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近日,渾元太極掌門人馬保國在 30 秒內,慘遭搏擊教練王慶民 KO 一事,成為傳統武術愛好者和搏擊愛好者們熱議的焦點。一時間,這場非正式的擂臺較量,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否具備實戰能力的探討。

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首先說的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武術的特點。中國武術既究形體規範,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中華武術的一大特色。所謂內,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動和氣總的執行:所謂外,即手眼身步等形體活動。內與外、形與神是相互聯絡統一的整體。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種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

中國功夫是一種學識,一種防守,不為戰爭,只為和平,真正的去理解中華武術的內涵,則要拋開一切門派理念,用心去感悟,因為武術沒有任何形式,但同時也可以是任何形式,因此武術沒有任何強弱長短之分,而中國武術的練習,也正是為了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中華武術不分高低,而去講究體會武者的精神,由外轉化之內,從而感悟武學的真意。

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而我們再看看自由搏擊。自由搏擊它不拘泥於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實戰中根據戰況臨場自由發揮,風格開放,靈活施展拳、腳、肘、膝和摔跌等各種立體技術,長短兼備,全面施展,以最終擊倒或戰勝對手為目的。“告訴我基本原理,我將得出適合我自身的獨特的技法。”這就是自由搏擊拳學理念的最佳概括表達。在此思想指導下,經過數十年的實踐和取長補短,自由搏擊已然形成完美的理論和技戰術體系以及競賽規則辦法。

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不過,有一種情況卻絕不值得人們同情,甚至會讓人感到憤怒,那就是披著傳統武術外衣,以中國傳統武術 VS 現代搏擊格鬥為噱頭作秀和炒作,而在其背後,還有著龐大的寄生產業和巨大的利益相關人群。或許當大師們倒地的那一刻,流量、名氣和出場費已經應有盡有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大師的信眾們依然對大師的功力深信不疑,甚至把對大師的信仰等同於對尚武精神的信仰,這些人成為了“假”的衛道士。

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最後希望我們的武術大師們把真真實實的武術的呈現在世人面前,不要把武術過於神話。而我們也要根據現有的人體解刨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的科學理論客觀的看待中國傳統武術。我們都知道再快也不可能3秒跑完100米,再高也不可能跳到20米。那一拳能把人打到十米以外可能嗎?揭開武術神秘的面紗,實事求是,對於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也許會更好。

馬保國倒下後,中國傳武大師的形象也轟然倒地?傳武到底還行不行?

TAG: 傳統武術武術搏擊大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