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故里稻花香

隆平故里稻花香

圖為袁家山自然村。 德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小雪時節,九江地區沒有想象中的寒冷,冬日的暖陽靜靜地灑在田野上、山澗中。房前屋後都是曬冬的場景,遍地金黃的稻穀,曬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聞著田野飄出的陣陣稻香,我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已故院士袁隆平的故里——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河東鄉袁家山自然村。

這是一座古樸清幽、木質結構的宅院,面積132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第一層為袁隆平院士成就展,採用圖文、音像及實物等形式,全面生動介紹袁隆平院士的個人成就,其中很多珍貴資料均為袁隆平院士授權提供。第二層為雜交水稻的發展歷程和相關科普知識。這座宅院是按袁隆平院士的祖宅——頤園還原重建的,2015年正式建成。整座宅院無論是外部構架還是內部格局,都是根據袁老對祖宅的記憶來複原的。2015年和2016年,袁隆平院士連續兩年榮歸故里,看到祖宅恢復得如此逼真,欣喜不已地說道:“和兒時記憶中的爺爺家一模一樣呢!”

院子的兩側分別種著棗樹和柿樹。袁隆平院士出生於北京協和醫院,他出生不久,母親就抱著襁褓中的他,來到了德安縣袁家山的爺爺家。他經常想起每到秋收時節,爺爺的院子裡,都有甘香甜美的棗子和柿子,袁老小時候隨母親在祖宅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我到的那天,正是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的第五天。一座袁隆平的半身陶塑像前,前來瞻仰和憑弔的人絡繹不絕,一朵朵潔白的鮮花,寄託著家鄉人民對袁老無盡的哀思。

學生們和農業科研人員來到了袁家山,這座已經改為江西袁家山隆平科普教育基地的院士祖宅裡,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隆平精神正在傳承。

作為農業科學家,家鄉的農業發展始終牽動著袁隆平的心,從2004年開始,袁隆平院士就在家鄉德安試種“隆平超級稻”。2021年,德安縣的“隆平超級稻”種植面積達1萬餘畝,遍及全縣各個鄉鎮,院士老家袁家山試種區單產曾達850公斤。袁老生前多次派技術團隊到袁家山進行指導。放眼望去,袁家山已經收割的“隆平高產超級稻”稻田已進入冬閒的休眠期。袁家山村民信心滿懷地說:“聞著金黃的稻香,吃著噴香的米飯,日子越過越紅火,來年我們一定把稻子種好,爭取把畝產再提高。”

一粒稻種,填滿天下糧倉。袁老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卻將糧食的種子、創新與奮鬥的“種子”留在了世間,留給了後人。在袁家山,我看到了一種希望、感受到了一種力量。為紀念袁老、促進袁老家鄉發展,德安縣按照4A級景區標準編制了《德安縣袁家山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建設了1800多平方米的“袁家山旅客服務中心”“頤園廳”“觀光長廊”等旅遊設施,景區旅遊服務中心、停車場、“稻米文化一條街”等陸續建成。如果說,昔日的袁家山展現出的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田園畫卷,那麼,如今的袁家山就是一首蘊含科普文化元素的現代文明詩篇,明天的袁家山將是一處集科普、文化、教育、旅遊、名人“五位一體”的鄉村旅遊研學勝地。

TAG: 袁家山袁隆平院士袁老德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