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點選音樂 靜心聆聽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修繕後的賈氏庭院,在夕陽中微微泛著金光

揚州素來有“巷城”的美譽,老城區內密佈著大大小小500多條巷子,縱橫交錯、市井氣息濃郁。青磚灰瓦馬頭牆,記錄著每間老房獨有的故事。

近日,位於廣陵路大武城巷的賈氏庭院經過1年多的修繕,這座歷經滄桑、見證揚州鹽業發展的百年古宅,已整裝待發,隨時準備開門迎客。

提到賈氏庭院,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陌生。

眾所周知,揚州因鹽業發達而繁榮,鹽業的興盛自然離不開鹽商。賈氏庭院的主人賈頌平自其曾祖父從鎮江遷居揚州,從事鹽業經營,到他這一代已發展成為知名度較高的大鹽商。賈頌平鹽號“同福祥”在江都、高郵、寶應和儀徵等地均設立分號,經營鹽業,進行官鹽運輸、銷售,併入股銀行。

他是揚州歷史上著名的“鹽錢兩棲”人物。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俯瞰賈氏庭院

光緒年間,距今大約140年前,鹽商賈頌平在大武城巷建宅院,同時收購院後的二分明月樓,與宅院連為一體。我們現在所說的賈氏庭院就包括宅院與二分明月樓兩部分。

季節流轉,廣陵路兩旁的法桐樹葉顏色開始分層,逐漸褪成了黃色,熙熙攘攘的人流顯得毫無時間交替的蕭瑟之感,古城的人間煙火氣在此升騰。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大武城巷

沿著路口標示就此轉入大武城巷,巷道蜿蜒狹長,錯落有致、高高矗立的馬頭牆顯得空間頗具縱深感。

這片馬頭牆屬於賈氏鹽商住宅的一部分,儲存風貌較好,具有極高的古建研究價值,因而被稱作“揚州最美馬頭牆”。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賈氏庭院大武城巷東入口

賈氏鹽商住宅位於大武城巷1-5號,大門朝東,由此門進入,得見東路建築。整個宅院分為東西兩路,中間以火巷間隔,左右相連,前後貫通。

東路建築傍大武城巷曲折巷道而建,呈南窄北寬狀。由門堂進入賈宅後,東路建築分為南北兩部分,中以小型園林相隔。南宅前後四進,依次為前客廳、花廳、大廳及第四進住宅樓;北宅分東西兩軸,東軸前後兩進,西軸一進,均為二層住宅樓。西路建築與東路建築之間以火巷相隔,首進為大廳,其後排列有會客樓、對合房、前住宅和後住宅共五進房屋。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修繕前的賈氏庭院(部分)

解放後住宅部分被用作明月幼兒園校舍,如今早已廢棄,西邊的山林則被被改造成原廣陵小學操場。受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影響,賈氏庭院這座磚木式建築群殘損程度較重,部分房屋甚至坍塌成為危房。

“修舊如舊”,是保護修復古建築的重要宗旨之一,而擺在賈氏住宅修繕人員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舊”從何而來,沒有依據怎可閉門造車,好在朱江先生的《揚州園林品賞錄》和陳從周先生的《揚州園林》中有所記載,相互對照之下,工作人員這才開始下一步修復工作。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揚州園林》一書中賈氏住宅底層平面圖

經過前期實地查勘,賈氏庭院修繕整體採用整體揭瓦不落架大修的方法對牆體、屋面等處進行修復,在不動房屋結構的前提下,將屋頂、屋簷掀開,視房屋損壞情況進行零件維修及更換。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修復後的賈氏庭院

修繕工作自19年啟動,於今年完成,修復後的賈氏住宅房屋外形完整,恢復了正常使用功能。

走進修復後的賈氏庭院,屋內牆面潔淨平整,立柱表面光滑、上色均勻,恢復其原有光彩。

沿樓梯拾級而上,空空蕩蕩的空間裡,油漆的氣味尚未散盡。太陽逐漸西移,陽光透過小窗在牆面上顯現出輪廓。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倚在窗前,修復後的屋面一覽無餘,修繕時拆除用紅磚堆砌的馬頭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青磚牆體。青磚灰瓦,似乎在訴說著賈氏庭院的故事。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 修復後的馬頭牆及屋面

據瞭解,修繕後的賈氏庭院之後將納入大運河鹽商文化街區的一部分,融合民宿、文創、輕餐飲等多種業態,搭建古城文化新空間,讓這座古宅煥發新生。

賈氏庭院未來前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修舊如舊,廣陵路上這座鹽商古宅迎來新生

END

TAG: 賈氏庭院武城修繕馬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