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文/劉應龍

渝東巫鹽歷史,廣為流傳,大多數人只瞭解千里鹽道起於重慶巫溪寧廠鎮順大寧河而下東出四川,卻不知還有一條重要通道是沿大寧河而上通向陝西,蜿蜒400多公里,止於關中平原,它就是鮮為人知的秦巴古鹽道,是起於巫溪的9條鹽馬古道之一。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鹽客們全靠肩挑背磨,用汗水和雙腳趟出了這條溝通川東和陝南的鹽商之道。在這條古鹽道上,南來北往的鹽商們共同演繹著無數蕩氣迴腸的史詩絕唱。2016年,巫溪縣開始對鹽馬古道進行修復,文物工作者在途中一處懸崖上發現了乾隆年間修建古鹽道的功德碑,透過這個碑的記載,可以瞭解到,從寧廠沿著大寧河而上,透過下堡鎮的上棧村到中梁,最後和西溪河的古鹽道會合,從而證明秦巴鹽馬古道實實在在存在,而且也印證了上棧村關於村子名稱的傳說。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上棧村位於巫溪縣下堡鎮以西,與中良鄉接壤,距寧廠古鎮約50公里,據傳當年鹽商們一般都是晚上在寧廠裝好鹽後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出發,因為當時有“鬥米斤鹽”、“鹽比黃金貴”之說,這條路上很不太平,山裡土匪眾多,專劫鹽商,他們只能成群結隊晝行夜宿。一路翻山越嶺,行約50多公里左右,天就黑了,此刻已經來到一個小村子裡,這裡人口稠密,四面環山,有個大地主世居於此,手下有數百條槍,保護著地方平安。於是就在這裡打尖住宿,第二天早上再走。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小村子最早叫什麼名字不得而知,由於來往鹽商眾多,騾馬不絕,都在此處打尖,這裡又盛產各種名貴中藥材、土特產,就產生了大量的食宿需求和交易市場,於是不少村民們就在此開起了客棧、貨棧、馬棧、當鋪等,大造棧車、棧道、棧橋。一時之間該村棧房林立,棧棧相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全部清一色的木板樓房(稱為板壁屋),棟棟雕簷畫壁,工藝精美,整個村子佈局合理,氣勢恢宏,簡直就是一座濃縮板的商業小城,直到八九十年代,這裡都還有大量的這種板壁屋。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漸漸地,人們就忘記了這個小村的本來名字,因為棧房眾多,地勢又分為上下兩部分,就以上棧和下棧稱之,亦稱為上棧坪和下棧坪,解放後統稱為上棧大隊、上棧生產隊,80年代屬於四川省巫溪縣西寧區半溪公社管轄。現在統稱為上棧村,隸屬於重慶市巫溪縣下堡鎮管轄。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往事如風,回想前塵如夢。隨著鹽廠倒閉,鹽商絕跡,這裡的客棧生意走向蕭條和沒落,人們又開始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數十年過去了,這個秦巴鹽馬古棧再也找不到一絲絲相關痕跡,只有這個村的名字,還昭示著曾經的輝煌。雖然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以務農為主,但這裡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尤其森林覆蓋率達到99%以上,每一種植物都在製造著天然的氧氣,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天然氧吧,以至於世世代代的上棧兒女們,無論是走南闖北事業有成的,還是遠嫁他鄉落地生根的,都忘不了上棧是家,上棧是根,逢年過節都會想方設法的回到上棧。特別是每年春節,在上棧村幾乎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的車牌。

當然,在巫溪,各個鄉村風景都很美,上棧村因為位置偏僻,交通欠缺,外面人知道的很少,在這裡,不妨跟著鏡頭一起去看看這個位於半山腰被森林環抱的小村莊。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這個古鹽道客棧——上棧,風雨千年至今還是這個名字

TAG: 棧村上棧鹽商巫溪縣巫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