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轉載請聯絡國館

前不久,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個話題:

#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

其中有條高贊評論說:

“不發朋友圈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沒見過世面,所以沒什麼可發的。”

這樣的說法,讓我如鯁在喉。

想想身邊的人,從每天必發朋友圈,無論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還是所思所想都表達出來。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到如今,大家都很少發朋友圈了。

但據我所知,朋友們一個個都事業有成,經常出遊。

不見得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我認為,微信就只是一個通訊工具,朋友圈也只是一個功能,並沒有那麼重要。

離開它我們一樣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讓自己感到舒服。

恰恰是見過了世面的人,才不再動不動就把自己外露給別人看。

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懂得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我們不需要活給別人看

年輕時,我們總想活給別人看。

盯著別人怎麼活,不斷揣摩著別人的想法,過於照顧著別人的情緒。

為了符合他人的目光,我們做了太多事情。

去網紅餐廳打卡,發朋友圈。

瘋狂P圖,用最火的構圖,最流行的濾鏡。

可能自己也覺得累,但為了讓別人認同,習慣性戴上了面具。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南洋理工大學拍過一部動畫短片《魔方人生》。

在某一個神秘次元,住著一群魔方小人。

他們根據魔方正面的顏色是否相同,來判斷彼此是不是同一類人。

如果顏色相同,就碰杯喝茶交談互動。

其中有個小人,為了讓所有人都認可自己,不停轉動魔方拼成各種顏色。

可是過頻的社交讓他不停地轉動腦袋,最終頭部的魔方碎了一地。

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魔方人。

努力想要融入各種圈子,廣交朋友,積累人脈。

到頭來,不僅得不到真正穩固的關係,還在八面玲瓏中迷失了自己。

其實我們不需要活給別人看,你原本是什麼顏色,自然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生活終究是自己的,不用去過分迎合。

那些關心你的人,更希望看到最真實的你。

活給別人看的人生,終究不快樂。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有沒那麼緊密

退一步說,你費盡心思發的展示,別人一定看到嗎?

你的文案加配圖,別人可能一刷而過。

你剪了新發型,穿了新衣服,大家可能根本沒空注意你。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

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著名錶演藝術家英若誠生長在一個大家族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

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把自己藏在飯廳的櫃子中,想象著大家找不到自己時的緊張與慌亂。

然而無論是關係多麼密切的親朋好友,酒足飯飽後都各自離去,根本沒人注意到他的缺席。

又餓又喪的他如霜打的茄子般,只能灰溜溜地走出櫃子,吃些殘羹剩飯。

從那以後,英若誠就告訴自己:

永遠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每個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

無論在何種關係裡,何種地位上,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其實沒人在意你今天穿了哪套衣服,也沒人在意你究竟過得好不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活。

這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有時候,一個轉身,就形同陌路。

人與人相處,最好的心態莫過於:親疏隨緣,愛恨隨意。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成年人,都學會了戒掉情緒

有人說,成年人的生活,早就戒掉了情緒。

就算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也不能歇斯底里地哭泣,旁若無人地叫喊。

更不能發到朋友圈。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殘酷無情。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工作上,遇到難題要想辦法解決。

生活上,孩子哭了要想辦法逗樂。

父母面前,需要你照顧的時候要想盡辦法有求必應。

你不能在孩子嚎啕大哭的時候,跟著孩子一起哭,更不能在父母需要你的時候,喪氣落淚。

每個人都這樣,你抒發情緒給誰看。

大家都處在“一堆工作等著推進,客戶等著約見”的節奏裡。

根本沒時間安慰你的負能量。

所以我們也要變得特別剋制,不要放大負面情緒,不自憐,不沉浸在無用的情緒之中。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想起稻盛和夫說過的一句話:

“成功不要無謂的情緒。”

深以為然。

心亂時,麻煩就越來越多。

你若是不控制情緒,它就會將你吞噬。

心靜了,反而一切棘手之事能夠迎刃而解。

看似情緒掌控一生,但其實我們才是情緒真正的主人。

年齡不斷增長,內心愈漸成熟,我們應該學會順其自然,戒掉情緒!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

“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只有做到不困於心,不亂於情,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獨處,是最高階的性感

見過世面的人,不需要經常發朋友圈,也不需要總向他人展示自己。

他們懂得獨處的快樂,不再害怕孤獨,學會自省,拒絕依賴他人生存。

林徽因說過:

“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6151 ©

在節目《火星情報局》中,汪涵自爆把范冰冰和陳坤的微信都刪了。

他說,“我微信裡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鬆,所有時間都是你的。”

而且我們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不聯絡就變得不好。”

汪涵善於獨處,喜歡躲在家裡看書。

把好的句子,或是一些思想,不斷在內心咀嚼。

所以我們看汪涵主持的節目,常常會被他的學識和智慧吸引到。

林青霞曾經讚美汪涵:

“每次聽你說話,都像聽了一篇優秀的散文。”

他身上的那一份儒雅和從容,正是藏著他獨處的時間裡。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濱田英明 ©

很喜歡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的一句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人到中年,和而不群。

自己生得強大,自然不在意外界對你的評判,不取悅任何人,更多關注自我。

梭羅曾經說過:

“即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而在獨處時,我做回了自己。”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無論你趕赴多少熱鬧,躋身多少繁華,終將要脫下偽裝,學會與自己相伴。

不迎合,不遷就,真切地感受聆聽內在的聲音,做好自己。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看完我沉默了. . .

圖|濱田英明 ©

國館: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每天8點,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TAG: 6151朋友圈魔方自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