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今天要為你解讀的書叫《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作者格蘭特·W·裡德,任教於美國科雷拉多州立大學園藝與風景園林系,終身教授。

如果你學習的是景觀類專業的話,這本書我猜你一定不會陌生,它甚至被看做是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教材除外)。我大概是從大一的時候開始閱讀,是設計課老師推薦的。當時我們班,甚至全年級幾乎是人手一本,每當設計作業沒有靈感時,我們就開啟書中的方案,借鑑借鑑。

為什麼這本書會如此流行呢?

看書名我想你應該就知道了,

對於設計師來說,一個很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把頭腦中的概念轉化為特定的、詳細的空間組織形式

。而本書提供了大量分析圖和案例,從形似選擇,到勾勒草圖,再到生成方案,為的就是想向我們清晰展示這一轉化過程。

但是,我自己注意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把這本書從大一翻到大四,可它對我們的設計水平真的有很大幫助嗎?

直接說沒有,恐怕不太好意思承認。可是看看每年火爆的快題手繪班,好像又沒那麼確信了,我曾聽過不少人感慨:“感覺上了手繪班,設計才算是真正有點入門了。”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大家都這麼認為的話,該讓本書的作者和推薦的老師情何以堪吶?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這本書過於簡單了,作者水平不高?還是我們不夠聰明,就得靠別人手把手教才能學會?

其實都不是。

最近我又回看這本書,我反思自己曾經之所以看完後,覺得沒有太大幫助,

是因為陷入到了一個誤區,相信也是很多初學者常見的誤區,那就是把“設計”等同於“畫形式”

。我們越來越關注如何讓圖面形式變得更加豐富,於是把本書《從概念到形式》,硬生生地讀成了《從形式到形式》。這樣一來,即便書上寫的再詳細,肯定也抵不過手繪班的高強度練習,所以它幾乎幫不到我們。

可事實上,

本書真正關注的重點,是從概念轉換成具體景觀形式和材料的完整設計過程。

核心在於過程,形式僅僅是最終的呈現。

儘管書中有大量篇幅都在講各種各樣的“形式”,正方形、六邊形、圓形、曲線……但在我看來,作者的用意並不在形式本身,而是透過它,向我們講解該如何靈活地挑選、搭配合適的形式語言,去支撐不同概念的表達。

因此接下來,我會

從“過程”出發

,為你解讀本書的精華內容。

作者認為,從概念到形式,需要經歷三個步驟,分別是“產生概念”、“細化轉換”和“生成形式”。

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本來是想拆成兩篇文章,但為了保證連貫的閱讀體驗,我還是選擇了合併在一起,所以篇幅略長,還請多多擔待。

01

步驟一、產生概念

設計總要表達某種概念,否則就成了胡亂的拼湊。

所謂“概念”,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是成型的設計理念或設計師的某些想法

這些想法通常始於對場地的綜合調查,比如瞭解甲方的訴求,考察場地環境,觀察潛在使用者的需求等等。設計師要綜合這些資訊,從中提煉出想法,用於指導後續具體的設計過程。

這個過程聽起來有點抽象,這些想法是如何產生的呢?

最簡單,也是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方式,是“模仿”。比如模仿他人,“我以前見過類似的設計,可以借鑑借鑑”;或者模仿自己,“我之前在另一個專案上用過某某方式,效果還不錯”等等。

稍微上點難度,我們可以依靠一些方法來刻意練習。我自己曾經總結過三點提升“觀察力”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讀懂場地,捕捉到場地的關鍵特質,進而激發設計思路。這三點分別是“放大鏡——不斷靠近看細節”、“望遠鏡——拉開距離看整體”、“時光機——時間線上看演變”。感興趣的話,你可以點選下方藍色標題,回看這篇文章。

上述兩個方式,雖然都很有效,但在作者看來,它們都有點過於保守了。

“模仿”不必說了,相信大多數設計師都能用該方式做出中規中矩的方案;靠“方法”訓練,雖然能加深我們對場地的認識,但這也僅僅屬於基礎操作,因為由此產生的想法,依舊逃離不出場地給定的已知條件。

作者向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說:“我們如何才能提點新想法?”

雖然保守的方式無法避免,但我們畢竟是設計師啊,我們是否可以用

創造性的思維模式

對其加以平衡呢?

關於如何激發創造性,作者特意提到了一個人,

愛德華·德博諾

,以及他開創性的理論——

水平思考法

我猜這個資訊大機率會被人們忽略掉,因為作者並沒有展開介紹,然而實際上,德博諾博士絕對是位重量級人物,他被譽為20世紀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締造者,是創新思維領域公認的權威。他發明的“水平思考”一詞被收入《牛津英語大辭典》,已出版的著作有85本,其代表作《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法》、《嚴肅的創造力》、《簡化》等書籍均有中文版。

本書作者裡德對於創造力的思考,正是來源於德博諾博士的啟發。

我們稍微擴充套件一下。

在解釋“水平思考法”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與之相對的一個概念,“垂直思考法”,或者叫“邏輯思考法”。

在德博諾看來,我們一般在進行思考的時候,採用的往往是層層遞進的“ 邏輯思考”,一步步推匯出最終的結果。這會使我們處在一種習慣性的路徑中,那就是一根筋地向下走,過去的經驗、限定的框框、思考的習慣會緊緊抓住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很自然地就會失去對其他可能性的關注,很難有創造性想法的產生。

而“水平思考”,就是努力先不要按所謂的“合乎邏輯”的方式進行思考,先不管當前的答案靠不靠譜,而是讓思路順著想法往下走,看看能不能走得通。於是,很多認為無解的問題,反而會用一種跳躍、不連續的思路,提出獨特的解決方案。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有疑問,“水平思考”聽上去不就是“發散思維”嗎?這也算理論創新?

這其中有一點關鍵區別。

“發散思維”說的是我們產生想法的能力

,比如讓你在5分鐘內寫下勺子20種以上的用法,你能想到的越多,說明你的思維越發散。但這並不包括這個

想法夠不夠好、有沒有實用性、是不是真能解決問題

。作為專業的創意人員,我們比的不是誰的想法更怪。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頭腦風暴”,有時並不能產生更好解決方案的原因。

而“水平思考”的核心,是在於打破“邏輯思考”下的思維定勢

,是繞過舊有路徑,換個方式抵達解決方案,這和你的想法發散得更近還是更遠、更少還是更多,沒有關係。

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具備“水平思考”能力的人,是擅長於無聲處聽驚雷,哪怕每天路過同一條街道(思維定勢),都能發現新奇之處(主動打破);而具備“發散思維”能力的人,更加天馬行空、飄忽不定,你說馬冬梅,他腦子裡想的可能是孫紅雷。

創造性思維並不單純依賴水平思考,而是要水平與垂直緊密結合,水平思考有助於更多想法和方案的生成,而垂直思考則有助於想法和方案的快速深化。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那麼結合具體的景觀設計,我們要如何運用“水平+垂直思考”的方法呢?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種方式——尋找對立

,指的是在構思設計創意時,故意去尋找一組相沖突、相對立的事物。(原文翻譯為“否定”,但我覺得這個譯法可能不夠準確。)

作者曾構思過一組景觀雕塑,他故意選擇火和水這兩個對立的事物,希望將它們統一在完整的雕塑中。火與水本來是不大可能相容的,可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勢必能激發出很獨特的感官體驗。

(水平思考)

那繼續往下想,這樣一組水火相容的雕塑,總要有個結合的媒介吧?用岩石怎麼樣?它好像既能和火搭配,也能和水組合。那水是要以流動的方式出現,還是霧氣呢?好像霧氣好一點,不僅能從岩石的縫隙中飄散出來,凝結在岩石上的水珠還可以同時帶來觸覺感受。那火焰呢?肯定不能用明火,但我們可以採用橘色的燈光來隱喻火。

(垂直思考)

現在我們有了岩石、水霧、橘色燈光,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以某種恰當的形式將它們組合起來。截止作者編寫本書時,這個雕塑還沒有建成,只停留在作者的腦海裡。不過我找到了兩個景觀大師彼得·沃克的雕塑作品,我覺得它倆結合一下,應該就是作者想要達到的效果了。

(創意實施)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IBM索拉納廣場雕塑(左)、播磨科學花園城(右)

關於如何更好的產生創造性想法,作者在書中並沒有為我們詳細展開,畢竟本書不是叫《如何產生想法?》。作者是想透過這一部分,鼓勵我們儘可能提出更好的概念,並向我們

強調在設計最開始,擁有概念的重要性

因為從概念發展到形式,甚至到後續的建造過程中,我們會面臨諸多選擇、調整、深化,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會幫助我們做好取捨,哪些可以改動,哪些是設計的核心;如果沒有概念支撐,設計的整體結構可能就會缺乏邏輯。

當我們腦海中有了概念後,是不是就可以開始畫圖,構思形式了呢?

彆著急,還差得遠。如果我們只有“火與水的組合”,這樣一個籠統的、模糊的概念,肯定不足以指引我們想象出設計最終完成後的樣子,因為此時的概念還只是一團意向。

要想轉化成空間中具體的形式,需要經歷兩個關鍵環節。

02

步驟二、細化轉換

這兩個環節分別是細化和轉換。

首先是細化,我們最開始產生的概念,可能就是一團模模糊糊的想法,它需要被進一步細化為兩個層面,分別是

“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

為什麼要細化成這兩個層面呢?這一點非常關鍵。

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景觀方案形式,其實都包含了兩個部分:

一是基本形式單元

,這裡既包括視覺上的圖形(幾何形、自然形),也包括觸覺上的質感(粗糙、平滑、柔軟),甚至還有顏色;

二是這些單元的空間組織方式

,我們要透過合理的方式將它們組合在設計紅線內。

這兩部分正好分別對應了兩個層面的概念,

“精神性”決定了形式單元選擇,“功能性”決定了空間組織方式

也就是說,我們要先將概念細化,隨後分別轉換成形式單元和空間組織方式,最終的方案形式,是由這二者疊加形成的。

接下來我會為你一一解釋。

(1)精神性概念&形式單元

首先來看“精神性概念”,簡單來說,它就是你想要表達的某個主題,想傳遞的某種設計意義。

在上一步產生概念的環節,也許我們腦海中已經有一定畫面感了,比如“火與水的組合”,但這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那具體它要表達什麼呢?是“環境的劇烈變化”、“社會的動盪撕裂”、還是“噴湧而出的活力”,我們要將它明確出來。

再比如你想營造一個舒適放鬆的空間,那怎麼才算舒適放鬆呢?我們要進一步細化,比如“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夠在此平等地交流、遊憩”是我們想要實現的舒適放鬆,那“平等”這個關鍵詞,就是所謂的精神性概念。

有了精神性概念,我們景觀設計師就可以在圖紙上,轉換用不同的形式單元來表現。

因為精神性概念,本質上是大腦中的抽象情感;而形式,恰巧可以用來傳達情緒和感受,二者是對應的

舉例來說,在幾何圖形中,

矩形

通常能帶給我們莊重、穩定、正式的感受,和建築聯絡在一起,還會帶給人權威的感覺。如果既想保持莊重,同時又想表現得稍微活潑一些的話,我們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鋪裝隨機拼貼,打破單一顏色的沉悶;或變二維成三維,透過下凹或抬高,豐富垂直的空間變化,日本平成大學中野校區的樹陣廣場,就是一則很好的學習案例。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多邊形,例如六邊形和八邊形

,不像矩形那麼規則,常常能給空間帶來更多的動感,而且組合搭配也十分靈活,適合表現與活力相關的概念。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再比如

螺旋形

,我們可以在貝殼、花朵中看到這類形狀,因此會把它和成長、生命、迴圈相關聯。在某些文化中,螺旋還可以代表思考與沉靜。在孟加拉達卡大學文學院,便有這樣一處螺旋形的沉思之地,為師生營造了一個聚集的場所。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規則的幾何圖形總體來說會有些呆板,如果在一片人造的城市環境中,想要營造出更加鬆散、柔軟、隨意,更貼近自然有機的氛圍,那麼

蜿蜒的曲線

便是最廣泛應用的選擇。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自然形式還可以與幾何形式巧妙組合,用以表達更復雜的主題概念。

例如張唐的經典作品大魚公園,場地原是一片森林,但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不斷改造重建,從森林到農田,到魚苗場,到工業廠房,現在又將回到“森林”。設計師希望保留下這片土地在不同時期留下的印記,將這些歷史片段展現出來,因此方案呈現出了從樹林到草丘,到水塘的演變,形式也從純自然過渡到近自然,再慢慢過渡到規則幾何形。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前面我們提到,基本形式單元,不只包括視覺上的圖形,也包括

觸覺上的質感

,粗糙、平滑、柔軟、尖銳、潮溼、乾燥、炎熱、崎嶇等等,都可以用來傳達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這方面的應用我們在很多設計中都能感受到,比如為老年人打造的康養花園,座椅、扶手、種植池,通常都會盡量採用木質材料設計,而非純金屬材料,目的是為了讓老人在花園中能感受親切、舒適、自然的空間氛圍。

著名景觀設計師勞倫斯·哈普林在舊金山設計的“內河碼頭廣場噴泉”,其主題是為了紀念城市經歷劇烈地震後,所造成的混亂和破壞,用以提醒人們銘記曾經遭受的苦難。“破壞”的意向,既依賴於圖形表達,如彎曲、纏繞、折斷的矩形柱體,隱喻倒塌房屋的樑柱;也依賴質感的呈現,如果將粗糙、斑駁的表面換成玻璃鏡面,那這件作品給人的感受一定會截然不同。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作者在本書的第二章、第三章,花了很大的篇幅列舉景觀設計中常用到的各類形式,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我們可以針對同一片場地中,練習用不同的形式來構成空間。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要糾結於這些形式本身,為了形式而畫。

因為形式存在的目的,終歸是為了表達概念,凸顯主題

你可能會想,我可不可以不要主題,好麻煩啊,單從形式入手去畫,這樣不也能快速做出方案嗎?

的確是可以,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形式本身就在傳遞情感

,如果僅僅為了快快畫出方案而亂用形式的話,稍微有經驗的設計師其實一眼就能看出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設計老師很不喜歡快題的原因,快題只訓練我們畫形式,但不會教我們形式背後的意義。

二是我們不可能永遠處在初級階段

,一旦前進一步,想要透過設計來表達更復雜的概念時,如果最開始沒有建立起“概念——情感——形式”這樣的對應意識的話,我們會無從下筆,不知道該怎樣表現。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自己當年讀本科時,就沒想明白這一點。前車之鑑啊。

(2)功能性概念&空間組織方式

“精神性概念”屬於抽象的理念,而“功能性概念”,則是場地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比如維護安全性、合理組織排水、阻擋不良景觀、減少噪聲干擾、營造私密性空間、改善步行體驗、提供遊樂場地……設計中會涉及到的功能性問題實在太多了,沒辦法詳細地列出來,它們或是來源於客戶要求,或是場地條件,或是遊客需求,或是生態保護,或是設計規範,總之是需要我們仔細觀察、甄別、梳理,隨後在場地中將這些功能合理地排布,轉換成空間組織方式。

這一階段需要畫大量的草圖,在平面上用抽象的符號和標誌來表示不同的內容

圓圈

用來表示不同的空間位置、大小、大致形狀;

箭頭和線段

可以用來表示運動軌跡,粗細不同用以區分主次道路、人行車行軌跡等;

星型或交叉的符號

能代表活動節點、集散點、主要標誌物、視覺焦點等;

波浪狀的線型

用來表示分割,例如牆體、綠籬、樹林、堤壩等。

接下來要根據場地的功能性需要,將這些符號和標誌,繪製在草圖中,我們習慣於將它稱之為

“泡泡圖”

,因為乍一看,這張圖確實畫滿了許多泡泡一樣的空間。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泡泡圖”要經歷不斷地調整和最佳化,明確不同小場地空間的位置,推敲它們面積大小和彼此間的銜接關係,還要串聯合適的路線系統。一些豎向上的空間組織也可以在泡泡圖中表明出來,哪裡要下沉或抬升,哪裡要做成斜坡或擋牆。所有功能性概念,都要儘量在這一階段落實在圖面上。

我猜此時你可能會有疑問,泡泡我會畫,可該怎麼判斷哪種空間組織方式是更合適的呢?

不得不承認,一方面呢,要靠經驗,如果你在溜公園、逛街的時候,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的空間佈局,你一定能感覺到有些空間安排的很合理,有些就異常彆扭,看的多了自然就有感覺了。

另一方面從邏輯上講,也是有方法的,判斷空間組織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功能的優先順序排序,你認為哪些功能更重要,哪些是次要的

我們以書中的一組社群中心方案為例,作者基於相同的場地條件,構思了兩種不同的空間組織方式,這兩種方式孰優孰劣呢?我們仔細比較一下。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如果我們希望社群中心的建築更好地融合在環境中,居民能夠閒適漫步在場地中游覽、休憩的話,那麼左側方案一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方案一的建築幾乎是散佈在場地中,人行流線更加多樣,車行道和停車場也儘可能隱藏在樹林屏障中,不對人行造成干擾。

可如果我們以通行的效率,建築空間的集約利用為首要滿足的功能話,那麼顯然方案二更恰當。因為它基本上清晰區分了步行遊憩區(建築左側)和車行區(建築右側),且停車場臨近建築入口,該入口還可以直接與行政管理、禮堂、會議室三處空間相連。整體空間組織的使用效率比方案一高很多。

如果要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選擇的話,我們就需要結合專案甲方、周邊居民的需求,平衡哪些功能是更重要的,那麼與之相對應的方案也自然就是更合理的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以圖面形式是否炫酷來衡量方案的好壞,這是有問題的,這不是評價設計的標準。

如果我們將圖面還原為泡泡圖,再和功能要求做下比對,很多看上去還不錯的方案,其實空間組織是非常混亂的。

當我們能夠清晰地細化出“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找到了恰當的形式,併合理安排好空間組織後,下一步的工作,便是將它們疊加在一起,生成最終的方案形式。

03

步驟三、生成形式

疊加這一步,雖然說起來簡單,可要想呈現出一幅和諧的方案成果,實際上並不容易,因為其中還涉及到許多

設計原則

,用來將形式單元和空間組織,粘合在一起。

這些原則包括統一性、協調性、趣味性、簡潔性、豐富性、平衡性、框景和聚焦、尺度和比例等等等,我肯定無法在這篇精讀文章中為你一一解釋這些原則,內容很多且過於細碎。

而且我認為原則本質上是從實踐中提取出來的經驗總結,相當於文章乾巴巴的中心思想,可如果想了解作者行文的氣韻,故事的起承轉合是如何烘托思想的,還是得讀原文,因此我覺得掌握設計原則的關鍵還是要多學習積累案例才行。

儘管沒辦法為你具體解釋這些原則,不過呢,我可以透過一則簡單的案例分析,來幫助你理解這些原則是如何發揮作用,指導方案形式生成的。

這個案例是作者設計的一處圓形主題庭院

產生概念意向:

為員工在工作休息時間,提供一個舒適的室外環境

精神性概念&形式單元:

傳遞平等的概念,弱化員工間的等級關係,從而形成放鬆的非正式環境用於促進彼此交流。

使用圓形為主要形式,傳遞柔軟、溫和、包容的感受。自然有機形式為次要形式,營造隨意、放鬆的氛圍。

功能性概念&空間組合:

為偶爾正式的室外會議或慶祝提供聚集空間;

為在附近高層建築室內的員工,提供一處有趣的鳥瞰景觀;

現狀廢棄泳池重新利用。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設計原則指引:

統一原則

圓形的簡單重複,形成總體協調一致的景觀。

對比與和諧原則

圓形與直角邊圍牆形成對比,牆體與圓形邊緣的交接都採用90度相切的方式,種植作為二者的過渡緩衝。

聚焦主景

場地中心作為主要焦點——自然的溪流和池塘。

層次結構

三處圓形空間,兩處大的用以容納人數多的使用者,一處小的容納親密的小群體。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疊加最終方案:

精讀《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

在本書的第六章,作者一共和我們分享了七個專案案例,感興趣的話,推薦你開啟原書,按照剛剛提到的過程,自己來分析分析,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最後想說:

到這裡,《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基本為你解讀完了。

總結一下,本書可以稱得上是眾多景觀學子的入門第一書,不過我們在一開始接觸書上的內容時,很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將“從概念到形式”,讀成了“從形式到形式”,只關注了方案的形式表現,而忽視了由概念逐漸生成形式的一步步推導過程。

從概念到形式,需要經歷三個步驟:

第一步,產生概念。設計總要表達某種理念和想法,否則是缺乏邏輯支撐的。概念的生成最好要有點創造性。不過此時的概念肯定還很模糊,我們要經歷下一步的細化。

第二步,細化轉換。最初的概念我們要進一步細化為“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並將其轉換為基本形式單元和空間組織方式

最終的方案形式,要靠這二者疊加生成。

第三步,生成形式。形式單元和空間組織,相當於原材料,還需要依靠設計原則,將它們最終粘合在一起。至此才算完成了從概念到形式的轉化。

最後,我還想和你分享一點我自己的感受。

本書確實為我們廣大景觀學子提供了一套簡單有效的設計流程,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只能算是一本入門讀物。

首先,本書的工具屬性很強。

作者分享了很多易於掌握的繪圖技巧,但由於篇幅有限,對於設計理論的分析講解比較薄弱,這對於設計認識的提高,其實是缺少幫助的。

其次,書中的方法更適合於環境條件簡單的場地。

花園、庭院、廣場這類小尺度的場地,比較適用書上提供的方法,因為幾乎不用考慮現狀、地形、海綿、生態、氣候等等一系列複雜的限制因素。而實際的專案往往要麻煩得多,儘管這三個步驟可以作為設計的大框架而存在,但框架裡要分析的內容,絕不是這本書所能涵蓋的。

不過總體來說,本書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在學習設計的最開始,建立起良好的手感。

如果你手頭邊恰好有這本書的話,不妨找時間再讀一讀,期待你能有新的收穫。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我是YanYan,我們下次再見嘍。

“  管見論之,見仁見智,各取所需  ”

——-

低產狡辯宣告:由於目前學識有限,為了搞清楚一個話題,通常要查閱很多書籍、論文,力求讓自己的“現學現賣”顯得稍微“專業”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會太快。

TAG: 概念形式我們空間組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