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三七:文山三七的發展歷程

三七種植不僅在雲南東南部地區有悠久歷史,且形成獨特的種植技術與文化氛圍。雲南最早種植三七的是三七發源地老君山及周邊幾個鄉鎮,隸屬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全州下轄7縣1市,

其中文山市、硯山縣的平壩、盤龍、古木等鄉鎮以栽種三七而聞名,是全國最早大規模種植三七的鄉鎮。

硯山縣在明清時期就有栽種三七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全縣有89戶人家種植三七,佔全縣總戶數的8。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土地改革時期,三七栽種戶數更是發展到613戶,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三七。文山市古木鎮居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主要靠搓棕繩為業,生活十分貧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生活雖有改善,但主要靠國家救濟維持生計。中共十ー屆三中全會後,古木鎮大力發展三七種植業,到1986年,全鎮1065戶中有96%人家在種植三七;1986年統計結果顯示,僅三七種植方面的人均收入就達到2180。76元,與種植三七前比較,家庭收入增長超過19倍,湧現出多家萬元戶,全鎮終於脫掉貧困的帽子。

地道三七:文山三七的發展歷程

規範三七種植技術是三七品質得以保證的關鍵環節。隨著三七產業全面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三七藥材需求量急劇增長,原先以戶為單位的鬆散型種植越來越不適應未來三七產業發展,需要在現代科學技術支援下實現三七的規模化與產業化開發,實現大規模的三七無公害種植,培育優良種質資源。

透過近30年的努力,雲南省圍繞三七開展大量相關科研工作並取得突出業績,在化學成分研究、藥理活性篩選、種質資源篩選、種質技術研究、質量標準制定等方面取得極大進展,規範化的三七種植基地已形成一定規模。

為解決三七種植與開發方面的技術難題,早在1985年雲南省就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三七科學技術研究所,不斷吸取現代先進科學技術,針對三七規範化種植相關技術深入研究,為三七規範化規模化種植技術全面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雲南省委省政府深刻意識到不僅要讓農民知道無公害種植,還要掌握規範化種植技術而全面推廣,有關部門制定詳細的種植規範。

2000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建立200畝無公害三七示範基地,當年就帶動當地農民種植無公害七達5800畝,2001年更是達到11167畝,三七規範化種植技術推廣初見成效。

2001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將三七產業作為全州支柱產業來抓,制定2001-2005年的三七無公害種植規劃,計劃達到3萬畝並逐步實現三七無公害化種植。2002年12月17日,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昆明舉行“文山三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新聞通報會將國家正式對文山三七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這一重大成果向全社會通報。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根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透過對文山三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複查,於

2002年11月8日釋出第111號公告,批准對三七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文山三七”成為雲南省繼宣威火腿之後由國家實施保護的第2種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在雲南省委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委的大力扶持下

2003年9月18日,文山三七規範化規模化種植基地順利透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GAP(良好農業規範)試認證,11月20日透過正式認證,

這是全國第一批亦是雲南省第一個透過GAP認證的中藥材品種。

按照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010-2015年的發展規劃要求,全州優質無公害三七種植面積到2010年要達到6萬畝,佔全州三七在地面積控制數的92。3%;到2015年,全州所有三七種植面積全部實現優質無公害化栽培。

目前,雲南省透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已形成完善的三七規範化種植技術體系,文山、硯山、馬關等主要三七種植地區實現三七規範化規模化種植,基地生產鮮三七的平均畝產量可高達929。2kg,與對照樣地相比較,增產達50。9kg;基地出產三七的總皂苷含量遠遠高於《中國藥典》的含量要求對影響三七質量與信譽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超標等難題深入研究,尋找解決的辦法。規範三七種植技術為三七產業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由【地道三七】採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三七種植無公害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