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線上網·散文】相逢在最美的季節

【青海線上網·散文】相逢在最美的季節

九月,相較於南方,家鄉門源,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雖已褪去春天的嫩綠,卻將夏天的尾巴拖長至金秋的浪漫。這時的天碧空如洗、氣清明朗,這時的水清澈明淨、一眼見底,這時的山層林盡染、斑斕多姿,這時的田野,豐收在即、碩果累累,這時的草原青黃相間、一望無際,這時的雲,飄散自如、卷舒恣意。

恰時,作為一名無名小卒的我應邀參加了門源縣文聯組織召開的為期兩天的文藝座談會和採風活動,會議上,聆聽了縣委書記孫繡宗同志博古通今、滿腹經綸的講話;結識了省州縣文藝圈內優秀的作家、畫家、書法家、歌手、舞者等知名人士,交流中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淨化了心靈、提高了寫作,併為他們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藝特長深感敬佩和羨慕!

當然,更讓我激動不已、樂不思蜀的還是第二天的採風活動。

清晨,雨霽雲開, 萬道霞光普照大地。湛藍的天空、流動的白雲、金黃的田野、蒼翠的青松,一切都顯得那麼地寧靜而致遠。清風過耳,玉露生寒, 好一個“朝霞裙袂斂輕寒、清風人面彩田間”的場景。

從山下舉目遙望,一條橘紅色的人工木道蜿蜒著引向山頂,周圍蒼松翠柏、鮮花爛漫。花盡處、是高山,山腰處、是雲帶,雲之上、是雪峰,峰之巔,一尊恰似雙手合十的佛像在雲霧繚繞的山巒中正襟危坐。若不是身臨其境,誰能相信一年四季的景色近在眼前。

大家驚呼著拾級而上,每走幾步,就會看到攝影愛好者們欣喜若狂地挑選著角度,或貓著腰、或踮著腳、或匍匐或側臥,個個都全神貫注地聚焦著鏡頭,抓拍著自己眼裡最美的那一道風景,剎那間迅捷地摁下相機的快門,一幀幀精彩紛呈的畫面就這樣定格在每個人的眼裡、心裡和永久的時間長河裡。

來到照壁山頂,雲霧隱退、豔陽高照。遠處的山、丹青潑墨、雲霧飄逸,近處的水,波光粼粼、碧水漣漪。浩門川一覽無餘、盡收眼底。金燦燦的田野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萬物都被雨水沖洗得乾淨明亮、清新宜人。掛在松枝上的雨珠在陽光得照射下,像浩渺夜空中閃爍的繁星、一明一亮、光彩奪目。

山雖無言、水卻自語,那汩汩的泉水、潺潺的小溪和洶湧的大河,都與靜謐的高山訴說著千年的情愫。山依偎著水,水纏綿著山,山彎處,彙集了方圓百里的湖水,水面倒映著高山、大樹、藍天和白雲,深沉碧綠的湖面動中有靜、動中有靜,此情此景,借用詩人蘇軾筆下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至此,我懷著一萬個捨不得依依惜別了“金山落鳳、翠映門源”的照壁山,驅車奔赴另一個名叫“世外桃源”鄉村之地。

一路向東,風情萬種,早晨的山溝,更顯幽靜和空靈。

一棵棵透著靈動之美的樺樹,在滿山蒼松中獨樹一幟、分外耀眼:修長的枝幹、茂密的葉子、披一樹金黃、顯一身高貴。

此時的高山經過一夜的秋雨洗禮,清晰地可以從樹之間的空隙中看到根部的苔蘚和草皮。仰望大樹,那修長的樹幹預山體以45度的生長姿勢昂首向天,這種從下而上觀賞的感覺,彷彿將我帶入了一種立體的、“3D”電影模式當中,給人一種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視角享受。

七彎八拐,大巴車已經穿過了洞門,我們來到了一個四面環山、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旅遊景點——東旭村。

午後的陽光,直射在平平仄仄的山間小道上,豐收的村莊與莊稼一起成熟。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環抱著大山;一座木橋吱吱扭扭橫架在上空;一片花地,燦燦灼灼怒放著生命;一棵大樹,疊疊串串綴滿了花椒,一陣輕風,不知不覺抖落了樹葉,一回眸,夏天就成了故事、秋天已渲染了雙目。

小橋流水人家、高山流雲藍天、田野黃金滿地、門前鳥語花香。天公如此作美,將一處人間仙境的自然景色賜予在這裡,驚豔了多少遊客的雙目、澎湃著多少文人的心潮,每一處都是那樣的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秋水秋色秋聲,還有那漫山遍野的秋果和秋香,在鄉村周圍匍匐著、氤氳著、張揚著、四溢著,讓農家沉醉在其中、幸福在其中、享受在其中。

情景裡想起了昨日的傷痛,記憶裡走來了逝去的親人,一抹傷感拂過心頭:花草尚有復生之日,人生卻無復返之時,生命如此脆弱,世間這般美好,與其在回憶裡惶惶度日,不如在快樂中慢慢老去。

淺秋闌珊、除卻憂傷、隨心而行、隨遇而安。快樂是一種心情,是一種頓悟之後的豁然開朗,是一種風雨過後的陽光燦爛。

“翠峰疊嶂成駝項,環抱一隅桃源來”,好一個“世外桃源”的村莊,此名,絕不虛傳,此行,定會難忘。

馮進菊,女,退休幹部,作品刊登於《青海檔案》《金門源》《海北新媒》等雜誌和《青海讀書》等網路平臺。

TAG: 高山門源田野這時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