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文安史話-文安曾有十座行宮

舊時文安十座行宮

驚爆,文安史話-文安曾有十座行宮

行宮,一般是指封建帝王離京外出進行巡視、狩獵、遊覽和封禪等活動時暫時居住的宮殿,即所謂帝王行宮。除此之外,“造化鍾神秀”的五嶽之首——泰山,歷來被人們奉為神靈,舊時各地也為它建造廟宇或行宮,即所謂泰山行宮。這兩種行宮都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文安縣地處九河下梢,地勢低窪,歷來水患頻仍,人民困苦,卻恪守封建禮儀,尊奉神明,在這彈丸之地竟興建起十座行宮,其中5座是帝王行宮,5座是泰山行宮。

帝王行宮

文安最早的帝王行宮建於金明昌年間(1190—1195年),是為金章宗完顏璟建立的行宮,地點在縣城東北的潘平村西南。當年金章宗剛剛繼位,他“正禮樂、修行法、定官制”,躊躇滿志,時常從事狩獵活動。文安潘平行宮就是他狩獵時的駐蹕之地之一。因年代久遠,行宮早已蕩然無存了。

驚爆,文安史話-文安曾有十座行宮

其餘4座行宮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是為清高宗(即乾隆皇帝)興建的;二是均建在大清河沿岸。按照建築的地點,這4座行宮從上游至下游依次是:太堡村(今太保莊)行宮、蘇橋行宮、左各莊行宮和石溝(今屬霸州市)行宮。

它們為什麼都建在大清河沿岸呢?因為文安窪的水患多是大清河水氾濫造成的。每到雨季,上游瀝水順河而下,波濤洶湧,河水漲溢,造成堤潰壩垮,給沿岸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清高宗是一個體恤民情、加意黎元的君主,在文安遭遇水災時,他曾多次沿河巡視災情,並傳諭發帑修堤築壩,蠲賦賑災。每次巡視,他便駐蹕在沿河諸村。大清河沿岸留下了他的足跡,這4座行宮正是他巡視災情的見證。

蘇橋行宮建在蘇橋鎮長村街(疑指今下碼頭長街)中間,它和石溝行宮均創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是直隸總督方觀承和文安知縣馮履鹹請帑興建的。其規模和建築風格沒有文字記載,民國本《文安縣誌》只有“遂成一邑大觀”之句,可以想見其當時建築的宏偉。

太堡村行宮和左各莊行宮古籍中記載得比較詳細,尤其是清高宗為行宮御書的楹聯和詩作,簡直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給。

太堡村行宮創建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繼澱神祠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建築。地點在太堡村(今太保莊)西北約一華里處的澱神祠旁。行宮由主殿、東次間、西次間和行館八景構成。宮中殿堂樓閣、軒亭池廊,應有盡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美不勝收。其主殿仿故宮殿堂建築,雖沒有故宮那樣富麗堂皇,但僅從殿門前兩側站立的至今儲存完好的兩座高大的石獅子,便可透視出當年主殿的宏敞。東次間和西次間在主殿兩旁,是皇帝的寢宮。而行館八景則是供皇帝賞玩和伴駕人員居住的場所,典雅別緻,饒有風趣。

行宮主殿和東、西次間都有清高宗的御書楹聯。主殿門額上書有“澄清鏡治”四個遒勁的大字。兩邊的楹聯是“行慶順輿情,那居同樂;來巡籌溥利,廣澱資安”。東次間的楹聯是“麗日和風春澹盪,花香鳥語物昭蘇”。西次間的楹聯是“不生波處心恆足,大寂光天相總融”。

行館八景均為清高宗命名並手書,名為“靜寧齋”、“頤慶堂”、“惠暢樓”、“互鏡軒”、“問源亭”、“延清閣”、“澄淥池”和“引薰廊”。其中只有頤慶堂和惠暢樓有楹聯:頤慶堂的楹聯是“四海為家欽養志,萬年介祉永承歡”;惠暢樓的楹聯是“無邊生意歸芳甸,有象晴明繪野郊”。清高宗又以行館八景的命名為題分別作詩,每首詩前還作了小序,說明命名的緣由。

《靜寧齋》序雲:澱池旁構此數楹,為臨憩治事之所,既靜而寧,式愜觀民深意。詩云:

祠旁隙地構軒廳,慶落斯干翠蹕停。

成事由來遵不說,輿情亦只付權聽。

詎欣室宇茲臨憩?實願波瀾永靜寧。

大吏傳宣前席間,水鄉民氣可甦醒?

《頤慶堂》序雲:春巡,掖輦行慶,順輿情也。斯堂安適,用祝頤和。詩云:

江國悠而遠,澱池近且便。

三春奉遊豫,一例御舟船。

祝嘏吏民切,頤和定省虔。

歡心同眾籲,茲來永千年。

《惠暢樓》序雲:登樓矚遠,宛然江鄉景物,順時布惠,兼暢心神。詩云:

春風和暢日,春水綠波時。

物意皆自得,吾民可若斯!

《互鏡軒》序雲:軒跨兩池間,夾鏡光融,足資互照。詩云:

兩水夾明鏡此同,跨河中構敞軒通。

卻因喻鑑思唐帝,不是臨風懷謝公。

《問源亭》序雲:疏渠引流入牆,東注為沼。坐此可悟源頭活水。詩云:

引澱進牆閘,閘處斯源耳。

若論澱之源,奚啻千百里?

拘墟源則近,達觀源則彌。

隙中觀鬥者,勝負安知彼?

子瞻著名句,早揭斯亭旨。

《延清閣》序雲:閣臨埼岸,瑩澈無塵,固是延攬清吟之助。詩云:

雲廊一曲一折,埼岸既高既底。

延時三春清景,遂成六字新題

《澄淥池》序雲:方池渟瀦,澱波淨淥,澄涵安瀾之義斯在。詩云:

春冰既泮,春水方新;

澹澹澄綠,依依可人。

七十有二,名難盡識;

澱祠卜茲,會極歸極。

踠絲綠柳,罨畫紅欄;

日麗風和,亦不波瀾。

有魚於淵,或躍以起;

觸景成吟,如是而已。

《引薰廊》序雲:曲廊引薰解阜,實省方先務,詎惟揣稱命名。詩云:

溪上有樓亦有堂,誰其引之曰有廊。

展步既平循窈窕,遊目無閡賞煙光。

南風薰兮將作矣,茅土時兮安有此?

左各莊行宮創建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位於左各莊的北面,百姓稱之為“大營”,其規模小於太堡村行宮。它的主要建築是佛堂和書室,另有湛觀軒、涵鑑堂、澄景樓和環照齋。

行宮的佛堂和書室都有清高宗御書的楹聯。佛堂的楹聯是“不見聞聲群鳥唄,無塵有色眾花鬘”。書室分東、西兩間,東間的楹聯是“琴薦墨壺都妥貼,天光水態盡衝容”;西間的楹聯是“波含素影澄心鏡,魚躍清淵識道機”。

行宮的軒、堂、樓、齋也都是清高宗命名並手書的,還都題了詩,而只有《題湛觀軒》詩前作了小序。序雲:左各莊行宮中,文軒臨沼,映目澄心,蓋澱水易引,事半功倍,名之曰湛觀。詩云:

詎必鑿塘更穿土?引來澱水便成池。

階前流潔源清會,座裡天光雲影披。

不啻十家費已惜,居然半畝照相宜。

湛如對處非空寂,斥鹵民艱有所思。

《涵鑑堂》詩云:

溪堂俯映鑑光寒,春澱生波曲注潭。

內澹澹如外澹澹,前三三即後三三。

鳶飛魚躍趣無盡,芷嫩蒲新芳未酣。

設欲照他先自照,雖知此理覺行慚。

《登澄景樓》詩云:

拾級樓欄上一層,滄波牆外見空澄。

水村圖問誰家好,佳景王孫示我曾。

《環照齋》詩云:

澱水易為引,溪齋照若環。

澄懷孰是勝?延步亦其間。

魚鳥觀人意,琴書伴我閒。

如雲寓精鑑,實早識惟艱。

以上是清高宗乾隆帝在太堡村、左各莊兩座行宮中撰寫的詩作和楹聯。綜觀這些作品,似乎蘊涵著幾層意思。其一,作品非一時所作,行宮的各個建築也可能非同年而建。《澄淥池》詩中有“七十有二”句,表明這首詩是乾隆帝72歲高齡時寫的,當時已屆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比行宮建立時晚了10多年。其二,作品表現了乾隆帝對百姓被水、生靈塗炭的關注。《引薰廊》詩序中的“引薰解阜,實省方先務”句,用現代語表述是:為百姓排憂解難,使百姓安定富足,是帝王出巡的要務。再有 《惠暢樓》詩序中“順時布惠”、《靜寧齋》詩中“詎欣室宇茲臨憩?實願波瀾永靜寧”和《題湛觀軒》詩中“湛如對處非空寂,斥鹵民艱有所思”等句,無不表現出他關心民間疾苦的心情。其三,表明乾隆帝對佛的崇拜和巡遊覽勝的閒適心境。他在行宮中專設佛堂及行館八景,亭榭樓閣、軒齋池廊,不一而足。像“踠絲綠柳,罨畫紅欄”、“展步既平循窈窕,遊目無閡賞煙光”和“鳶飛魚躍趣無盡,芷嫩蒲新芳未酣”等詩句,充分顯示了他“宸遊玩物華”的閒適之趣。

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波中浪齧,到民國時,蘇橋、石溝、太堡村和左各莊的四座行宮有的“皆成隙地,舊跡猶存”(民國本《文安縣誌 方輿志 古蹟》),有的被人們“擅伐樹木,削平臺池,漸次開墾,頓為糧田”(引文同上)。令人有“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唐王勃《滕王閣序》)之感;尋勝蹟者,痛惜不已!

泰山行宮

驚爆,文安史話-文安曾有十座行宮

泰山,又稱東嶽、岱山、岱宗,山峰突兀峻拔,雄偉壯麗,為“五嶽獨尊”。歷來為人們奉為神靈,尊稱為“泰山神”、“泰山府君”和“東嶽大帝”。道教還把泰山說成是人死後靈魂的集聚地,以泰山神為地下之主。歷代皇帝登基之初多去泰山封禪,祭告天地。舊時各地大都興建東嶽廟、碧霞祠或泰山行宮。

據民國本《文安縣誌》載,本縣的東嶽廟和碧霞宮各有兩座:東嶽廟一座在界圍,一座在寇崗;碧霞宮一座在柳河,一座在孫氏。而泰山行宮卻有五座:一座在永定門外(即古城西門外),一座在柳河,一座在勝芳(今屬霸州市),一座在京頭村(今分為大、小京頭兩個村莊),一座在程家屯(今分為前、後程屯兩個村莊)。這五座行宮有兩座縣誌上記載著撰文者,即京頭村行宮是姜璧撰文,程家屯行宮是井焜撰文。其它情況比如每座行宮在哪個村莊的具體方位、建築時間和規模樣式等,舊志隻字未提。現在只能根據姜璧和井焜的生活年代,推斷京頭村行宮建於明代中葉,程家屯行宮建於明代末葉。

泰山行宮究竟是怎樣的格局?它與東嶽廟、碧霞宮有什麼區別和聯絡?人們不得而知。所幸的是筆者最近翻閱古籍,在崇禎本《文安縣誌》中發現了姜璧為京頭村行宮撰寫的文章,題目是《泰山行宮碑記》,這就為了解泰山行宮打開了一扇視窗。姜璧何許人?他為什麼為泰山行宮作碑文?據考證,姜璧生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卒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33歲中進士,官至御史中丞。他在南省為官多年,往來於泰山腳下,“攀躋於日觀者最悉”,又是本縣京頭村人。所以,為泰山行宮撰文非他莫屬。如今,我們只能透過姜璧撰文所提供的京頭村泰山行宮的情況而觸類旁通了。

驚爆,文安史話-文安曾有十座行宮

京頭村泰山行宮坐落在縣城東距城十華里左右的地方。行宮中東面是東嶽廟,西面是碧霞宮。是文安鄉飲大賓吳守道等人採取化緣的方式集資,比照舊有祠廟的規制而改造建立的。工竣,庭堂殿宇,煥然一新。看來,泰山行宮中的主要建築就是東嶽廟和碧霞宮。上面提到的柳河既有碧霞宮,又有泰山行宮,是不可能的。事實只能是柳河先建碧霞宮,後擴大規模又建東嶽廟,如姜璧所說的“雙祠並峙”那樣,才形成泰山行宮。筆者於上世紀90年代曾去過泰山,那泰山腳下奉祀泰山神的岱廟,殿宇雄偉,亭塔林立,古蹟滿目;而那泰山上的碧霞祠,巍然絕頂,霞帔鳳冠,雕金縷玉,光焰奪目。這些都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想必本縣泰山行宮中祠廟的建築也有仿效吧。

碧霞祠中所祀的元君女神,姜璧的撰文把她與孔聖人、釋迦牟尼幾乎相提並論,可見明代對這位道教女神的尊崇。對這位女神的來歷,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黃帝遣玉女入岱嶽觀修練得道,有人說是泰山神之女,大多牽強附會。比較權威的說法是清代張爾岐所著的《蒿庵閒話》,其卷一有這樣的記載:漢時仁聖帝(指漢明帝)在泰山的行宮內坐前有石琢的金童玉女。五代時行宮殿堂坍塌,石像仆倒在地。後來金童像裂碎,玉女像陷入池水內。到了宋代,宋真宗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路經水池洗手,突然發現一個石人浮出水面,便命人把石人洗淨,一看是個雕琢精美的玉女,就命官吏在玉女池旁興建昭應祠,稱玉女為聖帝之女,還封她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後來香火日趨旺盛,明代把祠名改稱為碧霞靈應宮。

文安就是明代開始興建泰山行宮的,把泰山神和碧霞元君神從泰山請到文安供奉,目的是祈禱諸神,保佑當地的莊稼免遭蟲災、旱災和水災,人民免受瘟疫的傷害,永遠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姜璧在《泰山行宮碑記》一文的篇末寫了128字的銘文,實際上就是泰山行宮祭祀的祝文。茲將銘文錄下:

維嶽降神,篤生斯民;為萬物母,為四序春。

德產精微,物何以報?建祠東方,敢曰效勞。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

金支翠旗,九區容與;乃眷西顧,爰居爰處。

神之的矣,於豆於登;其潔而往,其香始升。

神之聽之,式轂以女;日用飲食,稷黍。

至仁無恩,大德不德;天地好生,唯神是職。

民實有願,其願無涯;哀此照知,福我王家。

銘文進一步表現人們對神的虔誠與崇拜,描繪出行宮殿堂的寬敞明亮和祭祀盛況,更充分體現出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舊時分佈在文安境內的十座行宮,經過時代的風風雨雨,滄桑屢易,今天都已經銷聲匿跡、蕩然無存了。對於這些行宮,假如歷代保護措施得力,隨時修葺,使行宮的風韻保留至今。那麼,現在文安一定會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勝地。

注:

澱神祠:為東、西兩澱神興建的祠廟。創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地點在太堡村(今太保莊)西北面。

此處原注有“地方吏於神祠旁近葺行館,以工用無多,初未入奏。迨臨視時,則勢已屬成事矣”之句。

作者:吳煥章 李柏桐 來源:《文安文史資料》第十輯

TAG: 行宮泰山楹聯詩云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