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農村廢棄採石場如何變成令人驚歎的文化場所

美國《快公司》雜誌3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農村地區的廢棄採石場如何變成令人驚歎的文化場所 副題:這些被改造過的採石場令人欣喜,提醒人們負面資產能被轉變為美麗新事物 在位於中國東南部(浙江麗水)的縉雲縣,當地山地景觀中分佈著數千個廢棄採石場。過去一年來,其中一些得到精心改造,從此前空蕩的無用洞窟變成雕刻在巖壁中的文化場所。這些被改造的採石場目前成為柏林一場新展覽的主題。

2021年,縉雲縣請中國設計師徐甜甜(音)重新設計當地9個採石場,迄今3個已完工並變身為表演空間和一座圖書館。這個中國人完成的專案,為全世界各地的廢棄採石場提供了一種(再利用)典範。它還提醒人們,無論是廢棄工廠還是空置建築,所有此類負面資產都能變成有價值的場所。

美媒:中國農村廢棄採石場如何變成令人驚歎的文化場所

▲中國河北省武安市,一處經過生態修復的採石場。郝元 攝

資源被耗盡前,採石場的開採時間可長達50年,之後就淪為可能充滿水並形成危險採石場湖泊的巨大石宕。在北美,一些被開採殆盡的採石場被改造成劇場、植物園甚至探險公園等。這些採石場許多由大公司經營。而縉雲縣的採石場曾由家族企業經營,多位於高山上,有些高達46米。徐說當地採石有1000多年曆史,“這是個傳統行業,也是家庭文化和歷史遺產”。該縣曾希望將它們改造為寺廟甚至豪華酒店,但相關計劃都因投資和工程巨大被棄。

相比之下,徐運用“建築針灸”,採取最低限度的干預措施,“我們從非常實用的事開始做起,且這些或將成為其他採石場的榜樣”。在8號窟(如圖),透過曾被工人用來抵達採石點的既有石梯網路,建築師創造出一組相互連線的階梯,供人閱讀、學習。其中主要干預措施只有護欄、書架和照明。在被改造為表演空間(劇場)的9號窟,中國建築師與聲學工程師合作以改善聲音質量。

這些改造專案總共花了大約7個月,成本僅為60萬美元,低於一座新建築的建造成本。徐說:“這些採石場可能成為當地的寶貴資產。”(完)(文章來源:環球時報)

TAG: 採石場改造縉雲縣廢棄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