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於1950年成立,旨在鼓勵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水利遺產保護,擁有110個成員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ICID主持評選的文物古蹟保護專案,其評選始於2014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評選的世界遺產不是一回事,它更著眼於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須具有如下價值:

1、農業灌溉歷史發展上的里程碑或轉折點,為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2、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工程規模、引水量、灌溉面積等方面領先於其時代;

3、增加糧食生產、改善農民生計、促進農村繁榮、減少貧困;

4、在其建設年代是一種創新或者是工程奇蹟;

5、為當代工程理論和手段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6、在工程設計和建設中注重環保;

7、獨特且具有建設性意義;

8、具有文化傳統或文明的烙印;

9、是可持續性運營管理的經典範例。

截止目前,我國有17項世界灌溉遺產

一、都江堰(國二-III-21)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的基礎上修建的。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無壩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靈渠(國三-III-2)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由東向西將湘江源頭海洋河與灕江源頭大溶江相連,是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三、姜席堰(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浙江省龍游縣靈山港(舊名靈溪)下游後田鋪村。為元朝至順年間(公元1330—1333年)達魯花赤察兒可馬的任上所建。工程由上堰、沙洲、下堰、匯洪衝沙閘以及渠首分水閘五部分組成。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整個樞紐以河道中的沙洲為紐帶,上聯姜堰,下接席堰,組成一條長約六百三十米,略似直角形的攔水壩。在河道上利用沙洲堰壩組成為一體的大膽構想和高超的築堰技藝,是姜席堰的一大特色,在中國的治水史上十分罕見。

四、白起渠(湖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俗稱百里長渠,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進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時,於距鄢城百里之遙的武安鎮蠻河上壘石築壩,開溝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該渠西至南漳縣武安鎮謝家臺,東南至宜城市鄭集鎮赤湖村,全長49。25公里。長渠流經之處,沿線還串起了大量的水庫和堰塘,渠塘之間有閘門,平時堰塘儲水,用時放水灌溉,這種模式被稱為“長藤結瓜”式農業灌溉系統。長渠一共有10座中小型水庫,2671口堰塘,灌溉面積約10萬畝。

五、寧夏引黃古灌區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兩千多年的寧夏地區經濟史就是其水利開發建設史。最早可上溯到秦朝,漢代移民開發、屯墾鑿渠,唐代築堤引水、墾荒開田,元代因舊謀新、建閘設堰,明代疏浚修治、改立石閘,清代地丁合一,獎勵開墾,新中國裁彎取順、除險加固。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寧夏引黃灌區以青銅峽為界,上游衛寧灌區、下游青銅峽灌區。由於黃河自然分界,衛寧灌區分為河北和河南灌區,青銅峽灌區分為河東和河西灌區。在自流灌區邊沿,受地形影響無法自流灌溉,再進一步建設揚水灌區。灌溉面積達780萬畝,形成了覆蓋寧夏平原密如網織的灌溉系統,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錦繡。

六、漢中三堰(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

始建於西漢時期,11世紀進入了第二次漢水流域灌溉工程發展的高潮,漢中三堰是典型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山河堰

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漢中石門(其石刻是國一),始修於約公元前206年,是漢中最早的灌溉工程。1942年改造後又稱褒惠渠。1975年石門水庫建成後,褒惠渠成為石門水庫的南乾渠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五門堰

位於城固縣城北15公里處的湑水河右岸。湑水河是長江流域漢江水系的一級支流,是南水北調重要水源地。五門堰建於漢代公元7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因有5個引水門洞而得名,是陝西儲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至今仍發揮灌溉作用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楊填堰

位於城固縣北約10公里處的湑水河中游段左岸,始建於漢代,相傳為簫何、曹參所修建。宋代前稱張良渠,後因宋代洋州知州楊從儀作較大整修改造,灌溉洋州、城固2縣農田5000畝,故名楊填堰。如今,楊填堰灌溉面積1。15萬畝。堰渠自留村(今馬暢鎮轄地)進洋縣境,至謝村鎮匯入漢江。

七、黃鞠灌溉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分為右岸龍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兩個灌溉工程系統,左右岸兩處灌溉工程渠系長10多公里,灌溉面積2萬餘畝。隋朝諫議大夫黃鞠主持興建,是迄今發現的系統最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遺址。該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區水利工程和民間自籌修建、政府指導管理的典範工程。

八、鄭國渠(國四-I-31)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鄭國渠,不在鄭國,而是因為主持修建的人名字叫“鄭國”。他是韓國人,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韓國派他入秦,獻策修渠,本希望因此消耗秦國人力物力,類似計謀可行性參考隋朝滅亡。不過秦王政不是隋煬帝,此舉並未削弱秦國,反而實現了計謀中表面一層目的:秦國更加強大起來。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鄭國渠的灌溉方式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九、吉安槎[chá]灘陂[bēi](7-1102-3-400)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贛江二級支流牛吼江上,陂壩以上集雨面積為971平方公里。據爵譽村周氏祠堂牆壁上嵌存的碑口《槎灘碉口二陂山田記》記載:金陵人周矩(曾任南唐監察御史)於後周顯德5年(958)避亂遷居泰和萬歲鄉,因地處高燥無秋收,乃在禾市上游以木樁壓石為大陂,長百丈,導引江水,開洪旁註,以防河道漫流改道,名槎灘。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槎灘陂分為主壩和副壩兩部分。筏道、排砂閘,引水渠、防洪堤、總進水閘組成。主壩頂高程78。8米,長105米,副壩頂高程78。5米,長152米,筏道寬7米。水渠自西向東依次流經禾市鎮,在上蔣村時又分為南北兩條支流,分別稱為“南乾渠”和“北乾渠”,繼而流經螺溪鎮及石山鄉,在三派村匯入禾水。在主壩上的基角處,暴露出眾多的紅石條是最早的築壩材料,已阻水千年。這些紅石條分四五層壘疊築起。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槎灘陂景區宣傳片”,“vid”:“y0545zrqmoq”,“img”:“http://puui。qpic。cn/vpic/0/y0545zrqmoq。png/0”,“desc”:“”})

十、湖州漊[lóu]港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在浙江省湖州市太湖沿岸,一條條水道自太湖向內陸延伸,在廣袤的大地上呈現出縱橫交織的水網,這是一個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系統,叫作漊港。漊港是古代太湖流域勞動人民在與洪澇、乾旱的較量中,開渠排水、培土造田,變濱湖溼地灘塗為膏腴沃壤的一項獨特創造。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在每一條水道匯入太湖的地方都有水閘,由人力操作。上游區域遭遇洪澇時,開閘洩洪;太湖遇澇水漲時,關閘防止湖水倒灌良田;旱季漊港水位降低,開閘引太湖水灌溉……依靠水閘的調節實現了范仲淹所說的“旱澇不及,為農美利”。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從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見湖州諸漊港入湖河道均整齊地折向東北方。每年冬季,太湖湖區盛行西北風,風攜水、水裹沙,直撲南岸。漊港入湖口朝向東北,漊港所洩的水流就可以從側面將南下泥沙重新衝入湖中,防止泥沙長驅直入、停淤河道,實現了自動的防淤功能。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湖州生髮於漊港圩田之上,因湖而名,因漊而生,因港而興,是太湖漊港發端最早、體系最完善、特徵最鮮明、存續時間最長和唯一完整留存至今的地區,是名實相符的漊港古邑。正因為有了太湖漊港,太湖平原成為了中國主要糧食產區和蠶絲品生產地,才實現“蘇湖熟、天下足”。

十一、桔槔[jié gāo]井灌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桔槔俗稱“吊杆”“稱杆”,就是原始的汲水工具。我國在商代時期就開始採用桔槔。位於浙江省諸暨市趙家鎮的桔槔提水井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工程形式,戰國時已有記載。這種最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當地人現在還用提上來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櫻桃等作物,堪稱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諸暨市趙家鎮泉畈村一帶隱藏著上千口古井。這些古井大都分佈在村中近2000畝的古田畈中,構成了一個古井的世界。星羅棋佈的古井密佈如此,在全國也堪稱一絕。

十二、安豐塘(芍[què]陂[bēi]、國三-III-1)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城南30公里處的安豐塘水庫,春秋時期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公元前591年)由孫叔敖建立(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後萎廢。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芍陂遺址周長24。6公里,堤壩上築起一道1。5米高的防浪石牆,面積34平方公里,塘堤綠柳成蔭,植被護坡較好,環堤共開設28個閘口,建有一條長87。5千米的乾渠,4條各長77。5千米的分乾渠及7000多條支渠、毛渠,各類建築物700餘座。蓄水量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63萬畝。

十三、它(tuō)山堰(國三-III-3)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在鄞江上游出山處的四明山與它山之間,用條石砌築一座上下各36級的攔河溢流壩。壩頂長42丈,用80塊條石板砌築而成,壩體中空,用大木樑為支架,全長134。4米,高約3。05米,寬4。8米。始建於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在築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於海水倒灌使耕田鹵化,城市用水困難。這座壩平時可以下擋鹹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鄉數千頃農田灌溉,並透過南塘河供寧波城使用。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它山堰是阻鹹引淡的渠首工程。斷截鄞江,上游樟溪水經此引流,一路入南塘河,經洞橋、橫漲、北渡、櫟社、石碶、段塘經南城甬水門,注入日、月二湖(日湖已湮沒),復經支渠脈絡,供城市之需;一路北入小溪港至梅園、蜃蛟。兩路水經支脈分流貫通鄞西平原諸港,灌溉七鄉農田數千頃(今受益農田24萬畝)。堰設計周詳,結構奇特,建造精密。澇時水流七分入江、三分入溪;旱時七分入溪、三分入江。內外河間、南塘河下游,築烏金、積瀆、行春三碶以啟閉蓄洩。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堰身設計方面的科學性頗具現代原理,迄今千餘年,歷經洪水衝擊,仍基本完好,仍然發揮阻鹹、蓄淡、引水、洩洪作用。據水科專家分析,許多設計原理是20世紀才發現的,因此它山堰堪稱水利建築史上的奇蹟。

十四、東風堰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長江三級支流青衣江夾江段左岸,是夾江縣境內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城市防洪、生活供水、環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始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東風堰總引水乾渠長12千米,下分東、西乾渠及4條支渠。灌溉面積已由最初的467公頃擴大到5113公頃,灌溉能力增加10餘倍,佔到了夾江縣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樂山市名副其實的骨幹水利工程。

十五、通濟堰(國五-III-103)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西南碧湖平原。創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年間(502—519年),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建整修。大壩呈弧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洩兼備的水利工程。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工程由拱形大壩、通濟閘、石函、葉穴、渠道、概閘及湖塘等組成的水利灌溉體系。通濟堰大壩首創了拱壩形式,減少了水流對堰壩單位寬度的衝擊力,使其具有較強的抗洪峰能力;拱壩還改變了水流方向,減輕了對堰壩護坡、溪岸的破壞。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最早的拱形大壩、最早的石函立交橋、最早的堰規石碑。

十六、木蘭陂(國三-III-4)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木蘭村黃頭村與陂頭間。當年木蘭溪兩岸的興化平原,頻遭上游衝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在和尚馮智日的幫助下,總結前人經驗重新勘察地形水勢,把陂址改在水道寬、流水緩、溪床布有大塊岩石的木蘭陂今址,經過8年的苦心營建,至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建成。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陂身由溢流堰、進水閘、衝沙閘、導流堤等組成。溢流堰為堰匣滾水式,長219米,高7。5米,設陂門32個,有陂墩29座,旱閉澇啟。堰壩用數萬塊千斤重的花崗石鉤鎖疊砌而成。這些石塊互相銜接極為牢固,經受900多年來無數次山洪的猛烈衝擊,至今仍然完好無損。

配套工程有大小溝渠數百條,總長400多公里,沿線建有陂門、涵洞300多處。整個工程兼具攔洪、蓄水、灌溉、航運、養魚等功能。灌溉面積25萬畝,是最具代表性的拒鹹蓄淡灌溉工程。

十七、紫鵲界梯田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周邊的梯田達8萬畝以上,核心景區有2萬多畝。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文化遺存,其獨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統同樣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獨特。它成型已有2000年曆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

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紫鵲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這裡沒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庫,也無須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統令人歎為觀止。

TAG: 灌溉灌溉工程灌區水利工程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