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江右商幫的輝煌帶動了江西一些特色型市鎮興盛崛起,如以瓷業聞名的景德鎮、以藥材加工聞名的樟樹鎮、以水運貿易聞名的河口鎮和因轉運貿易繁榮的吳城鎮。

景德鎮、河口鎮、樟樹鎮、吳城鎮明清時期人口均達到數萬人,商業活動遍及全國,在江西工商業地位舉足輕重,被稱為江西四大名鎮,這四個地方也是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河口鎮:“八省碼頭”

河口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內,因位於信江等河流的交匯之口而得名。

河口鎮的發展是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由河口順信江而下,可進入長江水系,抵達長江;由河口沿信江溯流而上,則可到達浙江一帶,進入錢塘江水系。所以河口是江南諸省的水運中心之一,有“八省碼頭”之稱。河口鎮的興起約在明中葉前後,當時河口是紙、茶、布匹、藥材、瓷器等商品的集散地,商賈雲集,沿江10多處碼頭泊船達數千艘。清初,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河口進入一個新的繁盛時期。

鼎盛時期,河口有會館20餘家。國民初年,徽寧會館的同鄉會員有724人,洪都會館的旅河同鄉會員有228人。如有同鄉客死河口,會館就會“以慰行旅,以安仕客”;有鄉人發生“疾病痾癢”,就會“相傾體恤”。有的會館還在河辦有學校,如洪都會館、徽寧會館、福建會館、建昌會館、旌德會館等都辦了學校,培養本鄉子弟。

河口鎮的明清古街,至今仍然遺存建昌會館、山陝會館、吉安會館、盱江會館等商業會館。其中,建昌會館基本完好。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樟樹鎮:“藥都”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樟樹鎮(今江西省樟樹市城區,1949年清江縣治從臨江鎮遷到樟樹鎮,1988年撤縣設市,清江縣改樟樹市至今),有“藥都”之稱。歷史上有“南樟北祁”之說,“祁”指的是河北安國市,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中藥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樟樹鎮可與之齊名。

樟樹鎮地理位置優越,其在豐城、清江(今樟樹市臨江鎮)之間,煙火數萬家,江、廣百貨往來與南北藥材所聚,足稱雄鎮。

樟樹鎮自古以來是中國藥材集散地,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樟樹藥業始於漢晉,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歷1800餘年而不衰。因此,樟樹鎮的中藥市場十分龐大。

以中藥加工和藥材貿易而聞名遐邇的樟樹鎮也成為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吳城鎮:“裝不盡的吳城,卸不完的漢口”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吳城鎮是中國千年古鎮之一,今為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下轄鎮。

歷史上,它曾是江西本地產品發往全國的集散地。吳城地處江西五大水系交匯處,水陸十分暢通。沿內河可直達江西省內各處,沿贛江可經鄱陽湖入長江,可抵達長江沿岸各省市。宋代以後,由於經濟的發展,客貨運量迅猛增加,使其成為江西鹽業、紙、麻、糖、木材、海產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商埠和交通紐帶。乾隆到咸豐百餘年間,吳城進入鼎盛期,口岸轉輸的經濟功能已超過省府南昌,享有“裝不盡的吳城,卸不完的漢口”之讚譽

吳城鎮的商業發展很是繁榮,在這裡的商幫會館有48家之多,其中不止有本省的還有許多外省的。

景德鎮:“瓷都”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四大名鎮:江右商幫的興盛之地

景德鎮(今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別名“瓷都”。

歷史上,它以高超的制瓷技術稱霸當時的中國,成為最具特色的手工業城鎮。明朝時期,景德鎮的瓷器品種繁多、造型優美,在當時名聲大噪,於是景德鎮成為“天下瓷器所聚”的全國制瓷中心。清初,景德鎮的瓷器發展進入蓬勃發展時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於鼎盛,是我國古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制瓷工藝達到新的水平。景德鎮陶瓷燒造源遠流長,馳名中外。以陶瓷聞名的景德鎮,陶瓷市場自然也是十分龐大的,商業貿易發展非常興盛。許多商業活動在這裡進行,讓景德鎮的陶瓷得以在全國範圍內銷售,甚至遠銷於阿拉伯地區、歐洲、東南亞等地。

景德鎮也因此成為江右商幫商業活動的主要陣地之一。

實習責任編輯:劉晨欣

TAG: 會館樟樹鎮景德鎮河口鎮商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