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市樹與市花

市樹、市花是一個城市的象徵,體現著一個城市的品格。市樹市花的確定,一般是由市民評選,透過立法程式,由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來確定。

呼和浩特市的市樹與市花的選定距今已有35年了。如今滿城的市樹市花已經奠定了她們在塞外名城應有的地位。這不禁使我想起評選市樹市花的往事。說來頗有情趣而又顯得神聖。當年市樹市花的確定竟歷時兩年之久。自1984年春天起,市政府即發出通告,在全市人民中廣泛開展徵集市樹市花提名活動,還徵詢專家、學者、科技人員和廣大市民的意見,幾經討論,難以決斷。我作為《中國環境報》駐內蒙古的記者,又是《青城環境報》的主編,多次參加過評選市樹市花的討論會。記得在一次由園林專家參加的研討會上,呼市園林處的“三梅一花”就爭得很激烈。這盛傳的“三梅”是王延梅、高秀梅、牛秀梅,“一花”就是郝桂花。她們都是60年代從內蒙古農牧學院或林學院畢業就從事園林綠化工作的專家,還有任連成、蔭禾、黃紹、李其中、王育民、許長林、徐秉功、楊青水、李玉、豐生秀、託雅等一批園林行家裡手們。平日裡,他們團結一致,共同播綠,但在評選市樹市花中卻情有獨鍾,有的說,市樹應選柳樹,柳樹外柔內剛,姿美而不妖豔,質樸而不苟且,如中山路的垂柳可謂青城一景。有人認為選樟子松最佳,油松遍佈全國12個省市,但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卻為內蒙古獨有。還有的提楊樹、雲杉等,各持己見。但在討論中,還是提名油松者為多,油松別名短葉松,蒙古名“那日蘇”,油松樹幹挺直,不畏嚴寒酷暑,四季鬱鬱蔥蔥排列行道,儼如衛隊壯士,給人以安全感和堅強不屈的啟迪。

關於市花的選定,爭論尤烈。有的說應選玫瑰。玫瑰花是愛情、和平、友誼和勇氣的象徵,它耐寒、抗旱、病蟲害少,在呼市生長得很不錯,但話沒說完,立馬就有人反對,說蘭州、佛山等市已選它為市花了,咱們不能跟他們重樣。於是又有人提出選一串紅或山丹丹花,說這兩種花紅豔豔的,很像青城人熱情奔放的性格,用它們來點綴街道,與綠樹相映,紅綠分明,最漂亮了。還有主張選繡線菊,說繡線菊花序大且形狀美,品種有八九個之多,花朵潔白如雪,在藍天的襯托下,就像羊群在綠色草地上撒歡。然而,更多的園林專家們,根據呼市的氣候條件等原因,多主張選市花以木本植物為好,比如丁香花。人工栽培的丁香有紫丁香和白丁香兩種,丁香屬灌木或小喬木,高者可達4米,花可提取芳香油,嫩葉可代茶,種子可入藥。儘管西寧已把丁香作為市花,可丁香在呼市有著悠久的生長史。丁香花尤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綻開於百花鬥妍的仲春,傳說在宋代就已廣泛栽培。丁香樹在老綏遠城長勢好,不論什麼品種,落地就生根。在熱烈的討論中,眾香國裡的芍藥、孔雀草、美人蕉、牡丹……都被評說了一番。

幾經醞釀討論,轉眼到了1986年秋天,市樹、市花還是“難產”,但意見的確是愈來愈集中了。最後由市政府決定,召集各方代表人士在三種候選的市樹——油松、樟子松和垂柳及候選的三種市花——丁香、繡線菊和玫瑰中各選定一種作為市樹和市花。

1986年11月28日,經呼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透過,確定市樹為油松、市花為丁香。同時確定了飛騰的駿馬為呼和浩特的城標。

如今,呼和浩特的市樹市花已成規模,望著那蒼翠蓊鬱的油松、淡雅獨特的丁香,整個春天裡,綠色和清香都與我們時時相隨。呼市近年還新建了一個千畝丁香園,每年的“五一”節前後,將軍衙署都要舉辦“丁香節”。當我們沉浸在滿目綠色、聞著那馥郁可人的丁香花味,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時,可別忘了那些辛勤培育市樹市花的人們。

■ 高燕茜

[責任編輯:孟捷]

TAG: 市花丁香呼市油松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