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小匠: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大師小匠: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曾描繪元宵節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曾描寫元宵節民間藝人通宵達旦舞魚龍燈的盛況。

臨近元宵節,深晚記者探訪深圳燈籠製作、魚燈舞等非遺傳承人發現,傳統民俗燈火在新時代下也在探索傳承的新機遇和模式。專家呼籲尋找傳承創新路徑,點亮傳統文化傳承的燈火。

國家非遺傳承人舞動百年魚燈

大師小匠: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沙頭角魚燈舞廣場,79歲的吳觀球手舉著一隻全長1.2米,直徑為40釐米至50釐米的魚燈,他用魚燈遮住身體,腳踩鼓點,時而蹲下,時而躍起,正排練著魚燈舞。今年元宵節,他們沒有計劃公開演出。不過,他們依然以淳樸排練的方式,傳承古老的民間藝術,表達對節日的美好祝福。

“魚燈舞是沙頭角沙欄嚇村吳氏家族世代相傳的民間舞蹈,起源於明末清初,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逢元宵節、中秋節等節日,沙欄嚇村總是一片燈火,當地人會聚集在廣場舞動魚燈,為節日祈福祝願。

這些年,為了更好地傳承魚燈舞的精髓,當地建起了博物館。吳觀球還組建了一支學習魚燈舞的隊伍,並聯合其他傳承人在深圳多所中小學傳播魚燈舞文化。

在他看來,魚龍舞雖然已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也可能面臨著手藝失傳的困境。臨近元宵佳節,向市民展示民俗技藝,再次喚醒人們對傳統民俗的關注,點亮傳統文化傳承的燈火,依然值得關注。

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大師小匠: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今年55歲的張進樞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張氏傳統燈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自幼學習編織籮筐,至今從事燈籠製作已有43年。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燈籠的需求量逐步下滑。臨近元宵節,他所在的工廠僅有3名手藝人仍在堅守。

傳統燈籠為何會遇冷?張進樞說,傳統燈籠製作過程繁瑣,需要歷經破篾、編織、糊紗紙、寫字等30多道工序。“製作一盞40釐米高的宮燈至少需要半個月,但售價卻只有幾百元。”他告訴深晚記者,製作傳統燈籠還面臨材料短缺的問題。比如,宮燈製作使用的綠色青竹,在深圳漸漸難以採集。採用竹木籤子代替燈籠原材料,最終的效果或將大打折扣。

2011年,張進樞開辦了公司,他開始尋求突破,一方面傳承傳統燈籠,一方面將傳統燈籠的圖案、形式,融入現代燈光技術,形成中國結燈、添燈、花盆燈等各式現代燈籠,探索傳承非遺的新機遇和模式。目前,這些現代燈籠主要應用於城市街道,作為傳統佳節的裝飾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所有人類的共同寶藏,是各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城市文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消失。大師小匠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必將全力以赴,探索傳承的創新路徑,讓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市民生活。

大師小匠:從傳統燈籠轉型現代街燈

TAG: 魚燈燈籠傳承傳統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