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華士鎮隸屬於江蘇省江陰市,位於江陰市東部,古稱“花市”又稱“龍砂”,是江蘇省重點鎮,是“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所在鎮,有江蘇沿江高速(S38)、澄楊公路、芙蓉大道等省級幹道。

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全鎮總面積74。56平方千米,人口約16萬,下轄27個行政村,2個居委。華士鎮有5000年的考證史,3200年的記載史,自古為江南名鎮,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改革開放後,華士是蘇南鄉鎮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是江蘇省首批億元鄉之一。

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城鎮建設

華士鎮鎮區框架拉開至12平方公里,集聚10萬人的規模。交通上形成了6縱6橫市一級公路標準的道路網路,並同溝通江陰長江大橋、滬寧高速的沿江高速公路華西道口相融合,建成了便捷的對外交通;建成了全區域覆蓋的固定電話網、行動通訊網、數字電視網;長江自來水實現了村村通,並加速向戶戶通推進;高起點發展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事業,建有澄東地區設施最先進的市第四人民醫院和遍佈全鎮的社群衛生服務站;擁有國家級示範高中一所和開設俄、日、韓、英等語言教學、實行15年一貫制的省示範實驗學校一所;形成了以自由街、和平街、人民路、勤豐街、新生街等主幹街道組成的田字型中心商貿區,建成了新華苑、凝秀華庭、康馨苑、華苑小區、華士村別墅區等10多個精品住宅小區以及凝秀園、市民廣場等一批休閒娛樂場所;新落成的15層華士大廈、2幢12層小高層,在建的12層三星級賓館等已成為華士新的標誌性建築。2006年華士鎮的城鎮建設推進,開工建設了一大批重點重大工程,城鎮建設總投入將超過2。8億元。

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自然資源

全鎮新增經濟林、生態林就達9500畝,並新建了一個800畝的生態園,全鎮綠化覆蓋率已超過30%。

歷史文化

華士鎮,歷史悠久,自古為江南名鎮。華士古稱花市,逐步演變為華市、華墅,相傳為吳王夫差種花之處,也傳因盛產棉花而得名。華士座擁白龍山、砂山,故又稱龍砂。經考距今約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已在境內繁衍生息,從事漁獵和農耕。有佐證的歷史至今已有3200多年。

東吳孫權之母吳國太所建泰清寺千年古剎、宋代名將韓世忠、梁紅玉抗金藏軍洞遺址至今尤在,漁籃蝦鼓、華士醬油釀造技藝、趙氏木雕等入選省市非遺名錄。

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相傳孫權之母吳國太在砂山南麓建太清觀,造就瞭如今的千年古剎泰清寺。

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在砂山留下藏軍洞。

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主要名跡

白龍山、砂山東西橫亙,綿延十里,古稱“十里龍砂”。境內河流交錯,水塘棋佈,張家港河縱貫西南,穿山河、泰清河縱橫交匯。

華士名勝古蹟眾多,歷代名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明朝中期,邑人卞邦本作詩10首,描繪白龍山、砂山之間石虎門以北花園裡一帶的秀麗風光,史稱“花園十景”。同期,李茀、陶棋、卞邦本分別詩詠砂山西部南麓風景:“桑林春雨”、“沙阜晴雲”,“瀟塘漁唱”、“殷墅樵歌”、“蘭若晨鐘”、“蘆涇秋色”、“倪灣先隴”,“後廓通衢”等,稱“桑溪八景”。

清乾隆中期,曹復賦詩8首:“趙墓喬松”、“倪迂曲水”、“萬井浮煙”、“翠香清泉”、“鵝嶺掛月”、“虎門雨花”、“清明走馬”、“古涇花圃”,稱之“龍砂八景”。乾隆晚期,陸石麟、陶文煒等詩詠“十橋香雪”、“五嶺寒濤”、“承恩瀉月”、“凝秀回瀾”、“鷗亭聽雨”、“鴛閣吟風”、“護龍晚鐘”、“牧牛朝梵”,稱之“龍砂續八景”。

古鎮華士園墅林立。《江陰民國續志》載:宋至清華士共有10座名園,佔有記載的江陰名園四分之一。建於明成化六年的五松園,後易名大夫園,今石碑尚存,彌足珍貴。華士的歷史名園還有:梅花別墅、行還圃、留園、世恩堂、壺天園、且休園、山滿樓、學圃、承恩樓等。

因華士園林建築眾多,加之各有千秋,故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江蘇省江陰市這個小鎮,人口16萬,有“小小華士賽蘇州”的美譽

城鎮榮譽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TAG: 華士10砂山龍砂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