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徐州』,最難忘

◎張新科

徐州人的鄉愁是獨具特色的飲食習慣與節日習俗。

民以食為天。

如果清晨帶著外地朋友來到馬市街早餐館,來上一碗湯,大都會有“這是啥湯”的疑問,徐州人一定會驕傲地回答,“這就是飠它湯”,據說就是因為當時乾隆也是這麼問的,才有了這樣一個妙趣橫生的名字。 湯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傳說由彭祖創制。馬市街“飠它湯”始於清光緒年間,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飠它湯”主料有母雞、豬肘子、麥仁、豬大骨等,配料有蔥、姜、八角、花椒、鹽、胡椒、中草藥等,製作工序複雜,歷經十幾個小時才能熬成出鍋。味道醇厚、鮮香爽口、老少皆宜是其特色,是徐州地區尋常百姓常年食用的早點之一。在老徐州的眼裡,這碗湯非同尋常,它不但有溫熱暖胃的功效,而且那縷鮮香是每個人清晨最美好的期待。

徐州人有吃伏羊的習慣,據說吃伏羊的悠久歷史可以遠溯到堯舜禹三代之前。相傳,彭祖之母有食羊的飲食習慣,彭祖因此還創制了“羊方藏魚”的食用技藝。伏天吃羊的習俗,與科學養生的道理相符。三伏天人體內易積熱,趁熱喝了加入辣椒油的羊肉湯後,增加排汗,有祛除積熱之效。徐州人吃羊還有個不為外地人所知的癖好,大家習慣性地認為只有街角深巷的小館才有著“最徐州”的羊肉味道,許是因為感覺只有那種碗筷中、桌椅上甚至牆壁間都長時間浸潤了羊肉的鮮美氣味,才能使箸間口內的美食完全氤氳在香氣中,才夠酣暢淋漓,才稱得上大快朵頤。

徐州人也吃狗肉,而且吃出了文化。至今徐州人還津津樂道黿汁狗肉與劉邦、樊噲的掌故。黿汁狗肉始於秦末,歷經後人的改良加工,成為一道風味獨特的美食。黿汁狗肉肉鮮味美,鹹淡適宜,韌而脫骨,爛而不膩,醇香可口。沛縣狗肉以涼食為主,食時用手撕肉不用刀切,其味尤佳。沛縣因此而成了古今聞名的“狗肉之鄉”。

徐州特色飲食數不勝數,新沂明帝捆香蹄、窯灣綠豆燒,沙溝香油、辮子辣湯,睢寧豆腐、王集香腸、沙集粉皮、古邳苔乾等傳統食品滋養了徐州人,成為徐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和無法忘卻的一份牽掛。

廟會是傳統集市貿易的形式之一,極富地方民俗色彩。徐州地區影響較大的有泰山廟會和雲龍山廟會。舊時逢會,方圓幾十裡的人們像過節一樣前來“趕會”。各門藝人摩拳擦掌,各地商販也應有盡有,場面熱鬧非凡。

泰山廟會又稱泰山廟市,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泰山上的寺廟被稱為“顯濟廟”,是在明朝嘉慶年間興建的。清乾隆五十二年,被徐州知府永齡改名為“碧霞宮”,民間稱之為“奶奶廟”。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左右,敬香者紛至沓來,朝拜“泰山奶奶”,求得多子多福。除來自徐州及所屬縣區的敬香者外,甚至魯南、豫東、皖北地區的善男信女都會來此進行朝拜活動,可見影響之大。而今泰山廟會已從宗教活動變為集商貿、旅遊、娛樂、民間藝術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活動,成為徐州人趨之若鶩的民俗節日。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習俗的變化,傳統的民俗活動“拴娃娃求子”“求福驅邪”“工藝品買賣”“飲食小吃”等依然存在,而一些民間文娛活動如打場子、搭臺子、唱戲、說書、漁鼓、琴書等則已逐漸湮滅,偶爾提及,總會勾起老徐州人的無限眷戀。

雲龍山廟會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後逐漸影響到徐州周圍縣區,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成為徐海地區第一大廟會,延續至今。雲龍山是徐州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地,雲龍山廟會也就成為徐州民俗、旅遊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蘇魯豫皖周邊數萬人絡繹不絕來此參會。廟會內容包括拜神求子、民俗活動、遊覽活動等。廟會上少不了平日不常見的傳統工藝品,尤其是泥玩具、塑膠玩具、生活用品、民間小吃等非常豐富,一些民間藝人也來賣藝。

此外還有農曆四月初八的茅村季山廟會、農曆九月十三土山關帝廟會等。說起這些廟會,現在四十歲以上的徐州人還是會心旌搖盪如數家珍,那是因為這些人兒時的玩具多半購買於斯,彩繪的木質關公大刀,推起來咯噠作響的長柄木料小車,甚至還有惟妙惟肖神氣異常的玩具駁殼手槍……這些玩具無論昂貴精巧還是廉價粗陋,在夥伴前展現一下,幸福感和自豪感總會油然而生。

民俗還體現在物質生產中,在徐州大地,勤勞的民眾繼承了先民的聰慧,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優秀工匠技藝。俗諺有“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一藝在身,天下通行”等說法,都強調了技藝在手工業匠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這其中較為出名的有新沂的草橋柳編、邳州的蒲編、漢王的石刻、賈汪的石雕等。

徐州人的鄉愁是談古論今時對這方熱土的情愫,是靜默深思時心靈深處的一方淨土,是徹夜難眠時對故鄉綿綿的思念。

永遠地擁有這份鄉愁,也是徐州人的一種幸福吧。

飠它

TAG: 徐州人廟會徐州狗肉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