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裡白的拳卷葉/攝影小山

作為一位在草木之間悠遊多年的業餘植物愛好者,每次看到蕨類植物,抱的態度卻基本都是“視而不見”。

雖然業餘愛好者中“顏值控”居多,但避而不談蕨類植物,倒也不是完全因為它們沒有顏值,雖然它們大多時候一身翠綠,但在石崖、樹身、林下等不同生境之中,形狀各異的蕨類植物還是極具觀賞性的,哪怕只是把它們簡單壓在白紙上做成相框,也是非常雅緻的。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悠園的井欄邊草/攝影小山

不敢涉足蕨類植物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找不到辨識要點和方法,除了海金沙、井欄邊草、裡白、芒萁等極少數常見蕨類,感覺它們長得都似乎差不多,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即使知道要看那些孢子囊群的形狀和排列,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就鴕鳥政策了。各種植物誌中關於蕨類植物的部分,一般都是直接翻過去,蕨類植物專門著作就更懶得打開了。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篇關於中華水韭文章的討論上。不久前,我在小山草木記公眾號上編髮了寧波著名博物學家林海倫老師在寧海高海拔地區發現中華水韭的文章。讓我頗為驚訝的是,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居然超過兩萬,但看了下面的評論,我又哭笑不得。(點選參見:國寶級蕨類植物中華水韭首現寧海)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中華水韭/攝影林海倫

原來不少人是帶著獵奇心理來讀這篇文章的,很多人居然把國寶級珍稀植物和韭菜聯絡在一起了,想看看韭菜如何變成珍稀瀕危植物?於是我在評論區、在不同社群向人科普,說它們倆不同科不同屬,中華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屬的蕨類植物,韭菜是百合科蔥屬有花植物,一個是透過孢子繁殖,一個是透過種子繁殖,區別太大了。簡直是苦口婆心,但效果甚微。

商務印書館“自然文庫”系列圖書策劃人餘節弘老師看了也痛心疾首,他建議我在公眾號上刊登世界級蕨類植物權威羅賓·C·莫蘭《水韭的怪癖》一文,索性做一次專業科普。這篇文章收錄在他今年5月引進並編輯出版的《蕨類植物的秘密生活—觀察蕨類植物的三十三種方式》一書中。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左小孢子囊群(雄)右大孢子囊群(雌)/攝影林海倫

當我讀完老餘發給過來的文章,我發現這位大專家的文字非但一點沒有高頭講章的晦澀艱深,反而深入淺出、條理清晰、細節生動,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水韭類植物的主要鑑別特徵,以及不少適應環境的生存智慧,在林海倫老師文章的基礎上,又加深了對水韭的認識。

鑑別中華水韭,除了林老師提到的“葉子在短而粗的莖上呈疏鬆的蓮座狀”,葉子基部凹陷處有大小孢子囊群,作者還特別指出,“水韭屬是唯一的一類葉片中有四個氣室的植物”。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中華水韭的四個氣室橫縱切面/攝影林海倫

當我們在野外遇見類似植物時候,取其中的一片葉子,從中掐斷,然後觀察斷面,如果是“有四個氣腔”的,那就是水韭屬植物了。而韭菜是扁而實的葉片,蔥也只是葉子中空而已,並且它們都不能生活在水中,掌握了這個要訣,就不會發生“這不就是水蔥麼?我們那兒到處都是”、“野草居然是國寶”、“韭菜居然被吃成瀕危植物”等笑話了。

作者還進一步探究了水韭這些氣室的作用。原來水韭獲取光合作用重要原料二氧化碳的方式,和其他植物完全不同。別的植物是透過葉子表面氣孔的開合吸收二氧化碳,而水韭卻是透過根部吸收水底沉積物中的二氧化碳,然後透過氣室輸送到光合作用組織中進行加工。這種獨特的吸收方式,讓水韭可以在貧營養化的水體之中活得很好。而在那些富營養化的水體中,水韭很容易被其它長得更快、體型更大的植物遮蔽,以至於沒法生存。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書中插圖:蕨類植物的原葉體。卵頸器是凹口下面的深色結構。/攝影Gordon Foster

所以,水韭這種從恐龍年代走來的植物,就靠著這些智慧,以及億萬孢子的高繁殖率,避開那些熱鬧繁華的地帶,安安靜靜生活在一些水質清潔的偏僻地域水體中。但在商業化強勢推進的現代社會,這樣不被打擾的水體越來越少了,這也是我們難得一見水韭的原因所在。

津津有味讀完這篇文章,我忍不住翻到該書第一章《蕨類植物的生活史》,開篇居然是從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開始說起,那時候的人們認為蕨類植物是有種子的,而且種子還能讓人隱身,然後抽絲剝繭娓娓道來講述植物分類前輩們如何修正錯誤認知,發現蕨類植物沒有種子,是透過孢子來繁殖的,而且像蝴蝶一樣具有世代更替的特徵。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書封植物—藤卷柏,一種來自泰國的帶虹光的卷柏

這種敘述方式非常有趣,非常友好,讓人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專業的語境之中。以前不敢涉足的配子體世代和孢子體世代、異型孢子與同型孢子、真蕨類與擬蕨類植物、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等專業術語,就這樣很輕鬆地在相應語境之中忽然理解了,也開始把平時刷山時候遇見的蕨類植物和這些術語對號入座了。

作為一位世界級的蕨類植物專家,羅賓先生並未僅僅坐在研究室裡看標本、搞分子、寫論文,而是足跡踏遍各大洲,去實踐當中觀察、比較、思考、分析各種蕨類植物的生存樣態,並以專業理論為基礎加以生動闡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特別鮮活和精到,“既飽含學術的味道,又擁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感和舒適感”。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書中插圖:蹄蓋蕨的原葉體和第一葉(淺綠色、淺裂的、直立的)。/攝影Gordon Foster

書中關於植物智慧的探究和書寫,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寫作內容,很多篇章看後頗有共鳴。比如在智利與世隔絕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這裡相比陸地,擁有更高比例的蕨類植物,而且和澳大利亞、南非等區域遙遠海島擁有不少相同蕨類物種;而在委瑞瑞拉被稱為“失落的世界”的桌山,那高不可攀、四四方方的山上面,居然有145種蕨類植物特有種,而且是假膜蕨科和石蹄蕨屬植物的起源地。

這裡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繁殖體大小差異”。蕨類植物的孢子體積小分量輕,可以“上天跨海”,隨氣流可以傳播至數百英里甚至數千英里遠之外的地方,並在條件適宜時順利萌發。而種子植物異花傳粉需要媒介,種子傳播又受到體積、重量和萌發條件等種種限制,有些地方它們是無法抵達的。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書中插圖:來自哥倫比亞的番桫欏屬樹蕨。/攝影Bill  Mcknight

從種群擴張這一點來說,蕨類植物有時候是優於種子植物的,這也是蕨類植物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之中一直延續至今的原因之一。在《蕨類植物的適應性》和《蕨類植物地理學》兩個章節,很多文章都充分闡釋了這一原理。

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沒有植物,一切動物無法生存。所以植物與人類的關係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我非常喜歡探究的問題,尤其是植物與文化、經濟以及歷史,也是我平時文章的主要書寫方向。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剛剛長出孢子囊群的鱗果星蕨/攝影小山

我欣喜地發現,作者在其中也有專門一章寫蕨類植物與人類。比如他在臺灣的中正紀念公園,就發現了一位中國老太太正在挖瓶爾小草,他和這位老太太交流,瓶爾小草泡茶到底有啥“好處”?老太太卻說不清楚,反正她知道有“好處”。在另一篇文章中,他還提到我們中國南方如何利用滿江紅的固氮特性促進水稻種植。在英國1830-1860之間的蕨類植物狂潮之中,作者講述了沃德醫生髮明的密閉玻璃容器沃德箱在促進植物跨州運輸方面的作用。

這些內容既有生活性,又有歷史性,還和人們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連,讀起來饒有趣味。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敘事生動、插圖形象、明白曉暢的優秀科普著作,既是蕨類植物專著,但又不僅限於蕨類植物。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胎生狗蕨,小葉子是無性繁殖的珠芽/攝影小山

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植物分類的基本知識,學到蕨類植物的專業知識,甚至可以試著“蕨眼看世界”,用蕨類相關知識來印證生物進化、大陸漂移相關理論,而且這些文章既可以從頭讀到尾,也可以中間任意挑自己喜歡的章節閱讀。

在壹木自然讀書會的一次分享中,書友張一就挑了蕨類植物化石這一章來分享,而王雲涯則喜歡微觀世界的觀察,她選擇了尋找配子體那些章節來指導自己的實踐。這是一本開放的書,有很多方面可以與我們植物愛好者不同的興趣點相連線。

看了那麼多年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跨出勇敢一步了

正如餘節弘老師所說:“我之所以做這本書,是因為覺得植物看到一定程度都會關注到蕨類,這本就是入門了。”是的,看了那麼多植物,是時候向“蕨美世界”勇敢跨出第一步了,這本既專業又有趣的書,不正是一把開啟蕨類“大門”非常管用的“金鑰匙”麼?

TAG: 蕨類植物植物攝影文章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