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笑疏狂,醉又何妨?

#從微醺到酩酊#

在托馬斯·溫特伯格的電影《酒精計劃》中主人公們做了一場有趣的實驗——適當飲酒,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電影裡的四位男老師都是中年人士,生活的形態已經固化了許多年,婚姻的瓶頸、與子女關係的難題、教學事業的黯淡,種種一切似乎都在醞釀著一場更大的中年危機。於是他們開始了一場“酒精計劃”,也是一場從微醺到酩酊的人生實驗……

那麼,

喝醉有幾種形態,你的醉有幾分?從微醺到小醉,再到酣然大醉,不同程度的喝醉分別對應著哪些不同的心境?

微醺

拍手笑疏狂,醉又何妨?

微醺是一種美妙意境。它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靦腆,它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溫柔,它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的婉約。還有李清照在《如夢令》裡寫的:“忽覺佳釀醉春花,一顰一笑添紅霞。”忽然覺得好喝的酒彷彿能讓人流連忘返,美人的一舉一動都為這美景增添了趣味。

淺酌一杯雙溝牡丹,說一說想說又未曾說出口的話,把含蓄又剋制的美好一點點放大,讓時光流淌得慢一些,更慢一些。

小醉

拍手笑疏狂,醉又何妨?

小醉是一種高雅情韻。楊萬里的《小醉折梅》寫“死愛花枝不忍吹,醉來恣意折芳菲。”宋人折梅插鬢的雅趣是過濾了南朝女性柔媚婀娜的折梅特權而來的,為何小醉後折梅?藉以小醉,多了幾分文人風骨和男子豪邁氣概,不乏自我勉勵的英勇之氣。

小斟一杯雙溝牡丹,半分清醒,半分陶然。性情微露,看得見率真,看得見誠懇。又收放自如,醒來後生命的底色依舊是瀟灑。

酩酊

拍手笑疏狂,醉又何妨?

酩酊是一種難得糊塗。成年人的世界裡少有能夠放肆大醉的機會,人們總要剋制內心的洶湧,掩飾情緒的崩潰,因為這才足夠體面。可是這份體面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生活有時候也需要一個出口。“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多麼空靈與浪漫,此江此月,此景此情,實乃人生佳境。

豪飲一杯雙溝牡丹,去笑、去夢、去改變現實!拍手笑疏狂,醉又何妨?好一場快意人生!

TAG: 微醺折梅酩酊小醉雙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