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可閱讀:外灘有座綠色四方攢尖頂的老建築,你知道是哪一座嗎?

在黃浦區中山東一路上,有一幢非常有特點的大樓:綠色的四方攢尖頂,仿石質斗拱裝飾的簷口,中國民族風格十足。這座80多歲的“高齡”建築建設之初是什麼樣?又經歷過哪些歷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座位於中山東一路的中國銀行大樓

建築可閱讀:外灘有座綠色四方攢尖頂的老建築,你知道是哪一座嗎?

建築本身

大樓建於1937年,佔地面積5075㎡,建築面積32548㎡,臨外灘一側的主樓高十七層,裙樓八層,除裙樓第七、八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加層外,其餘均為鋼框架結構。建築東西總長161米,南北長28米,整個建築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平正沖和,略呈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

主樓屋頂採用平緩的綠色四方攢尖頂,簷口仿石質斗拱裝飾,外牆東、西、南立面採用平整的花崗石裝飾,由窗格、各層收進平臺及花崗石等形成豎向和水平幾何線條。大樓立面裝飾有變形的錢幣型鏤空窗框、塔樓上帶有“中”字型鏤空石雕圖案的窗戶、鑄鐵隔柵飾有中國古代“節節高”民族花飾。

建築內部的營業大廳天花板上裝飾有中國民間神話傳說“八仙過海”的圖案,兩側立有兩排各八根柱子,採用大面淡黃色洞石與區域性鑲嵌的黑色大理石形成對比與統一。

1937年大樓結構大致完工時,工程因戰事延擱,直至1946年中國銀行才正式遷入辦公。解放後,大樓曾由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等14家單位共同使用。1998年,大樓置換給中國銀行。

這幢大樓是外灘面江建築群中,唯一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因而十分珍貴。

建築修繕

2004年,大樓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繕。

這幢大樓見證了許多歷史變遷與社會事件,它的許多細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比如其正門門楣上,原有一座非常別緻的浮雕“孔子周遊列國”——三十多個漁樵耕讀、吹拉彈唱、航船打鐵、裁衣補鍋的大小人物一字排開,表述了“財富源於勞動,金融基於士工”和傳播“富民強國”理念的深刻寓意;同時,這些人物又以崇尚“克己復禮”、“廉潔自律”的孔子作為核心。突出了金融業崇尚智慧、講究秩序和規則的精粹理念。可是過去很長時間裡,整個浮雕被厚厚的水泥砂漿塗蓋著,以致被許多人遺忘。此次修繕透過資料查證準確地找到了這幅浮雕所在,利用水泥砂漿與花崗石線膨脹係數不同,透過多次加熱冷卻,剝離了所有覆蓋物,使浮雕重見天日。

大樓的四方攢尖頂是最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部分之一,此次用銅皮進行了重新修復,表面也經過藍綠色預氧化處理,給人以滄桑感。

正門進廳及大堂,被確認為是本建築古典風格的精華所在。尤其進廳大門大理石制的門套、地面、扶手、樓梯、欄板、頂板上的線腳、古典造型的銅質壁燈等。整體透析出優雅、大氣的古典藝術風格。該建築的大堂在上海外灘眾多建築中,算是比較大的了。其弧形大跨度的拱頂等古典裝飾的修繕難度,自然也是十分巨大的。

此次修繕是對外灘中國銀行大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加固、維修與復原。施工人員用清洗劑對外牆等先進行清洗,然後用多種手法進行修復,保護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建築內部裝飾,保留了有特色的室內裝修的精華,例如大樓的進廳、首層、二層營業廳、電梯廳、三層行長室等區域。對已損壞的、已遺失有特色的細部,儘可能恢復其原貌,比如鋼窗、青銅製品等的修繕,達到“修舊如舊”的目的。其他的辦公區域在不改變基本平面佈局、不改變大樓統一風格的情況下進行了裝飾更新。

建築打卡點

一層營業大廳

營業大廳面積1300㎡,層高10米,在當時號稱東亞最大的銀行營業大廳。

周邊打卡點

和平飯店

和平飯店北樓建於1926年,竣工於1929年,原名沙遜大廈。雖北樓在建造時間上晚於南樓,但當時這幢建築的建成成為了上海外灘建築群發展進步的標誌,是上海近現代社會發展程序的重要見證和參與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地址

:南京東路20號

開放時間

:公共區域全天開放

東風飯店

建築位於中山東一路2號,1864年正式建成,是一幢歐式新古典主義的鋼樑柱及磚混結構建築。建築基本上採用古典主義構圖,但南北端牆頂上的塔樓、上部細部與裝飾則為巴洛克式。

地址

:中山東一路2號

開放時間

:全天

周邊旅遊線路推薦

東風飯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圓明園路步行街

資料:市文化旅遊局

編輯:田高潔、孫凌波

TAG: 大樓建築裝飾修繕外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