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判斷一個高山能否具備登頂條件,絕非僅有海拔這一項指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氣象條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情況,要比高度更加起到決定性作用。

假如所有的高山,上面氣象條件都穩定、沒有冰雪覆蓋、氧氣也都充足、地形也沒有很大的起伏,那麼,對於登頂來說只是時間問題。但問題就出在每個高山所處的位置不同、自然狀況不同、山體特徵也不同,這些因素越複雜,登頂就越困難,和高度反而關係不是特別大。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玉龍雪山地處我國雲南省麗江市,正處是由青藏高原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是這區域雪山群中的一員,“四至”範圍是東臨麗鳴公路、南接玉湖、西臨虎跳峽澗、北到虎跳峽口,全長75公里左右,是北半球緯度最低且峰頂終年有積雪的高山。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玉龍雪山整體由13座高山組成,呈現南北向的縱向排列,其中主峰是“扇子陡”,海拔約5596米,雪線的高度在4800-5000米之間。玉龍雪山的山腳海拔其實也在3200米左右,所以從絕對高差上看,玉龍雪山從山腳下升至最高頂,垂直高度也就增加了2200多米。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與之相比,珠峰第一大本營的海拔為5100米、第二大本營6200米,從大本營出發登至珠峰峰頂,垂直高度2600多米,從這個數字上看,似乎玉龍雪山更容易攀登,然而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登頂成功,原因是什麼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這裡就不說低溫和缺氧問題了,畢竟這是登山存在的普遍現象,透過配備相應的裝置可以解決):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第一是山頂的氣象條件非常複雜。主要表現在大風和降雪,雖然攀登珠峰過程中也存在風雪影響,但總體看,珠峰在一年中存在著一個氣象條件相對穩定的“視窗期”,即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有十多天風力較小、陽光晴朗的日子。然而,玉龍雪山所在位置,正好處於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過渡地帶,從孟加拉灣過來的水汽,在向北行進過程中,隨著高度的提升,在玉龍雪山一帶經常會發生凝結,從而形成降雪,這種氣候特點是常年持續發生的,所以玉龍雪山上的氣象條件非常複雜,基本沒有連續的晴朗、小風天氣。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而且由於玉龍雪山周圍有若干高度與其相似的高山存在,氣流在山體這間的流動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常年風力很大,變幻莫測,無疑極大增加了登山的難度。

第二是冰雪融化和再結晶的問題。玉龍雪山的雪線在4800米以上,這說明只有在這個高度以上的冰雪才會終年保持不化,而在此之下,會隨著季節以及一天中氣溫的不同,週期性地發生融化和結冰現象。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在攀登過程中,如果經常出現冰雪融化和結冰的現象,那麼不光是難以適應的問題,反而會減少行進過程中人與地面間的摩擦,更容易發生滑動,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比珠峰,在大本營到峰頂之間,都處於雪線以上,因此基本不存在冰雪融化再結冰的問題。

第三是岩石質地問題。玉龍雪山的坡度平均很大,山體非常陡峭,不容易找出既合適又安全的線路來。與此同時,玉龍雪山的山體岩石,主要由石灰岩構成,特別是山體及附近的岩石,長期受到太陽輻射、風化等因素的作用,結構比較脆弱,一旦遇到較強的外力,很容易發生裂解和崩塌。因此,在攀登時,不太容易找到支撐點,一不留神就會發生致命危險。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第四是山文化的影響。玉龍雪山是當地納西族人的“神山”,是他們的精神寄託,人們將雪山視為保護神,所以一直以來都不贊成去攀登此山,以免褻瀆神靈。出於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當地也不允許登山者前來攀登,只在4680米處設定了一個“觀景臺”供遊人觀賞,從山腳下到觀景臺透過索道相連,索道到此為止,上面由於地形、地質和氣象條件的複雜性,就不再往上修建索道,也不允許登山者再往上攀登了。

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不少,為何一直沒人能夠登頂?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對於攀登者來說,也不是說最高的珠峰都登頂了,其它高山就不在話下,實際上有很多的制約因素,核心就是地形、地質條件以及氣象條件,以及隨之而來的安全性問題。在青藏高原以及周邊地帶,其實有很多高度遠低於珠峰的高山,就是因為這些限制而始終沒有被登頂,其中玉龍雪山就是其中之一。

TAG: 玉龍雪山珠峰氣象條件攀登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