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波:登疙瘩坡

王新波:登疙瘩坡

城北十里橫亙著一條東西十餘公里的山脈,名曰孔山。孔山如翻滾的游龍一般,連綿起伏中或渾圓安坐或峻峭抖擻,西端應是龍尾,緩緩的沒入平原,而到東端,山勢欲沉下去時卻又猛然聳起一峰方才驟然沉入平原,如龍頭昂首,龍角凌空,此峰俗稱疙瘩坡。

春節的一天,天氣不錯,決定帶老婆孩子爬疙瘩坡。三十餘年前還在青春年少時爬過一次,這麼多年沒再爬過,是因為這個疙瘩坡在最後登頂時非常兇險,手足並用、戰戰兢兢的記憶難以忘卻。看朋友圈的照片,危險處似乎已經修整,才敢放心帶老婆孩子再爬疙瘩坡。

半個小時的車程便到了山腳下,模糊的記憶已全然找不到影蹤,改線後廢棄多年的國道除了被封閉的橫跨沁河的危橋,幾乎找不到痕跡。穿過一個鐵路涵洞,再穿過一個高速公路的涵洞,就看到成片的廟宇。疙瘩坡,看名字就能知道是個小山頭,遠稱不上雄偉,但其突兀在河內平原和太行山區的交界處,十分的搶眼。沁河在孔山和馬鞍山的夾縫中自深山奔流而出,在疙瘩坡下進入平原,惠澤了幾個縣後流入黃河。秦時,在疙瘩坡下沁河南岸開鑿渠口,引水南流,灌溉農田,渠口以枋木為門,由此沁河的出山口處得名“枋口”。枋口泛舟是歷史上濟源十景之一,白居易、孟郊等大家曾在此留下千古名篇。枋口後經歷代開渠修堰,治理水利,開鑿出廣利渠、利豐渠、廣惠渠、廣濟渠,灌溉了濟、沁、溫、武數千公頃的良田。直至明萬曆年間,繼續開鑿永和渠,枋口形成五龍分水,遂改稱枋口為五龍口。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農耕經濟時代,五條渠造就了懷川糧倉,五龍口的地位可想而知,此處還是晉東南連線豫西通道上的重要的沁河渡口,加上獨特的山勢地理,讓不大的疙瘩坡上廟宇密佈。

穿過廟宇,沿松柏間的小道蜿蜒上行,不時穿過或高大或低矮或堂皇或破敗的各種廟、殿、宮、洞,供奉著大家熟悉的各路神仙。到半山,山石裸露,喬木不易生長,松柏變成了灌木。小道瀕臨山崖,向北對望巍峨的馬鞍山,探身可俯視玉帶般的沁河在崖底靜靜流淌,去年雨水充沛,夏季甚至過旺成災,近年冬季幾乎斷流的沁河恢復了多年前的風采,丰姿綽約。

6歲的小女兒今天如小老虎一般,在狹窄陡峭的山路上始終虎氣十足的跑在前面,讓我這個只怕她摔著碰著護女心切的老父親緊緊辛苦跟隨,把老婆遠遠的甩在後面。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難行,這種沒有修葺過的原始的山路給人一種迴歸過往、迴歸自然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古樸的意境。峰頂就在頭上,仰頭看,直立陡峭,記憶中最兇險的路段應該就在前方。小道盤旋而上,峰迴路轉便到了最狹窄陡峭處,曾經讓人緊張的手心出汗的地方現如今被修整了臺階,加裝了欄杆,不再那麼步步驚心了,但依然狹窄的只能一人通行,且需手足並用方能攀登。

山頂不大的一片平地上侷促地建了一個小亭和一間小廟,亭下坐滿了歇息的遊人,廟裡供奉著太上老君,一位白皙溫潤端莊的中年女人在廟裡主持著遊客的參拜供奉,替遊客說些吉祥許願的話,沉靜並溫和。

剛好正午時分,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登高望遠,心情無比舒暢。在小廟前後轉一轉,四處眺望,西邊是沉下去又聳立起來的山頭,北邊是隔沁河近在咫尺的馬鞍山,兩山之間是蜿蜒的沁河。遙想白居易遊枋口時一定是登臨了疙瘩坡,所以才有“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的妙句。孔山西段與太行山隔著一塊狹長的盆地,東端與太行山隔著沁河,雖同屬一系,卻始終沒有相連,自成一脈。向東向南看,目之所及,平坦的田地村落,阡陌交通,工廠池塘,無處不散發著勃勃生機。碧綠的沁河向東出山後微微的彎了個彎向東南流去,山腳下一條高速公路和一條鐵路南北橫臥,高速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烏龍般的火車緩緩的向遠方遊動,山路上蠕動著歡快的遊人。鐵路是焦枝線,修建於1971年,沿線那年出生的人許多取名焦枝的,但幾年前修建的二廣高速,卻沒聽說過有取名二廣的。時代變遷,觀念更迭,從名字中可見一斑。

一家人吃吃喝喝休憩之後開始下山,小女兒依然生龍活虎地搶著走在前邊,上山容易下山難,越是陡峭的山越是如此。下山換了條路,沿山稜走,腳下裸露著層理極薄的頁岩,因為劇烈的造山運動,本應水平的層理在此處幾乎垂直。頁岩硬度偏低,易風化破碎,於是陡峭的小路上一層細碎的礫石,極滑。雖然一路小心翼翼,仍然被滑倒,結結實實的摔了一跤,趕緊站起來,伸伸胳膊蹬蹬腿地活動一下,好像沒摔著。定定神走了幾步,突然想起古籍經典裡的一句:子曰,老王還行!

責編:王芳 遠岫 若谷

作者簡介

王新波

,河南濟源人。

TAG: 沁河疙瘩陡峭孔山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