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許昌城西的關帝廟,與解州、荊州、當陽關帝廟,並列為全國關廟。

關帝廟邊的灞陵橋(八里橋),傳說是關公辭曹挑袍處,也是參拜關帝廟必經之地,在古籍中,甚至比廟的名氣還要大。

畢竟,先有橋,後有廟。

我們如今所見的灞陵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原址重建起來的。有古韻,但稱不上古老。

古代的許昌灞陵橋又是什麼樣子?原址重建的樣式,又以何為依據呢?

透過下列一組圖片,讓我們瞭解一下這座橋的前世今生。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民國時期“漢關帝挑袍處”碑刻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漢關帝挑袍處”碑刻今貌

灞陵橋頭有兩塊碑刻。一塊是明末左良玉所書“漢關帝挑袍處”,一塊是《關王辭曹操之圖》,傳為吳道子手筆。

以民國時期的左良玉碑刻與今天對照,可以看出,護碑建築改成了漢代風格,碑刻本身則大塊殘缺。

一般來說,將原址重建的灞陵橋稱為修復,其實是全新的另建,與原橋已經完全不同了。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關王辭曹操之圖》中的灞陵橋

《關王辭曹操之圖》中,關公勒馬於橋面,回刀挑起曹操贈送的戰袍,他身下的灞陵橋,是一座單孔拱橋。

許州關帝廟,初創於明代,此圖真實的創作年代不詳,虛構性創作,也不足為據。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明乾隆挑袍圖碑刻中的“許昌霸橋”

關帝廟中的碑廊中,有一塊乾隆年間的挑袍圖,上面的橋樑標註著“許昌霸(灞陵)橋”,展示的同樣是單孔拱橋。

據史料記錄,古灞陵橋東西方向,位於城西灞陵河上。原長21米,寬約3米。

磚石結構,三眼拱券,橋面為平道,兩側有石雕欄板,每側各有八根望柱,柱雕石獅。欄板兩側,飾有螭首龍尾石雕。

1930年中原大戰時,馮軍炮車從上經過,石雕欄板部分被毀。

1969年夏季汛期,因其阻流,原市水利局奉命將其拆毀。其後又在橋址以北修了一座漫水橋,以便交通。

1991年5月,原址重建灞陵橋時,對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證實這座橋最早建於元代,明、清時期均有增修。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灞陵橋原貌之一

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出處不詳的灞陵橋舊照,畫面上展示的是橋的北側,似乎缺了第五節欄杆,但可以看到第一根望柱旁的支石,可以據此想全橋概貌。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灞陵橋原貌之二

1929年,《圖畫時報雜誌》第615期刊登的一張圖片,可以看到許昌灞陵橋的全貌,從橋體突出的龍尾雕飾來看,這應是南側。欄板上仍有八根望柱,但西端望柱上的石雕,旁邊的支石已經不見了。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灞陵橋原貌之三

這是灞陵公園展板中的老照片,橋上的欄杆已經丟失了一半。根據史料記載,應是1930年中原大戰時被破壞後的情景。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灞陵橋原貌之四

到了1933年,平漢鐵路雜誌( 第1666期)刊載的灞陵橋圖片(之四),橋上兩側,似乎僅餘中心欄板了。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復建的古灞陵橋

灞陵橋公園內,依據古橋原貌復建了一座三孔磚橋。拱洞間距過窄,橋側望柱也少了兩根,似乎缺少了古橋的敦厚之感。橋身上也沒了螭龍石雕。

1991年3月,許昌市政府為開發文物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決定對灞陵橋進行修復。修復原則是:“仿漢、古樸、宏偉、壯觀”。

漢代橋樑,沒有能夠儲存下來的,古籍中亦無漢橋法式的記載。如何仿漢,一時間成了討論關注的焦點。最終能夠尋找到的依據,是出土於南陽的一塊西漢晚期畫像磚。

漢畫像磚《泗水撈鼎》

這塊漢畫磚1985年出土於新野縣樊集24號漢墓,高34釐米,寬112釐米,其上浮雕秦始皇泗水撈鼎的歷史典故。畫面上一橋飛架,上馳軺車,單拱雙柱,柱承櫨鬥,支頂拱體。橋之一端,高聳漢代典型的裝飾性建築——闕。

這一畫像是當時僅見的具有時代特徵的漢橋資料。修復方案嚴格地遵循了這幅橋樑的造型與結構形式,並參照畫面呈現的人、馬、車、船比例,規定了整個灞陵橋的規模:新橋全長121米,主體長57米,寬6.2米。矢跨28米,雙排櫨鬥石柱。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許昌灞陵橋附瞰

重建後,灞陵橋的兩端,各築高3米,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觀賞閱臺。

西閱臺上,築子母雙闕,南北對峙,闕形系仿照嵩山少室祀闕。高5。 2米,挺拔莊嚴,以形成帝都之象。

東閱臺上,青石雕塑“關羽勒馬挺風”巨像,人馬通高九米,底座用五座城門組成,象徵關羽馬踏五關。其側重立左良玉題刻的《漢關帝挑袍處》殘碑。

橋上欄板為仿漢畫像石剔地浮雕,風格以粗獷見著。內容均為漢代及其以前的歷史典故、神話故事、天像、民俗和農桑、漁獵之事。

至於欄板外側,各有三個碩大的螭首,當時的設計效果是“給人以奇險之勢”,也算是個創新。古代橋樑兩側的螭龍雕飾,上游一側是螭首,下游一側必是龍尾,如同神龍浮游于波光之間。

關帝英風:許昌灞陵橋的變遷

許昌灞陵橋今貌

新的灞陵橋修成後,北側的交通平橋移至鐵路橋南,以便村民通行。直至1993年年底,灞陵橋及其所屬配套專案全部完成。

參考資料:

劉亞奎《灞陵橋修復經過》,《許昌文史資料》第9-10輯

1993年《許昌縣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TAG: 灞陵挑袍欄板許昌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