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丨張利丨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

The Intellectuality and Perpetuality of Architecture

張利/ZHANG Li

又到了《世界建築》聚焦一位文革後接受建築教育的中國建築師的時刻。這一次,我們的主角是王建國教授。

在國際現代建築的歷史上,跨越城市與建築、連線知識與詩意、兼具責任心與匠心的建築師形成了一個令人敬重的鏈條:從勒·柯布西耶到路易斯·賽特,從巴克馬到赫茲伯格,從阿爾多·羅西到保羅·波多蓋希。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拒絕建築學中偏執的二元論,拒絕技術與藝術、倫理與美學、批評與實踐、浩瀚與精緻的簡單對立。他們的作品是用建成空間書寫的論斷,對建築所固有的知性與永久性給予深入人心的詮釋。

在王建國的身上,我們看到這一優雅傳統在中國當代建築師中的延續。他既是建築師又是城市規劃師, 既是實踐者又是教育者,既是技術科學的推動者又是博雅人文的倡導者。

在王建國的建築作品中,我們能夠閱讀出一個反覆出現的知性探尋過程:它們始於一個被明確定義的問題,成於研究—判斷—推演—建構—再研究—再判斷的系列迴圈,最終抵達一個指向清晰、取捨分明的答案。設計的問題閾因專案的尺度、地域、型別與文化特性可以截然不同:有的是對發展資源的預判,有的是對自然系統的縫合,有的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有的是型別學邊界的開拓,有的是結構體系的嘗試,有的是關於材料工法的新解。但無論是對於哪種問題閾,理性的設計求解過程——它毫不迴避地堅守以破題為目的的方法論——總是可以在設計答案形成的同時對相關的知識體進行全新的梳理和歸位,從而給予同類項目啟發性的參考。如果說這種知性的設計過程在本世紀初還被那些激進的個人主義建築師——他們傲慢地自詡為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獨行天才——所攻擊的話,在今天它已經成為不僅被建築學與城市研究、也被其他多個領域所廣泛推崇的思維正規化,即“設計思維”。它也使“設計可以是獲取新知識的方式”這一判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應該說,對當今國際上包括王建國團隊在內的很多人的長期堅守而言,這是一種公平的報答。

在王建國的建築作品中我們還能夠體察出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尋覓那種深植於東方文化傳統的、建成空間與自然環境的永久性均衡。這種對永久性的追尋在宏觀的城市規劃中表現為對不定性變化所呈現出的韌性與適應性,在中觀的城市建築群設計中表現為對有機聚落生長的臨摹,在微觀的院落和街道中表現為與自然片段的時間性互融。在垂直的城市建築中我們會看到不遺餘力的、對立體的袖珍園林的吸納,在水平的郊野、特別是鄉間建築中,我們則看到返璞歸真的、未經雕飾的鄉愁情感的流露甚至是綻放——在山水之間的人工痕跡的謙恭介入,及凝聚在層疊屋簷之下的裊裊炊煙與朗朗書語。不經意間,王建國和他的團隊已經回到了哺育他們、亦將始終伴隨他們的令其魂繞夢牽的江南文人精神之中。

貝特蘭·羅素在比較東西方文明時曾經說,在歷史上,西方的“批判理性”與東方的“創造性直覺” 形成了兩條平行演進的線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 在今天的全球化語境下,這兩條線索可能不再是簡單的平行,而是會出現區域性的交匯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王建國的建築實踐,即是這種東西並蓄、文理相容交匯的一個範例呢?□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世界建築》

簡訊

6

篇首

8 張利

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

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1王建國

技藝築基、博雅營境、自然同行——工作室城市和建築設計實踐的幾點感悟

17李翔寧

從城到築——一種新的城市建築學向度

23張利

孟建民訪談——從王建國的建築思想與作品談起

25 張利

王建國訪談

31 重要工程年表

公共建築

34 牛首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南京,中國

WA丨張利丨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40 第十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博覽園主展館,揚州,中國

46 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綜合館暨自然館,徐州,中國

52 湯山礦坑公園茶室,南京,中國

58 湯山園博威斯汀溫泉度假酒店,南京,中國

64 廣濟鎮文化中心,綿竹,中國

68 李守才均陶藝術館,宜興,中國

72 鄭東新區龍湖金融中心C4-07地塊專案,鄭州,中國

科教建築

76 中科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一期建築,合肥,中國

WA丨張利丨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82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原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淮安,中國

88 上海軌交16號線周浦東站07-05地塊配套小學,上海,中國

村鎮更新

94 古南街歷史街區保護改造之張家老宅改造更新,宜興,中國

100江寧錢家渡村建築和景觀改造更新,南京,中國

WA丨張利丨建築的知性與永久性丨技藝築基,博雅營境:王建國

108江寧東龍村建築改造更新,南京,中國

城市設計

116基於風貌保護的南京老城城市設計高度研究

120西湖東岸城市景觀規劃——西湖申遺之城市景觀提升工程

改進建築60秒

126張應鵬,李華

讀書

127何崴,楊慧

本期作者

128

本期責編:項琳斐

封面繪圖:王建國

封底攝影:康妮·周

TAG: 王建國建築城市知性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