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題記

大冶墈頭,是分佈在大冶城東南一隅的一條老街,記錄著這裡往來貿易的繁華,承載著大冶人經年的記憶。時過境遷,還記得多久未去了嗎?如果你是家鄉人,不妨去這裡逛逛。

在我家的櫥房裡,赫然放著一個盛米的陶瓷米缸,每當做飯時,我就會從裡面掏出幾盅米來。這陶瓷米缸,成了我生活中的小幫手。

想當年,我的老伴在大冶一中工作,每到週末,我倆都要去城裡逛逛。首先是去城東南的墈頭食堂吃上兩個炸豌豆餅(春夏季),或炸紅薯餅(秋冬季),並喝上一碗純正的豆腐腦,也祘是打一次牙祭。然後,順便去墈頭逛逛小商品市場。

一次,當我倆逛到一家規模較大的陶瓷店時,被眼前的一些陶陶罐罐吸引住了。經過一番挑選,我們花了五元錢,就買下了這個至今還保留的陶瓷米缸。

如今,我們已數度搬家,但這個陶瓷米缸,始終與我家相隨,依然承載著平日盛米,冬日醃魚的功能。每當我用到它,就會讓我想起這熟悉的墈頭老街,很想再次去一覽古街今日的繁華。

恰好,前不久,隨老伴一起去江橋走親戚。趁著返回時,我倆便刻意在大冶墈頭停留了幾個小時,重遊故地,往事如煙,情感依然。

抬望眼,只見一個碩大的牌樓聳立在眼前。右邊書寫著上聯:百座樓臺燈火湖波澄倩影,左邊書寫著下聯:千年風雨街頭人面煥青春。正上方橫書四個字:墈頭古街。我們隨著人流,從街口進去,走在光滑的青石板鋪就的路上,呼吸著這裡的空氣,感覺這裡既熟悉,又十分親切。

一邊走,一邊閒逛。只見街道上的“同益昌”、“石復興”、“錦華廣貨鋪”、“恆興布店”等老字號店依然分佈其中,兩邊的新店面也是星羅棋佈,店面門口兩旁的地上,擺滿了地攤。有配鎖的、有賣捕鼠器的、有賣陶罐的、有賣油紙傘的、有賣印子粑的、有賣芋頭丸子的、有箍桶的、有雕刻印章的……這些商品中,我先是停留在賣芋頭的攤位上,老伴經不住攤主的一番勸說,便買了幾斤大冶芋頭丸子和紅苕粉。然後,我們又去賣陶罐的攤位上找找當年購物的感覺。走進店裡面,只見院落裡缽缽罐罐,琳琅滿目。看上去,與我幾十年前所見如此雷同,又是如此熟悉。據一旁的老闆介紹,來這裡購物的,除了街裡的居民,更多的是從大箕鋪、西儒橋、馬叫等地來的鄉親。特別是這些鄉親們,上街下縣,來一趟也不易。我們必須備足貨物,讓顧客買到最滿意的商品。

老闆看上去,像個文化人,很健談。於是,我們就聊起這墈頭的過往事來。老闆便饒有興趣的開啟話匣子,聊開了。

老闆說,民間有關墈頭的橋段有很多。而當地廣為流傳的一個橋段是:相傳,南唐大冶建縣後,陽新(那時稱永興)縣與大冶還沒有分界,兩地縣官約定,天不亮各自從縣衙出發,走向對方縣城,在哪裡相遇,就以此為界。

永興縣令勤勉機靈,雞叫頭遍就摸黑上路了,88裡小路,提一個燈籠,一路小跑,天不亮就跑到了墈頭,等待划船過湖,而大冶縣官因糊塗貪杯,還睡在熱炕頭上大夢周公。

永興縣令立在屋簷下久候,仍不見醒來,眼看天快亮了,約定的時間已到,便高聲唱道:相約劃界人不來,屋簷待客該不該。本想管轄到炕頭……

見此情境,還是縣官太太機靈,一聽永興縣令唱到了屋簷下,便幾下搖醒了尚在熟睡的縣官,縣官一聽要管到自己的炕頭,那還得了,豈不是得太太也管去了?於是,不顧官場體統,衣服沒穿齊整,便一把推開大門,直語道:兄弟,做事留點餘地好不好?

永興縣令嘆了口氣,將下句“看你以後懈不懈”(大冶話讀“駭”)改成了“讓你滴水到簷頭”。從此,兩縣就以屋簷滴水為界,讓永興縣一直管到大冶縣官宅的後簷。為了諷刺嘲弄這位糊塗昏庸的縣令,當地人把永興、大冶的分界線以縣官的屋簷頭為準,戲稱為“炕頭,炕頭”。

講到此,老闆滿臉快意地說:當然,傳說肯定不是真的。不過,對於古代永興縣管轄到大冶湖一事(生活中,臨近縣城的大冶湖就有一半屬大冶,一半屬陽新),大冶人常常是耿耿於懷,於是就編了這個故事來嘲諷,以發瀉一下內心深處的不滿。

聽罷老闆的講述,店內的一撥人都覺得這個傳說十分有趣。

走出這家陶瓷店,我倆悠閒的走在街道上,感覺這墈頭街,雖然不像縣城新區充滿現代都市氣息,但這裡依然是城關最富特色的一隅,那麼熟悉,又那麼溫潤,就猶如大冶的一張古街特色的名片,一直到現在還完整地儲存著這裡的格局,這裡的風貌,淡然的沉睡在一個積澱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翰墨留香、如詩如畫般唯美的縣城一隅。

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走在窄窄的街道上,望去,這裡的店鋪,面朝古街,背依大冶湖,清一色的木質結構店面,外塗黑漆,門是一塊一塊的木板豎起來構成的,靠門框上面和下面的卡槽豎立起來,一排排的木板就是門。三面有窗,窗戶是格子狀的木條窗,拼湊出很多圖案,方的,三角的,菱形的,上面貼著剪紙,看起來很別緻。遠望這裡的建築,魚鱗狀的青瓦在屋脊上連綿起伏。

走在街道上,用手摸一摸散發著泥土味的瓦罐,看一看這裡五彩斑斕的煙花炮竹,聞一聞這裡的印子粑的清香味,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歷史賦予它的厚重,才能真正感知它的妙不可言。

古巷悠悠歲月深,青石老街印舊痕。走在悠長的街道上,讀著青青的石板壘起的故事,看流年似水匆匆而過,感覺每一個店面都寫滿詩意,每一樣傳統的商品都記錄著曾經。

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輕觸一扇古老的門窗,讓我思緒萬千,不知道如煙往事,鎖住過多少寂寞惆悵;也不知古老的長巷,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曾紛紛上演。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輪迴千年的世事滄桑,讓這裡的一切都充滿著靈性。今天,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神往,有幸再次一睹墈頭今日的風采,也算是圓了我多年的夢。讓我從墈頭老街生髮的這些碎事中,深深的領悟到:一座古城的歷史,不僅僅是寫在史冊上,也寫在縱橫交錯的小巷裡,更是留在古城中那些曾經有過見證歷史的過往者的記憶裡……

END

作者簡介

皮文龍的散文|墈頭古街拾碎

皮文龍,退休教師。愛好寫作,偶有隨筆、散文見於報刊或微信媒體。

“荊楚八大家”請你來提名

TAG: 大冶永興縣這裡古街米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