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土築成的“世外桃源”,老外都愛來

位於安徽省嶽西縣來榜鎮馬元村,因這裡儲存一些清末和民國時期所建的老房子,而被今人稱為海形古村。傳說,三國時曹操曾在這裡厲兵秣馬,故又名為馬園。這個傳說,難以考證。近些年,很多外國人都愛來這裡遊玩拍照。

這個黃土築成的“世外桃源”,老外都愛來

馬元建築是典型的大別山深山區風格。建築採用明三暗六式佈局,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基礎用山石清砌,牆體用黃泥土內加樹枝、竹子,由人工分層分段夯築而成,牆體內外不加任何粉飾呈天然黃土色。屋頂採用懸山式,利於排雨水、防雪壓,瓦片都是當地土窯燒製的泥瓦,在堂軒和房間的頂上使用玻璃瓦(俗稱亮瓦)採光。

2017年初冬,我曾至馬元,到海形古村考察。據當地民眾介紹,古村先民,主要來自於元末明初時大遷徙的汪、王、吳、朱等姓氏族人移民。海形古村,就是當地汪姓先祖所建的居所。

2019年大暑節前的一個週末,嶽西山色黛綠,驕陽如火,我和幾位朋友共乘一輛麵包車,在當地司機帶領下,越過作家協會採風的大部隊,先行抵達海形古村。

同乘的他們幾位以前可能沒有到過海形,所以還不知道“海形”地名的由來。其中一位問我,這裡為什麼叫海形呢?這裡有什麼故事?當時我只是簡單的介紹了海形600多年前的一點點歷史,這裡詳細補充一下。

海形的名字主要源於這座老屋周圍的三座石頭,構成了一隻海子(海子,嶽西方言,指螃蟹)的主體形狀。明朝以前,此處山高嶺大,人跡罕至,豺狼虎豹橫行無忌。後至朱元璋主政年間,政府官兵將江右饒州府(今江西省上饒市)等處的三十多萬民眾集中在今天的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瓦屑壩,遣送到人口銳減的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這是“洪武趕散”的一部分,是明朝初期官方在江西上饒等地組織大量人口外遷的一次墾荒事件,史稱瓦屑壩移民。按有關歷史資料所記,瓦屑壩移民從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共歷時48年。據葛劍雄先生主編的《中國移民史》第一卷所記:“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時,遷入安慶府(治今安徽安慶市)的江西饒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約為27萬,徽州府(治今安徽歙縣)籍移民約2萬……”

這個黃土築成的“世外桃源”,老外都愛來

最初來到海形這兒的人,是從瓦屑壩遷到潛山的汪姓族人。按當地汪姓族人介紹,這些汪姓先祖沿著潛水河溯源而上,經野人寨、水吼嶺、溪沸、巖河、五河、葉河、曹家河等處,登五路、松坪、馬園庵等地抵達海形。並在那三座石頭中間一座上方空地建起簡易的房屋,開始開荒並休養生息。——這是海形古村的前世和那一段九死一生的歷史。相傳,遷海形的汪姓族人曾在潛山三祖寺求得一簽文,籤文曰:馬跡西來辨渺茫,園中石蟹好分疆。寨前卜築依南北,下有青牛浴古塘。後來,汪姓族人按籤文指引,跋山涉水來到了海形。

今天,嶽西縣大部分姓氏的祖先就是那個時候從瓦屑壩到安慶、懷寧、潛山等地之後遷徙過來的。現我在這篇文章中記錄這些往事,心下有種難以名狀的感慨。

這個黃土築成的“世外桃源”,老外都愛來

若干年後,來開荒的人漸漸多了,海形古村有個正式的名字叫“汪家老屋”。汪、王、吳、朱等姓氏族人在這裡耕耘種月,和諧相處。而海形村落則以汪家老屋為中心逐年得到擴充套件。

明末,努爾哈赤、李自成等人起兵反明後,各地明宗室遭到毀滅性屠殺,但傳明思宗朱由檢第四子、永王朱慈炤永王朱慈炤曾退避海形,後被清兵得知而奉旨追殺,以致村落部分房屋被燒燬。越清至今,海形古村房屋幾經修繕復建,現存房屋多系清末和民國時期所建,少量是1969年洪災之後的恢復重建。海形古村因天險和隘口形成相對閉封,受現代化文明衝擊較小,故完整地保留著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村莊風貌,非常珍貴。

“這裡環境清幽,田園風光四季怡人,山泉淙淙流淌,鄉村民居錯落有致。是今人探索歷史記憶、尋味農耕文化、寄放靈魂與鄉愁的所在。”這是我當年參訪海形時所寫的一段話,如今依然。

我們鄉愁究竟在哪裡?

這是我多年來在夢中和現實中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海形古村歸來後,我曾寫了首小詩,題為《嶽西海形記:古村的鄉愁》,現取一節如下:

太陽,在世界的東方升起

古村,

在海形的心臟上呼吸

我觸控著古村,凝望東方

我凝望著東方,觸控古村

我們就這樣的彼此凝望著

我們誰都捨不得說話

這個黃土築成的“世外桃源”,老外都愛來

歲月更迭,時序變遷,海形一些往事成為傳說,早早飄散在風中。徒留的舊夢,似一截詩歌,又若海形村中那幽暗的灶臺、灰黑的屋簷、鏽跡斑斑的鐵製農具,或如村後那高高的馬元古寨、村頭那瘦骨嶙峋的老樹,於你我漸行漸遠的目光中復活。

作者簡介:韓振球,筆名韓非公子,安慶市嶽西縣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縣作協、市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出版有詩集《虛掩的門》。

TAG: 海形古村汪姓族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