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安徽省廣德市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乃為四達之衢,“文檄交馳,各有程限”。自古專為傳遞軍情、文書、供應食宿、車馬的驛站、遞鋪四通八達,至明清時期,官民商賈往來的驛道、大道、山道等古道多達十數條、驛鋪二十八處。

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然而,由於太平天國戰亂、日本侵略,廣德交通遭到破壞,處於落後狀態,解放後在國家繁榮富強的大環境下,廣德交通發展突飛猛進,從解放前全縣公路僅有的70。2公里,至2019年末,廣德已經擁有各級公路總達3393。18公路,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客運旅客週轉量達18082萬人公里,貨運量總達2713萬噸。

廣德公路從無到有,從有至今的公路發展歷程,凝聚著廣德人民勤勞智慧,見證了廣德交通發展的速度。撫今追昔,讓我們一起回顧廣德公路的“零”起點——

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廣德“彩虹”公路

廣德第一條公路是橫穿廣德東西的宣長公路(宣城經廣德到長興),其中西自分界山東至界牌的一段,即廣德歷史上的第一條公路,動工與1928年,這條路是按“官辦民建”的原則,採取徵用民工劃段承包的辦法修築的。

1932年春天,廣德縣長王樹功在修建東鄉飛行(機)場的同時,向各鄉、保加派民工,在原動工基礎上興建公路。上半年便完成了路基,料車可以通行。但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標準,經安徽省建設廳“宣長公路(皖段)工程處”。7月份派員沿線重新勘測,8月份再度動工,年底完成土方工程。

1933年6月,宣長路全部竣工,全長41。2公里,初修時路基寬6.5米,路面寬3米。6月25日舉行通車典禮。7月26日、9月1日,廣德至泗安、宣城至廣德段先後正式通行客車。當時的這條公路,質量低劣,臨時性的木質橋樑,僅可負載五噸,但路面很窄,僅鋪設一些灰磚砟或鵝卵石灌上泥漿碾平就成了。1937年,抗戰爆發後,有關方面奉上級指令,對這條公路進行了破壞,目的在於阻擋日寇侵入,時在廣德淪陷前夕,時公路無法通車。

1946年,路基修復,小橋、涵洞為木架結構,路面仍大坑小凼,車行艱難。時人譏之“一去二三里,拋錨四五回,下車六七次,八九十人推。”直到1949年解放,公路都無法正常通車。

1950年11月,縣人民政府發動民工25.2萬人次,進行全面整修,填土7萬餘立平米,鋪沙石2.5萬立平米,1951年9月份竣工。1966年,所有橋涵改建為永久式。1972年,鋪設渣油路面。1985年,自桃州鎮至祠山崗修建寬18米水泥路面,長9.67公里,其餘路面亦拓寬,改造為二級公路標準,路面寬達12米,渣油鋪面。

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1937年日本軍隊沿宣長公路,經界牌侵入廣德

廣德第二條公路是廣宜公路(廣德到宜興)境內祠山崗至劉家崗29公里,始修於1935年。至1937年路基基本修成,由於日本侵略,到1949年解放沒有正式通車。

1956年冬,人民政府發動民工9萬餘人次,將原民國時期修築的路基裁彎取直,填土石10萬餘立平米,鋪泥石路面11萬平方米;建木架橋9座,總長88.5米,設涵62道,鄉村自籌3萬餘元,公助2萬元,1957年交付使用。

1977年至1978年對橋面進行改造,鋪設渣油路面,寬6.5米。

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廣德公路一角【參考資料】

1、光緒《廣德州志稿》

2、任偉俊《廣德公路交通今昔》

3、1992版《廣德縣誌·第八章交通郵電·第一節交通》

廣德公路從有至今,長度翻了48倍

TAG: 廣德公路路基路面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