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雪車,向南進擊

北方雪車,向南進擊

撰文|長風

編輯|李可馨

題圖丨IC Photo

組團滑雪,曬滑雪照,朋友圈裡滑雪的氛圍愈發濃厚,這項曾經屬於小眾的娛樂專案正成為潮流。

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南方城市很少降雪,因為稀缺,南方居民對雪愛得深沉。去哪兒網1月份釋出的《冰雪遊經濟報告》顯示,在冰雪旅遊客源城市前10名中有5個是南方城市。

隨著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白色運動”開始在國內悄然興起。《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暨2020-2021雪季財年報告)》顯示,2020-2021國內雪季財年(每年的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的滑雪人次統計為2076萬人次,相比2019-2020年度的1045萬,同比增長98。66%。2021年,2022年2月,冬奧會正式舉辦,參與冰雪運動的人再攀高峰。近日,國家體育總局給出的資料顯示,目前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已達3。46億。

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再加上政策不斷傳達利好訊息,越來越多資金流向冰雪產業鏈。滑雪場作為其間重要一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南方人的滑雪熱情,更是召喚著“滑雪場南下”日成氣候。

融創、萬科等開發商,紛紛押寶傳統室外滑雪場,甚至更青睞能夠實現四季運營的室內滑雪場,融創目前正在運營的9家滑雪場中,有6家建立在南方。復興旅文、萬達也陸續在南方動工興室內滑雪場。除此之外,被譽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樂園——上海冰雪之星也將在今年開放。

但南下的滑雪場生意並不好做,它們或許迎來一時爆紅,但“長紅”又如何為繼呢?

攻入南方城市

冬奧會給冰雪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北京申奧成後,國家相繼釋出一系列冰雪運動的規劃、規範等政策,從冰雪細分產業各個角度闡述未來冰雪產業發展目標及方向,全方位支援國內冰雪產業發展。體育總局在2016年釋出研究報告稱,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或將達到10000億元。

政策紅利和市場前景促使萬科、融創等上市公司入局。

萬科於2017年成立冰雪事業部,又在2021年與呼和浩特政府簽約,計劃投資338億元,其中包括打造“馬鬃山滑雪場”。隨著包頭室內滑雪場、崇禮瀚海梁滑雪度假區的漸次開放,到2023年,萬科將擁有3家目的地大型滑雪度假區、4家城市近郊滑雪場、1家室內滑雪場。

同在2017年,融創旗下的融創文旅開始涉足冰雪業務,打造融創雪世界。2021年底,融創與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河北灤平金山嶺國際滑雪旅遊度假區達成合作,一週連籤兩個室外滑雪場。

但與萬科不同,融創不僅關注北方市場,對南方市場也十分重視。近幾年,融創透過自建或輸出運營管理的輕資產方式,在廣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推出室內外雪場。與此同時,為了覆蓋包括南方城市在內的全國冰雪客源地,融創還在積極投建室內滑雪場,在其目前運營的9家滑雪場中,有6家位於南方。

融建立設室內滑雪場的動力來自於南方城市巨大的消費潛力。

去哪兒網1月釋出的報告指出,在冰雪旅遊客源城市前10名中有5個都是南方城市,並總結稱,“南方人滑起雪來,比北方人更捨得花錢。”在“從南到北”的滑雪之旅中,一次性包括機票、食宿、雪票、教學費在內的總支出可達7000元。

為了挖掘該市場,融創先後在廣州、重慶、昆明等地建設融創雪世界,在恆溫情況下,用造雪機/雪炮製造四季都有雪可滑的室內滑雪場。

不過這些室內滑雪場並不單獨存在,而是建在當地的融創文旅城中。廣州的融創雪世界就與廣州融創樂園、融創茂、廣州融創水世界、廣州融創體育世界以及星級酒店群共同存在於廣州融創文旅城 ,融創致力於與各板塊實現消費聯動。

除了融創,越來越多產業資金流向南方市場。

地上總建築面積約22。7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室內滑雪樂園——上海“冰雪之星”或將在年底建成開放。和融創文旅城一樣,冰雪之星也是一個綜合體育、文化、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遊玩場所,和融創一樣主打一站式服務。

去年7月,廣州省重點專案肇慶萬達國家度假區滑雪場開始動工,復星旅文也在蘇州太倉興建了滑雪場,南方的冰雪行業逐漸捲了起來。

室內滑雪場爆紅

與在北方佈局不同,近兩年攻入南方市場的企業主要是在建造室內滑雪場,即便重慶、貴州等南方城市郊區的環境條件足以建造室外滑雪場。

資本方思路的轉變與冰雪產業存在季節性運營風險密不可分。

市場研究機構頭豹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冰雪行業存在冰雪行業季節性運營風險、冰雪文化培育不及預期、市場環境不及預期等風險,其中季節性運營風險發生的機率與影響程度相對較高。

此前,星瀚資本創始人楊歌對DoNews稱:“一個傳統的室外滑雪場真正運營的時間大概在4個月左右,但場地租賃費卻要按年交納,這導致運營方很難盈利。”

為避免季節性運營風險,提高場地利用率,南方滑雪場新玩法自成一派。

融創就在近幾年提出要打造四季暢滑的冰雪全場景,打通室內外跨空間、跨四季的通滑服務體驗閉環。在這一理念影響下,不僅是南方城市,東北的冰城哈爾濱也被建造出了哈爾濱雪世界。

在選址上,南方滑雪場也有規律可循。各大城市的融創雪世界幾乎都建在了主城區,儘可能讓“在家口滑雪”成為現實;而滑雪場往往被搬到文旅城內,而文旅城又自成商圈,正式運營後,融創的室內滑雪場得到了很多人的光顧。

隨著今年冬奧會正式開幕,大眾情緒被進一步點燃。同程旅行大資料顯示,2022年春節小長假期間全國冰雪型別景區訂單量同比上漲68%。廣州、成都與無錫融創雪世界客流爆滿。

官方資料顯示,春節期間,全國融創雪場客流整體相較去年同比增長約三成;廣州、成都融創雪世界等南方雪場高峰期單日客流達6500人次;截至2022年1月,融創文旅在運營的室內滑雪場總面積已達42。2萬平方米,運營雪場專案年客流超300萬人次。

激增的客流量意味著不菲的收入。

以融創雪世界為例,滑雪場的收入一般來自雪票、裝備租賃、學員聘請教練,目前,廣州融創雪世界已經將這些收費服務“打包”成套票。在大眾點評上,含有教練教學、酒店預定的套票價格更高,此外,不同場次、不同時長的雪票售價也不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購買。其中,適合兒童玩耍的娛雪票售價最低,為168元(娛雪區主要提供冰上碰碰車等兒童玩耍專案),最高1779元,這還不算裝備租賃。

但這種四季開放的室內滑雪場背後是高企的建設和運營成本。

廣州融創雪世界的官網顯示,該雪場佔地面積達7。5萬平方米,常年溫度保持在-6至-4攝氏度,製冷繳納的電費支出可見一斑。造雪機/雪炮、壓雪車等各類裝置也需要大量採買成本,據瞭解,一臺造雪機售價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再加上各種人工支出,此前有業內人士預測,廣州融創雪世界一年的運營成本可達到4000萬,即將開放的上海冰雪之星也將面臨這個挑戰。

雖然資方砸下大量資金進軍南方市場,但南方群消費者並不容易討好。

南派生意不好做

實現四季滑雪的滑雪場早已有之。

在融創等室內滑雪場入局之前,南方就已經出現能夠365天滑雪的滑雪場地——旱地滑雪場,但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比如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在被得知曾是谷愛凌、蘇翊鳴常去的訓練場所之前,很少有人對這家滑雪場感興趣,2012年就投入運營的成都美洲四季滑雪場也是如此,原因在於體驗感差。

國內旱雪場的滑道大部分由“金針菇”旱雪毯鋪成,這類旱雪毯由一排排形似“金針菇”的塑膠製品構成,由於“金針菇”在雪毯上的排列有高有矮、有疏有密,導致雪毯在與滑雪者的雪板接觸時,能夠產生一定摩擦力,不但能做出更加規則的滑行運動,還能限制滑行速度,摔倒也不容易受傷。

北方雪車,向南進擊

“金針菇”旱雪場

不過,這樣的雪場更適合新手練習,對於更注重娛樂需求的人來說,吸引力並不大,對於那些已經能夠熟練滑雪的滑雪者來說,旱雪毯帶來的體驗感並不好。

滑雪愛好者羅錦表示“旱雪毯的摩擦力很大,這會大大降低滑雪速度,自然就體會不到滑雪的刺激感,而且無法高立刃。但也有優點,這些滑道對於滑雪者的容錯率較低,能夠起到規範動作的作用,如果想要進行專業練習可以去那裡,但大部分人滑雪的目的只是玩而已,體驗最重要。”

“金針菇”旱雪毯之外,更多四季滑雪場在使用模擬滑雪機。

此前,《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在提出西南和華東地區要因地制宜利用區內冰雪資源修建冰雪場地設施的同時,鼓勵模擬冰雪和模擬設施的市場應用。雪樂山、SNOW51、雪酷等培訓機構就在應用該類裝置——模擬滑雪機。

這些模擬滑雪機器就像是一臺配置了雪毯的跑步機,只不過尺寸更大,只要一通電,這種裝置利用電機帶動雪毯向上運動,機器運轉後,滑雪者以相對速度向下滑行,從而獲得滑雪體驗。

儘管模擬滑雪機也能讓南方滑雪愛好者不受環境限制,隨時在“雪上馳騁”,但與旱雪毯有一樣的問題。甘肅冰雪的雪館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模擬滑雪機跟傳統滑雪場的雪道相差度在95%以上,坡度和速度均可調節,且摩擦係數很大。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融創這樣的室內滑雪場中。蓉蓉稱,上過自然雪鋪成的雪道,就很難再回到室內滑雪場。“室內滑雪場受空間限制,製造出來的雪道會更短更窄一些,最關鍵的是造雪機造出來的雪不夠好,質地就像是超市給水產做保鮮用的冰沙,在這樣的雪道上滑行很難大幅度走刃。”

去哪兒網的《冰雪遊經濟報告》顯示,儘管廣州融創雪世界則成為2021年去哪兒平臺上最熱門的室內滑雪場,但根據2021年銷售票量情況,人氣top10的雪場中,屬於南方城市的五席均為室外滑雪場,包括重慶金佛山滑雪場、貴州六盤水梅花山國際滑雪場等。

北方雪車,向南進擊

為了滿足需求、提高使用者粘性,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室內滑雪場,都在造雪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北京的喬波室內滑雪場稱,場內採用了國際先進的人工造雪和製冷技術,核心造雪裝置皆選自加拿大國際知名廠商。此前的上海銀七星則自稱引進了日本最新技術的造雪機,所造的人工雪與天然雪幾乎相同。

一邊是高企的資金投入,一邊是吸納使用者的挑戰,更致命的還有“短期紅利”的論斷。無論是室內滑雪場還是室外滑雪場,都逃脫不了“冬奧是冰雪產業短期紅利”的質疑。市場上已經有不少聲音表示冰雪產業會隨著冬奧會的落幕而降溫,如果這場興起的“白色運動”只是一陣風暴,當風暴過去,資方在南方冰雪市場投入的資金很可能打水漂。

從專業化運動,到大眾化日常;從一陣風過,到留下姓名,未雨綢繆已經迫在眉睫。

TAG: 滑雪場冰雪滑雪融創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