廊橋部分的木構件也被衝到河流下游,當地百姓從數百里外找回了大部分建築材料,最後將廊橋修復,這座橋曾多次出現在廣西少數民族風情和旅遊宣傳片中。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程陽風雨橋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和石材,全部為榫卯結構,沒有一顆鐵釘,是程陽八寨的古橋中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造型最漂亮的一座。八寨是八個侗族村寨,這裡的每個寨子都有自己的廊橋和鼓樓,有幾座風雨橋的歷史比程陽橋還要古老,只是比較小,造型也比較簡單。

最近廣西洪水也比較厲害,希望這座風雨廊橋能夠經受住這次風雨的洗禮。除了這幾座橋,我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橋,它們都是國之瑰寶,需要得到保護,比如下面這些古橋,看看哪些是你走過的: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這座橋叫萬年橋,位於安徽黃山歙縣縣城北門外的揚之河上,建於明代萬曆元年,即公元1573年,距今四百多年曆史。萬年橋是一座九孔石橋,長150多米,高10米,寬6。7米。萬年橋建築精美,結構科學,橋身堅固,獨特的防洪及水利科學技術彰顯了古人的智慧,朝向水流方向這一側的橋墩建成了弧形,起到分流作用,橋不容易被洪水沖毀。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屯溪鎮海橋的建造年代和形制與萬年橋相近,遺憾的是鎮海橋沒能抵禦住洪水,徽州地區還有很多這樣的古石橋,離萬年橋不遠的太平橋也很著名,建於明弘治年間,希望它們都能像這座萬年橋的名字一樣,屹立萬年。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虹橋,也叫臥虹橋,也是一座風雨廊橋,是湖南湘西鳳凰古城最著名的景觀之一,靜臥沱江之上,建於明洪武初年,那個時候朱元璋剛剛建立大明王朝,傳說沱江是一條龍脈,為了斬斷龍脈在這裡修建了這座古橋,距今已六百多年,古樸壯觀。歷史上的虹橋和鳳凰古城一樣多災多難,因為地勢原因,沱江每年在雨季都會漲水,古城數次被淹,虹橋也曾被洪水沖垮,歷經多次修復、重建。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這座石拱橋名叫步瀛橋,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的上甘棠村,村子和這座古石橋都有上千年曆史。古橋始建於南宋靖康年間,就地取材,全部用巨大的青石砌成,石塊都是經過古代工匠精心打磨修整的,橋長27米,寬4。5米,石拱跨度9。5米。古石橋建築結構精巧,造型技藝精湛,尤其是三個半圓形的橋拱,在沐水河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別緻,拱高達5米,古橋橋面雖然有一小部分垮塌了,整體還是巍然屹立,堅固如初。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還是湖南,和廣西、貴州交界處的通道侗族自治縣,這裡是三個省的侗族聚居區,有侗寨,必有廊橋和鼓樓。通道縣境內的廊橋尤其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坪坦村,從坪坦村流過的坪坦河上共有九座風雨橋,被命名為“坪坦風雨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圖這座風雨橋就是坪坦村最美的一座,名叫普濟橋,始建於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距今260年曆史,長31。4米,橋寬3。8米,橫跨坪坦河,古樸典雅,是侗族風雨橋的經典之作。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普濟橋設計精巧,建築工藝精湛,全部為木材和石材所建,不用一釘一鉚,橋廊由十一廊間連成一體,木質四柱三間排架結構,兩頭建有封火牆,各有一個半空心石墩,木質伸臂梁插在石墩內,以大卵石彈壓,讓兩岸的伸臂合攏,形成橋身基礎,為了讓船順利通行,橋身被抬高,橋廊兩頭建有石砌臺階。侗族風雨橋也叫風雨廊橋,侗族人民習慣稱為花橋、福橋或風水橋,歷史古老的侗鄉山寨素有“無溪(河)不花橋”之說,風雨橋是侗族建築文化的象徵。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坪坦村口的另一座風雨橋,湘桂黔交界處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雨橋,它們興始於漢末至唐代,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結構獨特,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還是風雨橋。廣西三江、龍勝,湖南通道、漵浦,貴州從江、黎平等地共有風雨橋330餘座。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江西贛州,古城東門建春門外貢水之上有一座古浮橋,叫建春門浮橋,也叫東津橋、惠民橋。這座橋儲存至今更加不易了,距今八百多年曆史,它是“贛州一絕”,建於南宋乾道1165年至1173年,是由當時的贛州知軍洪邁主持架設的,長約400米,寬約4米,浮橋由110艘小木船,分33組,用纜繩連線起來,河中有鐵錨再加以固定,船上面鋪上木板便可通行。為了保證河道通航,當有船需要透過時,浮橋可以開啟,之後再合攏。類似的浮橋國內留存下來的已經很少,贛州這座古浮橋還能正常使用,儲存完好,十分珍貴。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這也是一座廊橋,不過和湖南、廣西等地的廊橋有些區別,這是四川都江堰的“南橋”,橫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內江之上,距離著名的寶瓶口僅1000米。南橋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距今一百多年曆史,在這百年間因洪水、戰亂經歷過多次損毀和重修。初建時的南橋名叫普濟橋,“普濟”二字在佛教文化中意為“普濟救助,佛祖幫助芸芸眾生排除困擾,順利登上彼岸。”很適合作橋的名字,也是古人的一種美好祝願。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建造南橋的有兩位主要人物,一位是清代著名的封疆大吏,四川總督丁寶楨,另一位是當時的灌縣縣令陸葆德,灌縣就是現在都江堰市的老城區。根據清代吳之英撰寫的《普濟橋碑》和民國時餘定夫的《南橋記》記載,清光緒年間丁寶楨曾主持對都江堰進行大修,徵用民工萬餘人,修復工程結束後朝廷的工程款和糧食有較多結餘,“餘金二千餘兩、粟百餘斛”。初建的木質廊橋在1898年就被沖毀,當時的縣令陳偉勳又對南橋進行了重建,到清末民初,戰亂不斷,南橋歷經風雨滄桑,多次重建,2008年512大地震時南橋受損嚴重,後來進行了重建。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都江堰的安瀾橋,也叫“夫妻橋”,“天下愛情第一橋”,此橋最早是和都江堰同時建成的,後來的建橋者中有一對著名的夫妻,丈夫是一位教書先生,名叫何先德,妻子楊氏,相夫教子,賢惠能幹。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鄉民集資建橋,橋墩為石砌,橋身以木材和竹索為主,兩側有欄杆,人們為了紀念何先德夫婦,就把安瀾橋稱為“夫妻橋”、“何公何母橋”。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安瀾橋被稱為我國的“五大古橋”之一,另外四座是著名的古石橋: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和廣東潮州湘子橋。上圖這座就是湘子橋了,又名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建在潮州古城東門外的韓江上,是古代廣東通向閩浙地區的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中的唯一,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湘子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歷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沖垮,後來改為石砌臺基,以防禦洪水衝擊,明宣德十年(1435年),由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對橋進行規模空前的重修,全面加固23個橋墩,墩上加梁,木石間用,樑上鋪厚板,板上再鋪磚,並用灰勾縫以防火,為使行人免遭日曬雨淋,還在橋上建起126間亭屋,亭屋間建造了12座樓閣(也稱“樓臺”)。江心急流處用24艘船隻連線為浮橋,浮橋用3根鐵索固定,每根鐵索重4000斤,橋修好後,更名為“廣濟橋”,寓意為“廣濟百粵之民”。明嘉靖九年(1530年),州守丘其仁減去浮橋用船六隻,“十八梭船廿四洲”之格局從此形成。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福建泉州,洛陽橋,也叫萬安橋,九百多年曆史,位於泉州市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由北宋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之一的蔡襄主持建造,蔡襄曾兩任泉州知州。大橋建設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經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偉大石橋。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洛陽橋對世界橋樑科學技術有一大貢獻,當時的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新型橋基——筏形基礎,成功地採用了“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在全世界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在全國堪稱第一的海港大石橋,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驕傲。現橋長742。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只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洛陽橋、洛陽江、洛陽鎮,卻在東南沿海的福建泉州,那麼,這座古石橋和千里之外的河南洛陽有關聯麼?

還真有!具體有什麼淵源,歡迎關注我,尋找答案!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洪水已經沖毀了三座古橋,還有很多古橋值得我們保護,一睹為快

TAG: 廊橋古橋風雨洪水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