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文樓鎮打造嶺南特色“文樓”和系列景觀

距茂名100多公里的化州市北部文樓鎮,多處與廣西接壤,雖然地理位置略為偏遠,卻無法掩蓋她光芒四射的厚重人文歷史和天然美麗的自然景觀。該鎮一直重視並依託這筆寶貴資源,擬打造了一座佔地1000平方米高30米的嶺南獨一無二的五層“文樓″(好心文化樓),並依山就勢,建設了沿羅江兩岸水利景觀一體的風景帶,重振歷史味道濃郁的”白梅書院”雅風,包括充滿“王氣”的駟馬大屋、那浪古城、冬暖夏冷的顯龍飛瀑、四季雲遮霧罩的飛鵝嶺等古蹟和景觀。現在,氣勢恢宏的好心文化樓、富有韻味的白梅書院裝修工程,已基本竣工,羅江那播水壩景觀亦已完工……美麗耐讀的文樓將以全新姿態示人。

化州文樓鎮打造嶺南特色“文樓”和系列景觀

將近竣工的嶺南特色“文樓”文化樓美麗遠景

歷史文化薈萃 優美環境天然

化北文樓,這裡層巒疊嶂,人傑地靈。一條羅江(上游)水,穿山繞鎮,向東南奔流,山巒之中有一村名那播,以趙姓居多,村中建於河邊小盆地,四周山勢如巨龍層層圍繞,白日炊煙,夜嵐輕歌,非常美麗。村支書趙叔說,村對面有一庵嶺,嶺上建有一座江口庵,終日霧氣蒸騰,輕風如訴,白鷺聚集,香火極旺,連遠在廣西一帶的群眾也經常過來拜祭……四周村莊一直風調雨順;元末年間盛傳在文樓、廣西一帶保境安民的”三金″民族英雄,也深深在文樓群眾的心裡烙印。清乾隆年間依山而建的駟馬大屋,佔地過萬平方,門額中廳雕樑畫棟,有皇帝賞賜的“樂善好施″匾額。大屋氣勢不凡,充滿”王氣″。還有久負盛名的“白梅書院″,其”大夫第″、“參軍第”、“武德第″三門,雖深居僻壤,卻讓人感覺充滿靈氣和希望。再是轄內的欖塘古城堡、那浪古城、鑊耳屋……無一不顯出大山小鎮之大之厚重。再加上濃霧下充滿故事傳說的飛鵝嶺,人聲鼎沸中溫暖的顯龍瀑布,光榮的李村革命歷史博物館,讓文樓更有活力更加迷人。

化州文樓鎮打造嶺南特色“文樓”和系列景觀

白梅書院內的精美匾額

嶺南獨一無二文樓主體基本竣工

為進一步彰顯文樓魅力,保護並深挖文樓獨特的歷史文化,激勵教育後輩,打造好這顆化北明珠,文樓在上級各方大力支援下,決定修建文樓標誌性建築一一”好心文化樓″。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座全木結構高大雄偉的紅塔,屹立在羅江邊的山頭上。高樑大柱,飛簷走角,在群山中十分醒目。旁邊設有公廁,上山之路已全部硬底化。村民說,塔是原木結構,成條成條從安徽等處運來,反覆雕琢,請大師級設計師設計……

據文樓鎮有關負責人介紹,“文樓″專案,全稱是文樓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好心文化樓專案。位於那播村白梅江口橋東面嶺頂,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主樓佔地面積3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共5層約高30米。一樓“文樓”樓主要用於群眾活動;二樓“誠敬”樓用於展示好心文化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資料內容;三樓“守中”樓,作為傳達學習“唯用一好心”精神文化的課室;四樓“達觀”樓用於藏聚中國傳統文化精華書籍;五樓“攬勝”樓,此層主要用於供奉冼夫人,主要目的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特別是弘揚、傳承、學習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收復海南迴歸祖國的民族英雄——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精神。該專案總投資1800萬元,資金來源為自籌。目前,好心文化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吊裝……讓古樸韻味與新時代特色結合,與地理環境結合,與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生活結合,精心打造這座富有特色的文化樓,讓它在嶺南大地獨一無二充滿地氣。

化州文樓鎮打造嶺南特色“文樓”和系列景觀

化州市文樓鎮白梅書院

打造沿河景觀帶修繕白梅書院

在那播村往文樓圩走,基本上是沿羅江岸邊走的。記者看到,在那播村邊不遠處的羅江中,有一個水壩,壩上石縫平整有序,可橫穿行人而不溼鞋,兩岸做了綠道,有風車等景觀,旁邊建有那播森林公園,公園之上就是”文樓″。水邊遊人,山上高塔,河中戲水,四周山勢如龍似鳳,一江如練盤迴,遠看全是亮色,又如青螺盛於銀盤,自然美麗。

另外,投資幾百萬裝修加固的白梅書院,亦接近完工,這一系列景觀包括前文所述的飛瀑霧嶺、古城古堡等等,構成了一幅化北山鄉旅遊勝境圖。不久將全面開放,惠及百姓,為文樓、為化州的發展,濃墨重彩,快馬加鞭。

【南方日報記者】李文才

【通訊員】黃楚凡 黎雄 陳彩麗

【作者】 李文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文樓白梅那播文化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