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烏 江

烏江,古稱黔江、德江、延水、牂牁江,是貴州最大的河流,也是長江右岸最大的支流。

烏江有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河長325.6千米;北源六沖河,河長268千米,按照“河源唯遠”原則,習慣上以南源三岔河為主源。主源發源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鹽倉鎮香爐山花魚洞,從一個水缸形狀的洞裡流出。兩源在黔西、清鎮、織金三縣交界的化屋基匯合後,流經貴陽、黔南、遵義、銅仁等地至重慶市涪陵區注入長江。幹流全長1037千米,流域面積8.79萬平方千米。在貴州省境內長889千米(含黔渝共界),流域面積6.68萬平方千米,流域共涉及貴州省8個市(州),52個縣(市、區)。

烏江較大支流有六沖河、貓跳河、清水河、野紀河、洪渡河、芙蓉江、湄江等15條,天然落差2391米,多年平均流量為174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551.13億立方米,其中貴州省386.77億立方米,佔70%以上。烏江水系呈羽狀分佈,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於世,號稱“天險”。

烏江是連線黔渝地區的黃金水道,尤其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是貴州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主要通道之一,“川鹽入黔”就是透過烏江和赤水河。自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改土歸流”起,歷代政府開始疏浚烏江河道,大力發展航運。新中國建立以後,黨和政府下大力氣整治烏江航道,發展水運。一時間,烏江江面舟楫往來、商賈雲集,僅思南盧家碼頭每天往來的貨船就達上百艘。但隨著烏江梯級水電站的逐步建成,加上陸路交通的興起,烏江航運日漸沒落。2003年,烏江黃金水道斷航。2014年起,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貴州水運建設“三年大會戰”。2016年,烏江航運在經歷了13年的沉寂後,又重啟征程。

烏江水能資源豐富,幹流落差大、流量穩定,為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全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042萬千瓦,有可供建設水電站的位置266處,裝機容量達846萬千瓦,其中幹流756萬千瓦。截止目前,烏江干流水電梯級開發任務已完成,興建了洪家渡、東風、索風營、烏江渡、構皮灘、思林、沙沱、彭水等8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800餘萬千瓦,年發電量約400億千瓦時。

烏江橫貫貴州省西、中部和東北部,流域內居住漢、苗、布依、土家、彝、仡佬等多個民族,文化絢麗多姿。上游地區以少數民族文化為特色,中游地區以紅色文化為特色、下游地區以航運歷史文化為特色。

烏江在崇山峻嶺間穿行,河流湍急、險灘密佈。自彭水、沙沱、思林等梯級水電站建成後,昔日奔騰怒吼的烏江險灘消失,呈現出“高峽出平湖”的柔美風光。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烏江中下游分界點——思南縣兩江口河段,人稱“千里烏江第一灣”,烏江右岸支流龍底江也由此匯入。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烏江下游——沿河縣境內的黎芝峽,黑獺至思渠段,全長13。3千米。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沿河縣烏江百里畫廊境內的烏江黎芝峽。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烏江古纖道。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思南縣境內的烏江白鷺洲。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位於餘慶縣境內的構皮灘水電站 ,是烏江梯級開發的第5級。

貴州第一大河——烏江

德江縣境內的烏江新灘碼頭。

TAG: 烏江貴州省水電站境內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