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在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南部,有一座大山,名為佛頂山。佛頂山是世界上同緯度除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外,儲存較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佛頂山除了有云海、飛瀑、杜鵑、溪流、溶洞等景觀,還有堯上仡佬族村、樓上古寨等民族村寨。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黔東南臺——石阡縣樓上古寨”,“vid”:“e0189bi3ibq”,“img”:“http://puui。qpic。cn/vpic/0/e0189bi3ibq。png/0”,“desc”:“”})

樓上古寨位於石阡縣城國榮鄉的廖賢河畔,距縣城15公里。現有4個村民組,住戶150戶,500多人。樓上居住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明朝弘治六年(1494年),始祖周伯泉避難入黔,遷居樓上。他們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哭嫁歌是樓上村人婚姻中的獨特形式和內容。姑娘們從小就開始向長者學習唱哭嫁歌。哭嫁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眾親友、哭開臉、哭穿衣、哭上轎、哭木匠、哭讀書人、哭生意人、哭媒人等。鬧喪歌是當地喪葬方面的主要內容,長期以來除了形成一套完整的儀式外,還形成了用唱鬧喪歌這一特殊形式來表現對死者的感情。鬧喪歌分為開歌揚、接亡人、唱孝義、送歌神四個程式。每逢婚喪嫁聚等重大事項都要請長號嗩吶隊慶賀或代為致哀。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樓上村的古建築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集梓潼宮、天福古井、明清古民居於一體。咸豐十一年(1861年)部分毀於苗民反亂。後來陸續重建,大都為清晚期建築。2006年成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上村民居“鬥”字型古巷,各巷道均以青石板鋪路,斑駁凹凸。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鱗次櫛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築,比比皆是。民居多為四合院、三合院。家家戶戶的木窗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鵲,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天福井井口坐東北面西南,井上建疊澀懸山穿鬥小青瓦頂建築。井口南側立有修井石碑一道。樓上村的庭院兩邊,各修有一口用石條砌成的消防池。牢固的防火設施,使得500多年來樓上村都沒有出現過大的火災,得以完整地儲存至今。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樓上村有樓上古建築群、周氏宗祠、小屯寺、周氏墓群等文物,歷史文化價值高。古樹林邊的高坡上建有梓潼宮和戲樓。梓潼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供奉聖像四尊。戲樓始建於清朝末年,專演木偶戲。

周氏宗祠,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大梁題記為“貴州思石二府新二甲所樓上住居”、“大清光緒拾玖年歲在癸巳仲冬月上旬建立”。西廊間有《輪水石碑記》石碑一通。村中古墓多處,陰宅陽宅相依相靠,墓冢文化深厚。有四方碑古墓、九子十秀才古墓、文林郎古墓等,墓群建造特色為省內少見,慕名前往觀賞者,絡繹不絕。幾百年來,周姓人秉承勤學苦讀之風,人才輩出。周姓一直推行勤、儉、忍、讓、孝、禮、義、耕、讀的處世之道。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小屯寺,坐北向南,建造年代不詳,整個寺廟建築精細、佈局適體、陳設典雅、殿宇壯觀。由於戰火匪盜,現僅存正殿、寺院基址、和尚墓群、天井院落,其石墁院壩、石階、石凳、石鼓、石缸保護完好。

石阡樓上古寨: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

TAG: 樓上石阡縣古寨喪歌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