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

//////////////////////////////////////

倉山,揉舊了時光

老城福州,不僅有千年古城遺址、唐宋古寺、明清坊巷,也有許多近代西洋建築。

這些美麗的洋房,多數藏身於老倉山的煙臺山、公園路、馬廠街一帶。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圖:池志海

它們雖然沒有上海頂級老洋房的那種豪華氣派,卻不乏自己的精巧玲瓏。

它們不僅承載了歷史的沉重,也在歲月的淘洗裡釀就生活的情調,變得恬然安適、可親可近。

流連於一座座老洋房之間,聆聽它們的故事,也許會讓你對這座城的瞭解更深一些。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拍攝:池志海/2011)

“倉前山差不多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伕,都有詩意。尤其可愛的是晚陽淡淡的時候,禮拜堂裡送出一聲鐘響,綠蔭下走過幾個張著花紙傘的女郎。”1923年,葉聖陶在《客語》中這樣描寫倉山。當時他在福建協和大學執教,住所就安排

在煙臺山(即倉前山)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煙臺山公園 圖:網路

如今,沿著觀井路邊的一處石階進入煙臺山半山坡,仍然可以找到葉聖陶居住過的兩層洋樓。樓裡的老人說,

這裡曾是福建協和大學以及美孚洋行的舊址,現在改為福州製藥廠職工宿舍。

洋樓前有三株大榕樹,枝繁葉茂,樹下不時有人駐足嬉戲。葉聖陶離開福州多年後,還記得這番情景。他在給友人的信件中寫道:“倉前山昔嘗小作句(同‘勾’)留,榕樹濃陰,花香夾道,雖時隔三十年,宛然可以想見……”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拆遷後的觀井路西段,左為洪宅(池志海/2011)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福建協大理學院(莊氏科學館) 拍攝:池志海/2011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1930年代發行的福建協和大學明信片(來源:ebay。com)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福建美豐洋行南立面(拍攝:ahaofz 2011年11月)

另一位文豪同樣對倉山念念不忘:

“真的,只要閉上眼睛,我立刻就覺得自己還在我福州家裡的遊廊下面,午後清風徐來,分外涼爽。”

寫下這段深情回憶的是一位法國人——保羅·克洛岱爾。他曾是法國駐福州領事,在中國任外交官的14年裡,居住在福州的時間超過7年。在他的日記中,多次以“家”稱呼福州。而他的“家”,就在樂群路23號,自葉聖陶住處散步十多分鐘就能抵達。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保羅 克洛代爾故居 圖:網路

穿過一扇小門,一棟三層洋樓呈現在眼前。正在院中準備午飯的阿姨說:“這裡是以前的法國領事館,現在裡面都住著人。”進入樓中,可以看到原來的木地板還保留著。北側拐角處,通往樓上的木頭臺階被踏出明顯的凹痕。樓房內部全被改建成一間間住屋。一些房間砌有英式壁爐,不過早已棄置不用。壁爐突出屋面的煙囪也損毀了。只有走到建築南面,才能模糊捕捉到一點洋樓當年的風華。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倉前天主堂(原法國領事館)拍攝:池志海/2011

除了法國領事館,倉山原本還有英、美、俄、日等16國領事館。經過歷年的改造拆除,目前僅存三座半。其中儲存最好的,要數麥園路84號的美國領事館。同行的朋友告訴我,當年的美國駐福州領事葛爾錫,一心想買下位於愛國路2號的洋房作為領事館,併為此多次向白宮申請購房款,但白宮最終還是拒絕了他的請求。美國領事館最終定址在麥園路的一座居住建築,經加層改造後用作領事館辦公樓。這也許就是麥園路領事館一二層之間建築風格迥異的原因吧。今天,這座領事館已經閒置,在古樟、古榕與白玉蘭樹的環繞裡靜靜矗立。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麥園路美國領事館修復前後對比(拍攝:池志海/2016)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愛國路2號 圖:惠美

公園路上的福州外國語學校保留了俄國領事館,建築大體完好,可惜入口處精緻的木質俄式門廊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一次改造中被誤拆,變成英式混凝土門廊。據外國語學校校友回憶,學校曾將俄國領事館作為禮堂,舉辦合唱和演講比賽等活動。領事館現在成了學校的圖書室。而英國領事館早在1973年就被爆破拆除,僅遺存領事館附屬宿舍樓的底座。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俄國領事館舊址(拍攝:池志海/2011)

倉山的領事館和洋行、教堂、醫院等建築一起,見證了福州作為五口通商口岸城市之一,西方勢力滲透的歷史;公園路和馬廠街一帶的磚樓別墅,則記錄了商賈、華僑、官宦等房主中西文化碰撞的生活。這些樓房都有樓名,用楷書、隸書或魏碑等字型書寫,刻製成石質門楣嵌在院牆上。樓名十分雅緻,有“愛廬”、“清河廬”、“竹園”、“夢園”、“無逸山莊”、“樂天山館”等。樓名中寄託著主人的情思,亦構成建築之外的一道獨特風景。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石厝教堂 圖:徐希景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整改後的清河廬 圖:福州老建築百科網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愛廬(拍攝:池志海/2011)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無逸山莊(拍攝:池志海/2012)

由於年深日久,許多門楣都有破損,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在經過時濃濃的賞讀興致。

眾多名人曾在這些建築里居住過:冰心堂哥謝為霖的故居東山別墅、林徽因回福州探母時寓居的可園、薩鎮冰閒居的竹園……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東山別墅正立面 圖:倉山區政協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可園 圖:吳文剛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竹園正面(拍攝:池志海/從復原路清河陽臺拍攝)

繁盛遠去,陽光下,樓房牆面的紅磚顯得老舊而樸素,散發出溫暖平和的氣息。

牆頭恣意攀援的藤蔓,深深庭院中亮眼的鮮花,為優雅的建築增添了一絲生機。且停止懷想歷史的惆悵,就這樣慢慢走著,去西林小築喝一杯咖啡吧。

倉山老洋房:迎面是詩意 轉身成滄桑

編輯 / 小倉

文章 / 綜合整理自時代列車、網路等

圖片 / 池志海、吳文剛、惠美、徐希景、

福州老建築百科網、網路等

TAG: 領事館志海福州拍攝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