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太嶽太和宮繼續前行,目標武當山金頂。

轉運殿(元代古銅殿)

太和宮前有一座小山,這座山美如寶蓮,婷婷競秀,故名“小蓮峰”。小蓮峰頂崇臺之上有一座二十餘平米的銅殿,鑄造於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該大銅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座銅殿,銅殿脊高2。44米,面闊2。615米,進深2。615米,懸山頂,銅鑄仿木結構,造型古樸而凝重。銅殿原在天柱峰巔,是過去的老金頂。永樂皇帝大興武當山,在金頂之上修建皇家規制的金殿和玄天上帝造像,將原來天柱峰巔的銅殿轉運到小蓮峰上,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移置於此,並建宮殿圍護。畢竟是玄天上帝的金殿和神像,不能有絲毫不敬,因此從山頂挪下來只能叫“轉運”,重修的殿宇就叫“轉運殿”。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轉運殿供奉著玄天上帝的神像,兩旁侍執旗、捧劍和關、趙、馬、溫四天君等神。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為了保護銅殿,在銅殿外建造了一座宮殿罩著,從而形成“殿中殿”。鎏金黃銅的轉運殿和重修的殿宇間有一條五十多公分的甬道,僅可勉強容下一人透過。轉運,就是繞著銅殿這條小小的空隙走一圈。這個空間並不高,高個子的要彎彎腰才能保住不碰頭。轉道里面黑漆漆地沒有一絲光線,用手摸著銅殿光滑的牆壁,順著手的指引一點一點往前面挪,這是個視覺完全不起作用的世界,只能靠觸覺,憑感覺往前走。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相傳,環繞古銅殿轉一圈,即“轉運”,可轉運得福。一般到金頂太和宮敬香朝拜的人都要到這轉運殿夾牆甬道走一遭。寄託著人們以此改變命運,時來運轉,步步高昇的願望。

站在轉運殿崇臺上望去,雲霧中的大嶽太和宮丹牆碧瓦,虛無縹緲,恍若蓬萊。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萬聖閣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山腰處,全稱“大嶽太和宮”。從東側的一道小門走進太和宮,左邊是轉運殿,右側就是萬聖閣。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萬聖閣建於永樂十四年(1416),本為古之“神廚”,後改為殿堂,現供奉真武大帝、聖父、聖母及諸多神聖,故名“萬聖閣”。“萬聖閣”雖然不大,是大嶽太和宮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太和宮的後面就是紫金城,掛著“三教祖師”匾額的下面是上金頂的售票處,武當山門票不包含上金頂門票,上金頂要在這裡另買門票。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紫金城四方各建有一座仿木石建築天門,象徵天闕。紫金城東、北、西三面臨絕壁,只有南天門可通。太和宮北端,即是紫金城的南天門,過南天門即進入紫金城。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靈官殿

進入南天門,是靈官殿長廊,幽暗陰森,登上一段石階,依山岩建一小石殿,殿內建錫制小殿,名叫靈官殿,是武當山現存稀有的錫制建築物。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靈官殿內供靈官像,原來的錫制靈官像已被毀壞。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殿旁有御製聖旨石碑數通,極具研究價值。

你可能不知道太嶽太和宮有一箇中國最早的元代古銅殿

靈官殿長廊依城牆而建,出靈官殿,沿依山勢建造的蜿蜒曲折的九連蹬道而上,便可見到聞名中外的金殿。

TAG: 銅殿轉運太和靈官殿金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