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麗江古城

【編者按】

謹選發葉永烈先生的《麗江古城》一文,祭奠於2020年5月15日去世的這位著名作家,紀念麗江古城與這位作家的緣分,寄託沉痛傷感之情。感謝二十年前那個冬日,在作家與親人遊走麗江古城時,感受到了麗江古城的寧靜安詳,他始終氣定神閒,沒留遺憾。

葉永烈:麗江古城

葉永烈在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

葉永烈

我飛往麗江的時候,乘坐的是上海航空公司的班機,飛行路線是“上海一昆明一麗江”。麗江的全稱叫“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這麼個“納西族自治縣”居然跟上海、昆明串在一條航線之中,足見麗江的“分量”。

昆明距麗江500多公里,飛行40分鐘就到達麗江機場。不過,從麗江機場乘汽車前往麗江城,也花費了40分鐘。

剛剛在麗江城的虎跳峽賓館大堂放下行李,我的眼球就被牆上一幅巨大的彩色照片所吸引:白雪皚皚的山峰之下,一大片古樸的青色瓦片屋頂。這幀照片恰到好處地勾勒了麗江的兩大特色,即雪山和古城。

到了麗江之後才知道,麗江分為三個城區:新城、老城和古城。這三個城“三足鼎立”,風貌迥異。

虎跳峽賓館坐落在新城,那裡馬路寬廣,一幢高樓挨著一幢高樓,完全是現代化的氣派。新城是1996年2月3日麗江發生大地震之後建設起來的。

老城大都是兩三層的樓房,已經顯得很陳舊,大都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些時候建成的房子。不過,這些房子大都是磚混結構或者磚木結構,在地震中受損不大。

麗江古城自古以來是滇、川、藏的交通要衝,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城裡大都是平房,也有一些兩層的樓房。不過,古城這些上了歲數的土木結構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甚多,損失慘重,震驚海內外。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古城在震後依照原貌重建,雖說仍然是當年的平房或兩層樓房的樣子,但是已改成防震的磚混、磚木結構。

人們並不稀罕麗江的新城和老城,因為這樣的城市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沒有特色。麗江能夠吸引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在於它那座與眾不同的古城。這座古城與城牆高築、氣宇軒昂的北京紫禁城截然不同,這裡的納西族吸納了漢、白、藏等多民族的建築風格,是一座富有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古城。

1997年12月,依照原貌恢復的麗江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為200-017)。世界遺產委員會作出這樣的評價:“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儲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步入麗江古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既無城牆,也無城門。這裡是古納西王國的首府。據說,當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為了表示對麗江土司的友善,把“朱”字去了“人”字頭,成了“木”字,賜給麗江土司為姓。意思是說,麗江土司是“朱家的人”——“木”加“人”便是“朱”字。從此,“木”姓成為納西族第一個漢姓。自從麗江土司姓木,有人便勸說土司麗江城不能建城牆,因為“木”字陷人四方城牆,便成了個“困”字!麗江土司聽信了建城牆則“困”這個說法,從此麗江城不建城牆。好在麗江古城建造多年,並未遭遇戰爭,所以有無城牆、城門也無所謂。至今,古城內的“木府”仍完整地儲存著。“木府”即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木府內懸掛著中國曆代皇帝欽賜的匾額11塊,表明當年的古納西王國一直臣服於中國皇帝。從1998年起,木府改為古城博物院,供人參觀,讓人們從中瞭解古城的歷史。

葉永烈:麗江古城

古城遙望雪山(韓嘉 攝)

麗江古城建在玉龍雪山不遠處,這樣,在城裡處處可見巍然聳立、銀裝素裹的玉龍雪山。然而,在這樣的高原之上,城裡居然一片江南風光。小橋、流水、人家,石板路曲徑通幽,即便在這嚴冬時刻,仍見垂柳依依,綠葉滿枝,在寒風中徐徐飄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那是因為古城東南是數十里良田闊野,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硯”與“研”同音)。

在我看來,“流水”是麗江古城最可愛之處。石砌的兩三米寬的小河裡,流動著清澈見底的冰山雪水。這潺潺流水,使古城春意盎然。這佈滿全城的水網,也就是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中所說的“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有水則有橋。處處流水處處橋,使麗江古城博得“東方威尼斯”、“高原威尼斯”之類的美譽。儘管這裡的橋非常簡陋,只是兩三塊厚厚的木板而已——因為小河本身很窄,也就大可不必建造那些造型優美的石拱橋。

小河之側是窄窄的青石路。兩邊鱗次櫛比擠滿低矮的民居。麗江古城現有六千多住戶,近三萬人口。隨著麗江名聲遠播,並開通機場、高速公路,中外旅客紛至沓來,古城所有的臨街住房幾乎都變成了店鋪,而這裡的居民也就隨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商販。漫步密密麻麻的商鋪,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林林總總。我見到一位納西姑娘手持雕刀,在一塊塗了黑漆的圓形木板上熟練地“犁”出一根根線條,就像畫家用畫筆創作一樣,俄頃便刻出一位青春芳華的納西少女頭像。

建在麗江古城山坡上的,是一座“三合院”,由三間兩層的房子組成,進門處有一照壁,中間是鋪著卵石、花木繁茂的小院。這些“三合院”如今大都變成小旅館。我來到其中的一家,一打聽,一個標準間一天的租金只有60元人民幣。我想看個究竟,便請老闆開啟標準間的房門。那房間小小的,大約六七平方米,放著兩張單人床,四周是木板壁,壁上吊著個18英寸的電視機。另外,還附有一個兩平方米左右的衛生間,內有一個抽水馬桶和一個淋浴噴頭。雖說這“袖珍式”的標準間顯得侷促而簡陋,不過房價低廉。最可貴的是,住在古城之中,可以充分享受古城的生活情趣,這是在新城住星級賓館所無法體驗的。順便提一筆,在麗江,見不到空調,因為這裡夏季涼爽,用不著吹冷氣,而冬日也不太冷,所以賓館最多隻供應一床電熱毯而已。不過,冬日這裡溫差頗大,我從當地氣象預報中得知,一天之內最高溫度為22℃,而最低溫度為2℃。我在中午穿春裝,入夜則穿冬裝,真的是“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葉永烈:麗江古城

古城街巷(劉劍偉 攝)

在麗江古城,我見到許多來來往往的少數民族打扮的當地人。古老居民以納西族為主,此外還有白、彝、藏、普米等十多個民族。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匯聚在四方街。那裡鼓樂齊鳴,擴音器裡播放著納西古樂。一群納西姑娘正在跳舞,許多遊人也加入了舞蹈的行列。我把照相機鏡頭對準了且歌且舞的人群。

我突然想起在賓館大堂所見的那幀照片,自己也想拍一張。那張照片上的古城,是一大片屋頂,勢必是從高處拍攝的。古城無高樓,不言而喻,是從山上拍攝的。一打聽,從四方街沿一條小路可以登山。於是,我便沿著鋪著石板的臺階拾級而上,山頂有一座古寺,名曰“萬古樓”。樓裡有個觀景臺,那裡既面對玉龍雪山,又可以俯攝全城,果真是絕佳的拍攝點。

離古城不遠處,是黑龍潭公園。這裡古木參天,湖水清洌。黑龍潭裡湧動的玉泉水,是古城的水源。黑龍潭公園內的五鳳樓號稱“雲南第一名樓”,因五層翹角如同鳳在飛翔而得名。樓裡供奉著騎馬持刀的納西戰神阿普三朵雄偉塑像。

白天遊麗江古城,意猶未盡。翌日傍晚有空,我和妻從新城打車,再度前往古城。司機一邊開車,一邊跟我聊天。他說,他每週的休息日總要到古城一趟,主要是休閒,約三五親友,在古城小餐館聚會,每人出50元人民幣,吃一頓飯,喝一下午的茶,打牌、聊天。我問他為什麼不在新城休閒?他說,新城太吵鬧。古城裡沒有汽車,連摩托車都沒有,非常安靜,而且有小橋流水,景色很美。

第二回進古城,我不再到處行走,跟那位司機一樣也去“休閒”。在小河之側,有一溜餐館,這些餐館也是茶館。餐館的“總部”設在河邊的平房裡,然而在沿河的街道上開闢了一排“殖民地”:古城的街道佈局很有趣,中間是一條二三米寬的小河,小河這邊的石板路稍寬,大約五六米左右,另一側很窄,三米左右。不過,那兩條石板路的實際寬度都必須減去兩米,因為在靠小河的一邊,差不多都被露天的餐桌、茶座佔領了。

我和妻已經在新城賓館吃過晚飯,所以在河邊較窄一側的茶座上坐了下來。茶座上放了一瓶山茶花,上方懸著一盞紅色的八角燈。我要了一杯當地的玉龍綠茶,妻點了一杯奶茶。我們相對坐著,慢條斯理地喝著,為的是細細體驗古城的情趣。我的一邊是潺潺小河,另一邊是一米寬的小路,過路人不時從我身邊擦過。過路人大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打扮各異,或一襲風衣,或馬甲長裙,或一身運動衫,或五顏六色滑雪衫。其中,不乏高鼻碧眼的外賓。行者無疾步,且走且觀賞,進進出出於一家家店鋪之中。

我們剛剛坐定,從小河對岸傳來一陣響亮的納西古樂聲。我以為是哪個樂隊在演出,抬頭一看,卻見一輛小卡車在緊巴巴的石板路上緩緩而行,那樂曲聲是從小卡車裡發出的。原來,那小卡車是一輛垃圾車,因不願讓喇叭聲攪亂古城的寧靜,代之以悅耳的納西古樂。家家戶戶聽見那樂曲聲,便把一袋袋垃圾扔進小卡車的車廂裡。正因為這樣,雖說商店林立,遊人如織,古城卻乾乾淨淨。

葉永烈:麗江古城

夜幕降臨古城(網路 圖)

天黑得很快,6時半已是暮靄朦朧,到了7時則一片濃黛。天氣也隨之迅速轉涼,彷彿在這一個小時裡氣候從春日跌入了嚴冬。這時候,頭頂上的八角燈亮了,前前後後的橘子燈、葫蘆燈也亮了,河對岸的南瓜燈、四方燈都亮了,盞盞燈光倒映在小河的粼粼清波之上,小街的夜景變得異常迷人。這些燈籠裡,裝的都是電燈。茶座插著一支紅燭,納西小姐過來點燃之後,那柔和的燭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最令人難忘的是,河對岸的兩位納西小姐點燃了二三十盞荷花燈,過路人買下一盞燈,對燈默默許願,然後把燈放到小河裡,順水漂流,漂向遠方,把自己的祝福也隨之帶到遙遠的未來。

三三兩兩的客人,陸陸續續落座,或點菜,或點茶,或點歌。納西姑娘高亢的歌聲,在夜空飄蕩。

銀白色的月亮,冉冉升上夜空。高原上的天空格外明淨,月光如洗,灑落在古城街頭巷尾。

閒暇之中,茶樓的一位納西小夥子跟我聊天。他說,眼下是元旦跟春節之間,處於旅遊淡季。到了春節,古城裡人擠人,就像潮水一樣,即便你不走,後面的人也會推著你往前走。那時候,茶座不僅座無虛席,而且還有人站在你身邊等候呢。他說我來得正是時候,避開了旅遊高峰,能夠充分領略麗江的風情。我問起古城的商鋪何時打烊。他說,大都在子夜,有的甚至在凌晨3時。這裡已經是一座不夜城。

古城夜色比白日更具魅力。我的那杯茶,足足喝了兩小時。夜漸深,天漸涼,明日還要早起,我和妻這才告別身邊的小河,告別反射著各色燈光的石板路,緩緩走出這座別具韻味的高原古城。

(本文選自葉永烈《羅布泊歸來》東方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執行主編 和志菊 責任編輯 石劉棟 楊傑宏

◇第399期◇

TAG: 麗江古城納西小河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