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手機拍霞浦:《深秋,三澗堂》

三澗寺位於霞浦縣松城鎮北龍首山中部山麓。該處原建有“三澗堂”(始建於宋鹹通七年),後荒廢。清同治年間,邑人重建。

三澗寺石刻詩文選錄

《望海樓》

龍首巖巖氣象雄,危樓高踞梵王宮。簷前海水平於席,檻外山城曲似弓。剛好重三逢楔日,不辭一再醉春風。何當更訪芙蓉院,殘碣摩挲夕照中。(翰林院編修俞樾)

《夜遊石澗堂》

馱政千般苦,終朝百事纏。偷閒隨暮色,解慮避塵煙。養性林梢月,怡心石上泉。天風搔我首,自在即神仙。(黃家增,曾任霞浦縣縣長)

《七律》

龍首盛衰幾度秋,如今石澗足風流。亭臺樓閣玲瓏起,丘壑巖泉翠黛浮。隴月嶺雲憑品賞,松峰竹塢任邀遊。耆英尚德興功業,勝造浮屠萬古留。(武夷山畫院院長蔣步榮)

《五律》

學得消閒訣,山中一局棋。此間秋寂寞,其外水漣漪。雲出原無主,鳥歸自有時。桃源今不遠,莫被外人知。(清舉人李大琛)《龍首山》

殘年仍置閏,五日恰逢春。攜酒客獨嘗,敲門僧不嗔。雙松如拱立,萬井自橫陳。精舍故盤礴,元規塵上人。(宋,錢熙)

《登龍首絕頂》

縹緲蓮花第一峰,空山叢棘絕行蹤。雲生下界孤城雨,人聽斜陽半嶺鍾。海上晴濤奔萬馬,天中積翠走群龍。金光玉蕊知何處,欲駕鸞驂問赤松。(明佈政謝肇淛)

《石澗》

未愜登山興,移樽石澗堂。松喧孤寺雨,梨縱一林霜。遠岫皆圍郭,低雲不度牆。莫將丘壑意,辜負贊公房。(明佈政謝肇淛)

康樂長廊

康樂長廊位於三澗寺大門前,長約四十米左右,寬三米,建於懸崖峭壁之上,猶如一條彩虹、飛掛山麓的兩座山峰之間,“康樂長廊”建築風格別緻,廊橋合一,有上下兩層,上為橋,下為廊,鋼筋水泥結構,磁磚飾,兩旁設有水磨石坐凳式欄杆,西有原霞浦縣委書記陳濟謀的“晚翠流輝”、東有陳公佐“觀潮聽濤”的題書石刻。人在廊上遠可眺望東海,近可總覽松城。七星井

“七星井”位於三澗寺放生池旁,泉水清冽,終年不涸,井底脈分七竅,故名七星井。今之“七星井”三字,系古井旁原有石刻小字,由該風景區設計師劉清鵬仿書。圓形石質井欄鐫有“柴公井”三字,並非七星井曾用名,實乃福寧舊府署內,明代馬王廟旁州尹柴應賓所開之古井的井欄搬遷於此,既能儲存文物,又能兩存其美,相得益彰。

“七星井”東邊有一魚池,深約二米,三十多平方米,池旁三向有水磨石坐式欄杆,北向石刻“凌雲觀魚”、“樂在清泉”。

龍首雲窩

“雲窩”樓位於三澗寺西面。“雲窩”亦稱“一壺天”,古已有之,不過當時只是木瓦結構的簡易建築,民國中葉早已倒塌。目前的“雲窩樓”是1991年由霞浦縣退休幹部鄭景釗、遊芳塹、張朝平等組織的“石澗風景區籌建組”籌款所建。該樓畫棟雕樑,造型優美,建築面積約三百平方米,上下兩層計九室二大廳,浴室廚房裝置俱全。門口左右置有石獅一對,雕刻細緻。大廳正中懸掛大型“石澗風光”全景貝雕一幅,工藝精湛。樓前匾額:“龍首雲窩”,楹聯:“九曲嶺前三澗水,七星井畔一壺天”張景騫撰,陳奮武書。樓廳掛有許多騷人墨客留下的詩文墨寶,人們可以在此午宴休息,遊興未盡可住宿,飽看“萬家燈火耀松城”的霞浦夜景。

TAG: 七星井三澗龍首雲窩石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