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去過浙江溫嶺博物館的朋友們,一定對該博物館中的一件展品“青銅夔紋蟠龍盤”有印象吧?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是一件國寶級文物,它做工精美,造型獨特,即使以現代人的審美來看,它也是一件令人瞠目的藝術品。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竟然是商代的文物,距今已經有兩千年多的歷史了。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看了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很多人的心中可能會一個疑問:“這麼珍貴的一件國寶級文物,為何會出現在小小的溫嶺博物館的呢?”其實,這裡邊還有一個故事。

1984年3月,浙江溫嶺莞渭童村一位姓童的老人去世了。按照當地的風俗,老人的兒子為他在附近的山上選了一塊墓地。下葬的頭一天,老人的兩個兒子童寶友和童友清一起上山為亡父挖墳。兄弟倆挖到地下半米深的時候,童寶友的鎬頭刨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併發出了清脆的響聲。童寶友一愣神,“難道下邊還有什麼東西?”兄弟兩人很好奇,他倆用力刨了一會兒,把那個東西刨了出來。原來它是一個造型奇特的大盤子,由於在地下埋的時間過長,盤子上已經長滿了銅鏽。兄弟倆抓住盤口掂了掂,感覺那個大盤子很重,於是兄弟兩個人合力將它抬出了墳坑,並運回了家。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當時童家正在為老父親舉辦喪禮,家裡的親朋好友及很多同村的村民都到童家幫忙。看到兄弟倆從墳坑裡挖出的那個大銅盤子,村民和親戚們都很好奇,大家圍著那個大銅盤子左右端詳,都覺得這個銅盤子造型奇特,是一件“寶貝”。

忙活完老父親的葬禮之後,十里八鄉的村民聽說童家兄弟為父親挖墳坑的時候挖到了一件“寶貝”,都來他家看熱鬧,一時之間,童家門庭若市,熱鬧非凡。附近的文物販子聽說這件事之後也主動找到童家兄弟,想要出2000塊錢收購那個大銅盤子。要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工人每月的收入也不過三五十塊錢,2000塊錢那可是一筆鉅款。但是,童家兄弟商量之後決定:這個“寶貝”不能賣。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幾天之後,當地文管所的工作人員也聽到了這個訊息,於是文管所的專家主動來到莞渭童村進行探訪。當專家仔細觀賞完童家兄弟挖到的那件“寶貝”之後,專家們激動不已,以專家豐富的考古經歷以及文物鑑定知識,幾位專家一致認為那個大銅盤子應該是一件商代的青銅器,是一件文物。

隨後,文管所的專家給童家兄弟宣貫了國家文物管理方面的相關的法律法規。童兄弟都是樸實的農民,當他們得知從地下挖出的文物都歸國家所有,私自倒賣文物犯法之後,兄弟倆當場決定將那個大青銅盤子捐獻給國家。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那麼,讓專家看完之後激動不已的那個大銅盤子到底有什麼來頭?它又為何會出現在莞渭童村呢?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件珍貴的文物吧。這個大銅盤子的材質為青銅,盤口直徑61。5釐米,高26釐米,重50斤。盤子的盤口為圓形,圓腹圈足,底座與器腹上裝飾有精美的夔紋和雲雷紋,盤子中間用浮雕的手法雕刻有一條蟠龍,蟠龍栩栩如生,給人一種想要凌空而去的感覺。這個大青銅盤子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大的青銅盤,專家給這個青銅盤子起名“青銅夔紋蟠龍盤”。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在對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進行細緻鑑定之後,專家斷定這件青銅器的年代為商代晚期,是商代的一件祭祀用具。專家認為,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的紋識與同一時期石越人鑄造的銅器比較相似,但是,它又摻雜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點,是商代晚期的青銅器製造中的一個過渡產品。從這件青銅器的製造年代來推測,它很可能與江淮地區出土,現藏日本白鶴美術館的六鳥蟠龍紋盤是姐妹器。

後來,文管所又再次去到莞渭童村,並在童家兄弟的帶領下,到當時他們挖到這件青銅器的地方進行了二次發掘,但是,考古隊並未發現其他的青銅器。因此專家認為這件“青銅夔紋蟠龍盤”並不是陪葬品,而是古代人的一個“窖藏”,至於是何時何人將它埋在這裡的,無從查證。

為亡父挖墳,挖出一個青銅盤子,專家找上門:這是文物,需要上交

雖然“青銅夔紋蟠龍盤”的身世之謎到現在還沒有被解開,但是這件做工精美,造型獨特的青銅器卻為專家們研究商朝的歷史,以及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後來,它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成為了溫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而國家也沒有虧待發現這件國寶的童家兄弟二人,後來,政府為他們頒發了200元現金獎勵。

TAG: 蟠龍盤子童家青銅文物