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北起洱源縣南端,南止大理市下關,南北長40公里,湖水面積約246平方公里,蓄水量約為29。5億立方米,是僅次於滇池的雲南第二大湖泊,在中國淡水湖泊中位居第7位。其入湖溪河眾多,北有位於洱源縣的彌苴河,南有大理鳳儀鎮的波羅江,東有南村、向陽、挖色等溝谷的小溪,西有流自蒼山十八峰的溪水。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水系

北邊的彌苴河水系,是瀾滄江支流漾濞江支流洱海的上源。由彌茨河、鳳羽河、海尾河、彌苴河、羅時江、永安江6條河流,以及與之連通的海西海、茈碧湖、西湖、東湖4個湖泊所組成。江湖均於江尾附近注入洱海。其上游有兩大源頭:北源彌茨河,南源鳳羽河。彌茨河、鳳羽河、海尾河經地勢險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普陀崆(又名:下山口)匯入鄧川壩子,形成彌苴河主道,與人工挖鑿的羅時江、永安江在鄧川壩中形成三江並流之勢,於江尾處注入洱海。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鳳羽壩子與鳳羽河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海西海與彌茨河

古時的鄧川壩子,全然是沼澤湖泊的世界,人們傍山而依,卻時常受到水患的影響。放眼望去,鄧川壩中滿目的清波寒潭,風過,經霜的蘆葦蕩搖曳出金黃的風浪,煙波深處水茫茫,好一個白族水鄉!但美麗與詩意只是易散的煙花,縱然是“一州行樂之地”,雨季來臨,便也成了災患之洲。平靜的綠玉池,溫柔的西湖掀起洪流,裹挾著渾濁的雨水,越過德源山北的“摩迦澤”湧入彌苴河,兩岸的田舍便陷入洪流之中,只有幾椽屋瓦在風雨中飄搖……。為治水患,當地的白族人民長期堅持不懈地梳理江河湖泊,羅時江就是唐代白族人羅時組織人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人工挖鑿而成。而彌苴河子河永安江,則是清乾隆年間銀橋村名士高士桂回鄉守孝,見家鄉“夏秋雨集河盈,河不能納湖,湖反而為消河之壑”,整個壩子“稻壤花村,化為漁窟菱渚”於是多方籌措,捐銀千兩,在青索村彌苴河東岸新開子河,疏洩河東之水,至江尾白馬登入海。使得今天的青索村有了“一村有兩河,兩河有三埂”的奇觀。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茈碧湖與下山口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鄧川壩子

彌苴河古堤

站在高高的鼎勝山上,你可見到一條在雲海中游向洱海的綠色長龍,這便是彌苴河古堤了。從洱源下山口開始的彌苴河古堤,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南詔六詔時期,六詔之一的鄧賧詔開始在沙灘、沼澤、淺湖中從下山口起向南修築沙堤導流開墾,此後元、明、清及現代各時期都在不斷地進行整治,至今已有了1371年的歷史。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古樹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古樹

走在彌苴河古堤,兩岸高大蒼翠的古樹,千奇百怪,彎彎曲曲。古老的黃連木如同一柄柄巨傘,撐開在河面上,把古老的河道裝點得更加地樸拙。百年合歡樹上,暮歸的鳥兒在夕陽映襯的巨形鳥窩裡歡快地鳴叫。據明艾自修《重修鄧川州志》載:“明萬曆年間,廣植榆柳,禁止砍伐,自唐初築河堤至今,歷代官民,謹防不殆,對樹木保護有佳”。從南詔時期起,當地縣令離任時要帶著新縣令到彌苴河河道上清數樹木登記在冊後進行工作移交,代代傳承保護意識。逐漸形成了總長12。27公里的彌苴河古樹群落。現存古樹10015株,是迄今洱源縣最大的人工種植古樹群,也是消暑納涼、晨起鍛鍊的好去處,每逢春夏,遊人如織,“古堤春曉”是鄧川壩的十景之一。走在河畔,你會恍惚自己走進了一片幽深、安靜的森林,深邃、幽靜、古樸、神奇、自然、和諧……當年小編第一次開車進洱源鄧川壩子,被東湖的萬畝荷塘及西湖的柳岸漁船、鄰水人家吸引,流連竟不知了歸處,正茫茫然不知何歸時,忽見一綠色巨龍游弋於村舍、田野之間,順著巨龍游弋的方向,竟然找到了回家的路。如今每再路過,都要特意望向這條洱海的龍脈,心中默默祈禱,欣戀於它在四季與晨夕中的神奇變幻。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古堤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古堤壩

如今的彌苴河,承載著洱海保護的重任,讓清水流入洱海,成了洱海治理的重中之重。政府成立了各級河長負責制,彌苴河的保護也遠不止是古代縣令的保護與交接,隨著洱海保護與彌苴河治理的深入,古樹、河堤、流水千年相依,留住青山綠水、讓人們記住鄉愁。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彌苴河洱海入口

【大理探秘】帶你尋找洱海源之彌苴河

羅時江洱海入口

永安江洱海入口

TAG: 洱海古樹壩子河古堤羅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