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定之初禪

佛教:禪定之初禪

為什麼第四步驟稱為未來禪呢?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來禪尚在欲界, 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 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①、初禪: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 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 原本靜下來的身體, 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 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 他的心已離欲界, 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佛教:禪定之初禪

有此感覺之前, 必須先要靜坐幾天, 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後, 有很深的定力, 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滿滿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 就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 也就是身心內外感受到很舒服, 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 故無鼻、舌二識, 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 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

這時候, 他已舍離欲界裡的五欲, 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瞋、睡眠、掉悔和疑, 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 使我們生起坦、瞋、痴, 所以被稱為五蓋。

初禪有五種特點, 稱為五支, 即覺、觀、喜、樂、一心。

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 並非欲界的知覺。

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

喜:內心歡喜的感覺。

進入初禪者, 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禪, 出了欲界, 全無慾界的煩惱, 在定中內心很歡喜, 那就是喜。

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

比如:沖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 進入初禪的時候, 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 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 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一心也翻譯成“心一境性”。

佛教:禪定之初禪

您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TAG: 初禪欲界感覺身體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