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甬派君有話說

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長。

近日,長三角12個城市的主流媒體走進山東省臨沂市集體採風,感悟“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記錄拼搏向上、日新月異的臨沂發展,見證臨沂“實施三步走 融入長三角”的成功實踐和典型經驗。

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5月22日,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採訪團來到了沂南縣。在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內的朱家村,月季和薔薇花開得正好,前來遊學的學生在路旁寫生。

別看如今村裡景色好,但這裡在改造前也是一個破舊的小村落。而現在,村裡改造得漂亮了,民宿開起來了,前來旅遊的人也多起來了。

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改造後的朱家村。苟雯攝

據瞭解,為了打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園區內實施了退耕還草還林,推行綠色種植,對生活垃圾、汙水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完成水系修復、水肥一體化工程,綠化彩化山體4000餘畝,栽植樹木160萬株。此外,還建設了主題民宿、田園客廳、創客公寓、鄉村美學館、橋頭服務區等設施。

“我們這裡開了很多民宿,而且裡面住的人還不少。”園區內的導遊介紹說。

沂蒙大地的好風光不止於此。日前,採訪團對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進行探訪時,在山頂之上也能感受到“一覽眾山小”,雖然這是描寫的距此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泰山,但是在“亞岱”蒙山之上,也確實有這樣的感覺。而這裡,也是《沂蒙山小調》誕生的地方。

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高空懸索橋。苟雯/攝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地處沂蒙山山脈東段,是沂蒙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臨沂市費縣北部,“世界第一人行懸索橋”、沂蒙山小調活態博物館、標誌性文化景觀建築望海樓就坐落於此。而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袁成隆和團員李林、阮若珊在蒙山腳下創作的《沂蒙山小調》不僅唱出了沂蒙山好風光,也傳承著沂蒙地區的歷史與文化。

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天蒙山腳下。苟雯攝

但其實,沂蒙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它指的是一個地理區域,主要分佈在臨沂地區。

而沂蒙山區別於其他地方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崮”,這種地貌是沂蒙山景觀的核心代表。

長三角主流媒體臨沂行要當長三角“後花園”,沂蒙風光正好

紀王崮頂遠眺。苟雯攝

沂蒙山有七十二崮,而位於沂蒙腹地沂水縣泉莊鎮的紀王崮,是七十二崮中面積最大且有水源、有人居住過的崮。站在崮頂,放眼望去,周圍群山環繞,一覽無餘。崮頂有一座春秋大墓,這是山東省內近幾十年一次重要考古發現,填補了國內多項考古空白,圍繞著它也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仍不可知。

有風景,有文化,有歷史……風光正好的沂蒙大地,像是一幅畫卷隨著遊人的腳步正徐徐展開。

編輯:張子琪

TAG: 沂蒙山沂蒙苟雯臨沂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